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小说
202502/13
分享

茶楼叙

                                                       冯顺志

南方的夏秋两季暧昧不清,日子进入了初秋与盛夏的燥热不差几多。长长的难耐的溽暑天,人囚禁在蜗居斗室里躁动不安,像孟冬味这类在室内排斥人为的调温器的人,日子就更难熬了。整日挥扇散驱闷热,食寐不香,搅得心身难以安宁,要寻来自然的清凉成了奢侈。北方四季分明,大大减少火炉般的煎熬,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多挨些苦夏的日子。日子滑到中秋之后,不知哪天正午顷刻被一场暴雨肆掠之后,才有了秋意的凉觉,秋的情境是秋雨带来的,它传达着细腻绵长的伤悼、孤寂的意蕴。

这场雨来的真好,溽暑便从这急骤的雨帘中溜走,预示清凉饱满荷之秋的到来——这是怎么一个令人向往的舒心日子!

雨后的轻爽自然给了孟冬味别样的心境,每每这个季节他都有一种秋愁的萌生,在这样的情境下会不由地从心底里袅绕升起——情感的闪动、怀恋的情素、内心的寂寞一并涌动。孟冬味算得上一个读书人,此时在书屋里默诵“燎沉香,消溽暑,鸟鹊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他认为这首宋词一直被后人视为思乡念人的杰作。在念想一个人的时候就像鸟儿一样感受到巢中的温馨与安宁,难怪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这位北宋词人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他说的是身处异乡常常能够念想的人是神——周邦彦便是第一个人间思念故乡神人。虽说有些夸张,确实击中人心柔软处。

她还好吗?孟冬味不仅是被在这个时节景致所濡染生花开来的情绪,也在于身心疲惫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勾起和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在一起的美妙时光,这种感觉需要季节的氛围来烘托,便将思念的对象细细来品,生怕漏过每个美好细节,铭心镌刻的记忆在此定格了一一往往成了日后相思缠绵的心痛。

念想一个人真好!孟冬味站在窗前对着滴答滴答的雨帘发问:她好吗?

孟冬味拨通她的手机,从无线天空传来细腻平和的声音:“……你还好吗?我想这时节你大约会来电话……”这也许是相互间道不清的心灵感应。曾经的相处,彼此深谙对方对雨天的喜好,看来喜欢雨天的人性情都比较忧郁,孟冬味是否在与她多年的相处中也被感染上了这忧郁的情结?因为丛筱性情就是水组成的

柔蔓恬静的语音让孟冬味心颤不已,是有些日子没见面了,于是他俩约好到一家名曰“武夷茶楼”喝茶见面。

她永远是美丽的,一身时尚的连衣裙穿着,秀外惠中、小鸟依人、风情万种地飘至在孟冬味跟前。丛筱一双姣花照水的眼睛仿佛永远笼罩着一片无法排遣的忧愁,那对能盛出美酒的两靥惹人怜爱。孟冬味曾常常煽情地引用“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来形容她的美态。那时她总讨嫌孟冬味文绉绉的穷酸样,今天一见面孟冬味又来这一老套,丛筱淡定地笑了笑说,就不能实实在在说话吗。丛筱故意反语回怼,孟冬味殊不知如今的丛筱已不再是文艺女青年了,她对生活、审美、情趣都趋向于平实。

入座,孟冬味刚想打开话匣子,丛筱却打了个手势说:“现在什么都别说,我先为你沏壶茶,让你尽心品尝。”她拿出自带的茶壶摆好,拿过玻璃水壶倒入山泉水,摁开电炉,不等孟冬味吸完一棵烟的工夫水就烧开了。她先把紫砂壶整个儿的烫一遍,用粉红色的蔉柔细乾布趁热擦拭壶身,再放入茶叶倒满水,大约十来秒后倒出,把小杯也烫一下,再次注入热水,倒满,盖上壶盖,再用热水把茶壶从头浇了一遍,特意把茶壶透气的孔封住,让茶的香气闷在壶中一会儿,再用养壶笔均匀地用茶水扫茶壶外身一遍,用干布擦干壶身,倒出茶水在小杯里,这时茶室茶香四溢。轻轻地放在唇边抿了一口,估计是先品尝味道如何。丛筱水灵灵般的眼睛朝孟冬味撩了一下,自觉满意。她整个儿倒茶闻茶喝茶的动作优雅,行云流水。然后她拿起钢叉子把小杯递到面前,蓦然一笑说:“你尝尝,味道如何?!”

孟冬味想不就是平常喝的茶吧,喝多了,大多上品的茶的味道都差不多。丛筱在一边赏品茶一边看着孟冬味,神情郑重其事,不由也让孟冬味庄重起来,正好身子,端起小杯,轻轻嘬一口,一股香气沁入心脾,回甘一丝苦涩,口舌生津。

孟冬味被这一阵清香浸淫着,心像被一泓清泉冲洗似的格外清爽。孟冬味问她这是哪道茶?奇香了得。她说是他前两年寄她的武夷肉桂。孟冬味诧异地望着她,说:“不会吧,我长期喝武夷岩茶,肉桂是我最喜欢的那个品种,自己沏用、出差在外也带上让朋友们一起分享,却从未喝出这般的美妙的味道。”

丛筱澹然地说:“喝茶,好茶叶,好壶,好心境,一样不能少,尤其要有好心境,才能沏出好味道。你是做学问人又是好茶人,一定对明代许次疏的《茶疏》不陌生吧,她说的‘茶滋于水蕴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连,缺一不可。’当然还要把壶养好。”

孟冬味说:“你什么时候喝茶这么讲究了。”

丛筱淡淡一笑,继续慢条斯理地说:“喝茶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茶壶养得好茶得沏好茶味道天然有别。喝茶的过程也是在养壶养心的过程。每沏一壶不时用热茶水顺带着给壶上淋也来点,可以促使里面的茶香味发得更足一点,使壶身内外受热而增加透气性,为使茶水分布均匀,用养壶笔把茶水均匀地分布于茶壶的外围,让它快速收干。喝完后拿茶巾擦净,久而久之就能养出光泽来,年久的还会有一层叫做包浆的附在壶上面。最后喝完了茶,让茶叶在壶里闷一闷,在陶瓷兜里的茶水再泡一泡,久而久之茶的香气充分渗透入紫砂这种特殊的吸味的材料里,往后泡出来的茶就会更香浓。紫砂这东西是吸味的。为什么同种茶经不同的人手泡出的味道不同,这和时间掌握与当时人的心境不同所至。养壶一定要注意用一只壶沏一种茶,沏哪种茶就用哪种茶来养那个壶。比如用来沏熟普的就要用熟普来养,沏生普的就用生普来养,沏铁观音的当然就用铁观音的来养,前提是沏以上每一种茶都是用不同的茶壶来冲,如果混着泡,这茶就不纯了,这就是‘一壶不侍二茶的说法。”她停顿了一下,轻声地说:“就像专一的爱情……”孟冬味若有所思下意识低头嘬了一口茶。

丛筱接着说:“所以爱茶的人家里都会备很多茶壶,一方面是收藏,一方面是对于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壶,养得好的茶壶人对它是会产生感情的,如我现在对这套紫砂壶就很有感情。”

呵呵,她居然对茶道有如此的修为。面对眼前这位灵巧、高洁、贤淑的女人,孟冬味一时沉默了,只是默默地品着茶、品着她,有时相迎的言语不及静默。

丛筱连续为孟冬味斟了几杯,让孟冬味满满地享受道道口福,她含上一小口在嘴里停留一阵子再徐徐咽下。孟冬味对她施展的茶道有了兴趣,便向她请教“茶禅一味”。

她饶有兴致地滔滔不绝:“茶其实也会醉人,比美酒有过之而不及。所谓茶胜似美酒醉人就是心醉。喝茶时最讲究的是茶的色香味,也要用心去体会个中味道。喝茶的时候不停的拿茶巾在壶上擦拭,不让茶垢停留堆积,只留下香气与茶精在壶身内外,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其实养壶有如养心、养性。壶因人的供养侍弄才有了生命,没了这个人的特质,壶不过是盛茶的罐坛瓶而已。养壶的过程很漫长,需要耐心。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同时也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所谓养,是需要时间去培养,需要用心去完成,需要过程去完善,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养壶的过程犹如人的感情保鲜的精神活动,对感情要用心去养,带着单纯的心思,细心地呵护它。当然感情保养同样取决于双向的相互包容、理解与信任。感情保养好了,无论是百年还是千年修来的共枕眠,只要心中有爱,方能风雨如磐,爱的箴言永驻心间。”她用静谧平话语阐释了茶道与人的情感之真谛。孟冬味舒心地听着她话中美好的韵味,领会了她的言词内涵,犹如源源流淌的温泉汩汩涌出,缓缓地滋润着我的心灵。

汤色金黄,入口滑爽,品啜甘霖,人也变得清雅起来。茶楼外一片喧嚣景象也多添了几分温馨,没有奢华与躁动。尽管人与茶楼都处在都市闹区,却全然没有往日的商业气息,难得在闹市中获得清静。

他们浅斟细饮,聊了很多过去从未谈及的话题,每个话题从丛筱口中都能熠熠生辉。孟冬味又和她谈及年轻时常跟她说的那句诗:“叶的飘零是风的错误?还是树的不挽留?”她没有言语,除了缄默还是缄默……她很明白孟冬味此刻的语意,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生活本生无处不在哲理的思辨中度过庸常的日子。现在他们再也没有过去的争吵,再也不为那无法说清的“错误”和“不挽留”而黯然伤神,彼此都在成熟中呈现了对方的豁达与通透,所有的一切在友好的、恬然的、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他们交谈的话语和无声的心语就像两条河流朝着一个方向自然流淌,滋润着各自两岸生命的心田,还原到生命自然本色。此时他俩完全交融在茶与壶、人与人的情境中,这就够了。

在这宁馨的茶楼里,丛筱的茶楼叙让孟冬味隔离了一次喧嚣与嘈杂,心灵得以殷实的慰藉。

时辰已是黄昏,丛筱与孟冬味走出茶楼,并肩朝十字路口走去,这段不远的路程他俩没有出声。到了红绿灯下站定后,丛筱抬头望了一眼西天那雨过天晴艳丽的晚霞,深深地叹过一口气后,把目光收回到孟冬味身上。她细腻的脸庞被霞光映照得分外的红晕,安然且生动。不知站了多久,丛筱才缓缓地伸过她那只白皙的手,柔软地埋在孟冬味阔大的手心里,深情地说:“只要你感到寂寞了,就给我电话,你累了想要我为你沏茶,我会到你身边来的。你太拼命了,总有做不完的事,写不完的东西。你已经到了这把年岁,别再熬夜,该是为生命卸负了。答应我,别太累了,好好珍惜身体,保重!”说完,转身朝着孟冬味的相反方向走去。

红绿灯不断在间隔时区切换闪烁,孟冬味仍久久地站立。是丛筱常熟的静谧、优雅、妩媚、聪慧、善良,让回味无穷;他无从知道是什么魔力让自己欲去还留,他只知道是丛筱生命气质所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俘获了他的情智,促使他精神世界再次得以升华。这次的相约,丛筱又一次完成了他精神层面的涅磐……

望着丛筱渐渐远去那一袭充满生命活力的、碎花紧身拖曳的连衣裙包裹着她苗条的身段,此刻被凄艳的晚霞燃烧得愈加浓艳,一股绮丽而又迷离的色调占满了孟冬味的心怀,瞬间眼角莫名地潮润起来,心头漫过道不清的惆怅……

                                                                                            责任编辑:陈崇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