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大冶保安镇,有一座承载深厚历史底蕴的村庄——尹解元村,这里是我岳父尹本波先生魂牵梦萦的故乡。尹解元村隶属枫林村,依据独特的地理方位,村民们自然而然地将村子划分为东头和西头。岳父的家,就静静地坐落于东头的一隅,那座质朴的房屋,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
尹解元村是一座传承近五百年石雕艺术的古老村落。追溯至唐朝,先民们便在此开山取石,凭借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的追求,依石而雕。此后,石雕技艺如同生命的火种,在一代又一代村民手中传递,逐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石雕文化。2008 年,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内的石雕作品丰富多彩,从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到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每一件都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当之无愧地被誉为民间石雕艺术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尹解元村的石雕艺术遭遇诸多挑战。一些不法之徒觊觎古石雕的价值,致使许多珍贵的石雕作品被盗或毁坏。与此同时,许多老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其上精美的古石雕也随之消逝。为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村里组织工匠开始仿制部分石雕作品,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支持。
我的岳父尹本波,出生于 1934 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中兄妹七人,生活的重担可想而知。岳父排行老三,在三个兄弟中又是老大。自幼,他便进入私塾读书,尽管受当时条件限制,文化程度不算高,但岳父勤奋好学的精神从未改变。在村里,他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果敢,广交人缘,不仅能文能武,还拥有豪爽的性格,因此德高望重。岳父既没有富甲一方的财富,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举手投足间,却有着绅士般的风度,总是默默地行善,思想极为开明,乐于接受新事物。
青少年时期,岳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前往武汉、黄石等地生活与工作。在这些城市里,尽管他未能建立起自己的事业,但这段宝贵的经历,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乡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岳父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一马当先,挑起了古物建筑队负责人的重担。在他的带领下,一群技艺精湛的石匠参与了武汉黄鹤楼《瞎人摸象》和黄鹤楼配套石雕群的建设。这些石雕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齐名,荣获国家文化艺术大奖,一时间,岳父和尹解元村的石匠们名声大噪。武汉艺术学院的刘教授对岳父的才华赞赏有加,曾推荐他赴日本担任古物建筑项目艺术顾问。然而,岳父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不舍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最终选择与大家一起打拼国内石雕市场。在他的倡议下,村民们仿制了“关帝诗竹”汉白玉石雕扇面以及石狮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赞誉,还远销海外,为尹解元村成功入选文化遗产名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村里人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作为父亲,岳父对子女的爱深沉而无私。他仅有两个女儿,对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关怀备至。1984 年前后,尽管岳父的姐姐是我老伴的养母,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未因此而淡化。记得我第一次携妻儿登门拜访岳父时,他得知新姑爷上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步行几里地前来迎接。他挑起我们的行李,一步一步稳稳地往家走。到家后,一串鞭炮响起,我正式成为了尹家的女婿。
我们有了宝宝后,岳父将外孙女视为掌上明珠。当女儿学步时,他总会在她身后系上一根长布带,小心翼翼地护扶着外孙女行走。有时,他还会宠溺地逗着外孙女,陪她上桌喝啤酒,享受着天伦之乐。
岳父待人真诚,为人厚道,宽容大度。有一年,隔壁村庄的一个小混混给岳父寄来一封恐吓信,自称是“黑手党”,索要大笔钱财。岳父得知此事后,果断报告了公安,很快此人便被缉拿归案。面对办案人员,岳父语重心长地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不过是一个无业的小青年,又是初犯。”最终,此事并未追究。
岳父对我更是关怀备至。1992 年,我因车祸入院,腰部受了重伤,卧床不起。岳父得知消息后,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六月酷热的天气里,从家里步行上百里赶到黄石。他汗流浃背,顾不上休息,不仅给我送来慰问品,还在经济上给予我接济,拿出大笔资金让我购买电冰箱。
为了次女的工作与前程,岳父不辞辛劳,展现出一位长者的风范。一次,我随他从保安到大冶县城。一路上,他风风火火,脚步铿锵有力。由于他人高大,步伐大,我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的节奏。到了汽车站候车时,他对我说:“汉平,我们去特别招待室小憩。”当时,我觉得这样有些奢侈,还不太愿意。他却耐心地开导我:“你身体不好,需要休养。金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该花的时候要舍得。”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岳父对晚辈的关爱。那天,他还和我分享了许多心里话,让我们放心,他这一辈子生活费用不成问题,只希望我们一家人生活幸福美好。
实际上,岳父平时生活十分俭朴,唯一的嗜好就是喝点酒。但为了儿女,他从不吝啬。1994 年,我添置新居时,他又大力资助。他听说我喜欢书法,考虑到我的经济状况,特意从武汉送来一刀六尺宣纸和“文房四宝”,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爱好,赐予我信心与力量。
如今,岳父大人已去世二十八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他对我的关怀与教导,我至今难以忘怀。写下这些文字,以表达我作为女婿对他深深的思念与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