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乡下
有人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当然我要回农村与城市的套路深不深并没有很大关系。
人到中年,大半辈子一直在外打拼,我对农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时候。多的是苦难和贫穷。
我的家在一个四面大山环绕的山沟沟里面,甚至在地图上也很难找到环绕周围的山名。海拔不高,但山都很高,平凡的像这里的农民一样。大都以阴坡和阳坡命名。
一层平房,几缕炊烟,几声鸡叫,几声孩啼。这是一直在我心头的印象。
年年回家少,多的是父母的逐渐年迈,多的是很多亲人又化作土壤守护青山。更多的是陌生。
没结婚前,我想家,因为那里又生我的父母,养我的山山水水。
结婚后,我更想家,我不知道年迈的父母还能陪我几个春秋。
但我知道,大山的游子出来了就很难回去了。
山里多的是樱桃,核桃,板栗,猕猴桃,八月瓜。物产丰富也改变不了贫瘠的事实。小时候山上树少,多的是不知名的野果和耍不玩的童趣,现在树木成林,少的是儿时的感觉,多的是浓的化不开的忧愁。
老话说,父母在不远行。常回家看看也赚了多少离乡游子的眼泪。外面的繁华温暖不了一颗颗逃离的心,但这一颗颗心永远在城市的角落孤独的徘徊着。
你不见那一栋栋荒废的平房积累了多少人的心血,更不知道孤独守望主人归期的黑夜孤独。孙子被儿子带走了,在城市的冷眼中,想的更多的是年迈留守老人的浊泪。
父亲打电话说想孙子了,怕没几年活头了。我说你吃的是纯天然食品,还时时锻炼,再活个几十年没有问题,我知道父亲已经七十多了,按现在回家陪伴的时间算来,也就能朝夕相处几个月。故作轻松的玩笑,多的是心酸的怅然。
前几年流行我与高娃子的对比。现在我知道高娃子也不好受。他也得留下他爹出去奔生活,原来我羡慕隔壁不读书的毛桃子做了包工头比我赚的多,当我听说他又进南方的工厂劳作时也只剩下唏嘘。
我不知道是外面的我们抛却了孝道还是时间和空间出了错。这段时间机缘巧合走遍了很多乡镇,看着数的清的几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孤独的守着山区的灵性,我明白那几或不见的炊烟有着不屈,有着低诉,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的想念。我知道在屋旁的大树下也有着两道目光随着我转动着,哪怕隔着万水千山。
所以,我想回乡下,哪怕换回的是父母一时满是皱纹的微笑。哪怕是一种想改变农村的想法。哪怕最后默默的化作一捧黄土,回归大山。
越是这样,我越是知道,我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