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国武
入春的第一场雨刚停歇,农活便忙开了。小田匆匆回到村里,连门都没进就跑到地头找老田。小田突然回来,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老田却有些不乐意。他问小田:“不影响工作吗?”话刚说完,老田的心里就犯了难:儿子老大不小了。他为此曾托过媒婆,结果不是小田说工期紧,就是女方以其他说辞回绝。老田心急又无计可施。如今,不用请,小田就回来了,老田就想趁机跟小田好好沟通。
小田偏不依。他叫老田停下手中活:“爸,我们上街吧?”
老田紧蹙眉头说:“你不见我忙着插秧吗?”
小田从包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说:“以后,您干农活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老田把小田上下打量过后,扬起鞭子。只见水牛顺着鞭子的指向,迈着沉重的步子,在泥土里拖着犁器,缓慢前行。小田跟在屁股后面央求道:“爸,年纪大了,您就不要做太多的苦活累活了。”
老田说:“别以为不买插秧机就拖了村里的后腿。你看,老雷家有了插秧机,不用干苦力活了,各种病痛就找上门来,三天两头请大夫抓药;老罗干活省力了,却整天发酒疯……年前体检,医生说,我再做十年苦力活都不成问题。”
小田说不过老田,便折道返城。
老田扛着犁器,牵着他的水牛,依然在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说实话,老田要是舍得买插秧机,舍得掏钱装修房子,如今在田里插秧的,肯定不是他了。村民弄不明白,老田夫妇在家种地、养猪,小田在省里务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为什么就不创造条件给小田找媳妇?
那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老田和他的水牛被淋得像个落汤鸡。村民担心老田被雨水泡出病来,便给他送去雨具。老田不领情。他说:“披雨具就能解决问题吗?”村民诚心帮忙却没讨好趣,便闷闷不乐地走了。
老田没日没夜地干活,至少也要好几天才能插完几亩田地的秧苗。要是用上插秧机,就没那么累了。茶余饭后,村民就拿老田来说事,说老田思想死板,跟不上时代。
那场大雨之后不久,老田就病倒了。村民闻讯赶来把老田抬送医。医生检查后说:“要是再晚点,老田的病情就会加重。到时,别说开插秧机,老田连牵牛扛犁都做不了啦。”
村民就劝说老田:“只要吱一声,我们随时把插秧机开进你家的田地里……”
守在病榻旁的小田妈插嘴说道:“我们又不缺钱,就买一台吧?”老田怒目圆睁吼道:“你怎么也跟我唱反调啦?”那声音,听起来像是病好了。从那以后,没有人敢在老田跟前提起与插秧机相关的事。
从医院回来,老田依然扛着犁器牵着水牛下地干活,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数年后的一天下午,在城里务工的村民一回到村里,跟老田相关的事就炸开了锅。城里务工的村民说:“老田这辈子虽然用不上插秧机,却再也不用牵牛去犁地了。”
面对询问,那村民故弄玄虚说:“这是老田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福气!”
这话不胫而走。老田认为被捉弄了,他拍着胸膛说:“除非我老田死了。”
老田不但没有死,田家还要添丁呢。这不是空穴来风。小田在城里买了房子,媳妇现在身怀六甲。没多久,小田就回村里。这一回,他央求二老收割完秋稻就进城居住,提前适应生活环境,将来好带孙子。
老田一听就来劲了,他觉得他固执的赌注赢了。老田说:“我们家不用买插秧机不用装修房子,儿子照样能讨到媳妇,而且还是城里人呢。”那一刻,老田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容。
村民围着老田,祝贺道喜声不断。末了,老田似笑非笑的脸庞,突然僵硬起来。“水牛呢?”老田用带有试探的语句问道。老田认为,要是城里也有田地,他就可以把水牛牵进城里去犁地,那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小田拉着他的手说:“爸,都这把年纪了,您该享福了。”
“是咯……”老田说这话时,声音有些颤抖。
那一夜,老田提着一蛊玉米酒,踉跄着走进牛棚里。
小田回城不久,老田就病倒了。老田接连被转送几家大型医院,专家检查过后,语重心长说道:“这是‘疑难杂症’呀,需要长久从心调理。”老田躺在床上,减吃少喝,日渐消瘦。
那天,老田得知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后,招手把小田叫到床边。他从枕头下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说:“这是你自力更生挣来的血汗钱。爸当年不买插秧机,就考虑到你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等满月了,你带母子俩回来。”
床边的小田,泪流满面。小田说:“现在,政府有回乡创业扶持政策。我要把在城里学到的养饲技术带回来,带领村民一起改变家乡面貌。爸,你要放开心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城里人一样,过上逍遥的生活。”
老田的双眼,顿时发光放亮起来。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说道:“爸想去牛棚里看看……”(全文1791字,2024年3月23目在《南方农村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