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退休后,恋上棋牌。用他的话来说,以前工作忙,没有时间打牌,现在要好好补回来。再说,打牌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父亲的牌瘾瘾过了头,有时还叫我们送饭。
家务活帮不上忙就算了,还要人伺候。母亲心生埋怨。
父亲不在乎,第二天带上门,又出去了。母亲闻声追到楼梯口。父亲说:“你做不了的家务事,就留给我回来做吧。”父亲后来发现,母亲给他盛午饭的那只碗,竟然粘贴有干硬的附属物……
母亲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怕再忙,用过的碗,绝不会留到晚上洗。父亲就改到下午两三点才回家吃饭。母亲见招拆招,煮饭时故意少放米。这样一来,父亲的午饭就吃不饱。邻居见父亲买零食,就劝说母亲别太苛刻了。
小区九栋的老雷,退休时有说有笑,健步如飞。家人觉得年纪大,担心出意外,就让他蜗居在家里。前阵子病倒后,老雷的生活再也无法自理了……母亲就趁机给父亲立下“约法三章”:“少喝酒,外出要告知,按时回家吃午饭睡午休。”
父亲那爬满皱纹的脸庞,那一刻,在母亲跟前突然泛起微微红光。
后来,母亲有急事,可父亲却不接听电话。
午饭时,母亲把父亲痛骂一顿。
父亲摸摸口袋说:“手机落在杂物房了。”
母亲不信。因为入住小区十几年,父亲没进过杂物房。
父亲板着面孔吼道:“你现在就去杂物房看看?”
母亲的担心是有隐情的:五栋业主苏阿姨,退休后,经常有一辆小车接送到小区门口。此事在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还煞有介事提醒说,“对家人家事漠不关心的人,十有八九在外面‘拈花惹草’,大家要加强严管自己的另一半”。
从那以后,母亲外出回来,都要到杂物房和棋牌室看看。
那天,母亲把饭菜打上桌才发现,少了一道五花肉炒苦瓜的菜肴。母亲把厨房和垃圾桶翻了个遍,就是没有找到那只苦瓜。父亲正好推门进来。母亲见状,连忙问道:“你在哪里捡到的?”
父亲抿嘴笑笑:“你这不是存心考验我的吧?”
这可把母亲给惹怒了,她反问父亲:“你还有脸说这种话?”
原来,母亲在杂物房里翻看过父亲的手机,里面就有父亲和苏阿姨的聊天记录。每次,苏阿姨发来的短信都很简单:今晚八点,老地方,连个“见”字都省略了。母亲曾跟踪几次,结果均跟丢了。那段时间,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我和妻子公休的那天晚上,父亲特意要我俩帮做思想工作,要求母亲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一起空腹去医院做体检。母亲不明就理说道:“体检做什么?早就该去看医生的人,绝对不是我。”
父亲气得连连责怪母亲:“你这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识好歹。”
半个多月后的周六早上,父亲出门前,叫我“多买一点菜”。
正在一旁吃早餐的母亲接过话茬说:“敢带她回来?我跟你没门。”
父亲呵呵笑过后说道:“你这脑子怎么老是想歪了?”
晚饭时,父亲搬来那坛密封好几个月的红薯酒,要我陪他喝几杯。
父亲说:“体检报告出来了,我和你妈的身体,至少五年内不会有大问题。”
高兴之余,我和妻子劝说两老“不要掉以轻心”。
父亲哈哈笑道:“我每天在十五楼到一楼间跑上跑下,现在腰不酸腿不疼了。”
母亲似乎听懂了什么。她把父亲上下打量,好像没认识一样。
父亲说:“苏阿姨上老年大学学习舞蹈回来以后,每天晚上带领一拨人在小区广场跳健身舞。她昨天拿到体检报告单后发现,胆固醇等几个项目都恢复正常了,”末了,父亲扭头去问母亲,“怎么样,以后的家务活要不要轮流做?”
母亲毫无犹豫地告诉父亲,她也要去学跳健身舞。
正说着,手机响起。
父亲指着手机屏幕说:“你看看,刚说她,短信就来了……”(全文1381字,在《武强文学》2025年春季总第40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