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俊杰的头像

李俊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1/22
分享

别让“圈子”圈住眼界

打开网络,网上媒体会不断推送消息,这对于获取知识的人来说,确实是好事。可偶然间发现,在推送信息时会被进行归类,很容易被划入所谓的“圈子”,这样一来,入圈与出圈间就有了一道隐形的墙,需要自知。

在网络媒体上,为了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往往会针对他们的兴趣、特点来提供相应的信息。这对于强化大学生原有的喜好来说,确实是利好。喜好天文的,就能看到源源不断的天文信息,获取知识。擅长文学创作的,可以看到许多写作圈、征稿群等等。能与众多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交流,无疑是幸福的。可其实,这种方式有利有弊,甚至是弊大于利的。

这就跟俗话说的“温水煮青蛙”差不多,做喜欢做的事,有蜜糖吃,就愿意只做这一件事,或只接受这一种舒服的状态。当碰到另一种不熟悉、陌生,甚至不擅长、不喜欢的事,往往是无从下手,会有些不知所措。就拿写作来说,只看到推送来的写作信息,每篇都讲得精彩绝伦,写作技巧也归纳得头头是道,看了感觉非常受益。但浏览完呢,你会照做么?会变成自己的“技能包”么?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只因没有坚持,只是过了把所谓的“文学瘾”。如同看电影一般,看了爽了,看完也就过了,并未收为己用。当然,也会有一些有心者,会做笔记,会文章写作时拿来用,这无疑是明智的。但有一点,也是很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只看这类的信息,很容易深陷其中,忘记了别处的风景。比如看文学的,只看文学,不看其他类别的信息,这样就很容易进入一个“孤岛”中,四面环海,形成了一个独立圈子,无从得知岛外之事。有时并不是主观性,而是这类信息“侵占”了太多的思想内存,有时被动地就被影响了判断。

现在娱乐圈、网红、直播等都是大学生最爱的热搜,看了太多这类的信息,很容易就存在幻想,想要自己也入圈。于是也就有了各种后援队、粉丝群,这其实都是当下看热衷的兴趣热搜所存在的后遗症。以致于问起许多大学生想做什么职业,都脱口而出,想做明星、当网红,因为赚得多,却没曾想自身是否适合,是否真有这样的机遇,以及是否真的具备这个实力等等,这些都是“看多”被误导的结果。

那这种情况,该如何破解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多做几件事就行。比如关注新闻多看几个领域,这样不会局限于原来的兴趣点,远离进入“孤岛”。再可以,关注喜欢的兴趣点,要多思考、多去做,这样不会好高骛远,会更务实些。还可以做的是,善于创新,多与其他思想交流碰撞,在已知的领域坚持拓展,在新鲜的领域开创天地,结果往往迥然不同。

眼界决定一个人的高度,而真正要做的也只有一件事:开拓眼界。



时评《别让“圈子”圈住眼界》刊登2020年11月《求学》(文科版)杂志2020年11期(总第707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