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建的头像

潘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3
分享

侍花弄草的日子

退居后的生活慢下来,蓦然回首,夕阳西下,漫漫人生路,与花草朝夕相处,或许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快乐。花草无语,花草却多情,养花养草的人,懂得花草的语言。

而我,恰好拥有这样一个庭院,不大,四五十平方。遂作植木移花之构想,初从城郊运土几车,垒砖筑台为园,苦心经营,以遣雅兴。

方志敏曾以一联为座右铭:“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我虽不敢斗胆与名人比肩,却情有独钟,心有所爱。于是园中亦有四物相映成趣,伴我暮暮朝朝。

老父亲亦喜花草,奈年老无力培植。尚有无花果一株,我不忍伐之,借其浓荫,取其品性,点缀小院一景。翻阅《辞海》,无花果一条注文是: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隐于囊状总花托内,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名。中医学上取其果干入药,功能开胃止泻,主治咽喉疾病,无花果真可谓浑身是宝。它根深叶茂,果实累累,且不择环境,生命力极强。邻舍小孩放学归来,常玩耍于院内,食其果而品其味,津津乐道。此果还是一种美德的象征,从不以花艳而诱人,不以叶绿而惑众,不事炫耀,朴实无华。

退居的第一个春天,友人送来两株葡萄树,其牵藤之时,我弄来一架旧钢梁,截为两段横于墙头之上,再辅之以长竿、铅条,共同组成一个美丽的葡萄架。一年后,藤叶满架,串串果实碰头。架下置一块水泥板,炎炎盛夏,邀友品茗于浓荫处,或采几串葡萄下酒,别具一番韵味,既有隐士居于山林之情趣,又具仙人修于洞府之妙境。将甜中微酸的葡萄送入口中,耳边仿佛响起了关牧村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声,甜美的歌声与甜蜜的葡萄一样甘甜,我的心儿怎能不醉!

眺蓝天,心境与蓝天一样明澈;望飞鸟,希望与飞鸟一样翱翔。整枝打药,捉虫匀枝,用自己的汗水创造出来的果实,吃起来的味道,与用人民币买来的果实相比。总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差别,感情色彩也会随之而截然不同。

物质可使人饱腹,精神可使人年轻。若想环境幽而增雅,斋室陋而不俗,人们还须择境而居。古人梅妻鹤子,我望尘莫及。

前年初夏,妻于夜市地摊购买白菊一束,我认真地插于东墙花台之下。秋天,菊花盛开,洁白夺目,如星星闪烁。天高气爽,花前读书,每每怡然而自乐。也许世人笑我痴,而我却笑世人俗。若不是独辟蹊径,我绝不会有如许多的精神享受。菊香与人相融,人与菊香共鸣,其本身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

板桥故里岂能无竹。热心好友移来竹根两条,我便植于院中,虽十指染泥,但乐趣横生。一年后新竹如画,两根春笋偷偷地钻出地面,但不知何故,竟一枯一荣,惜之余,亦有欣喜。秋去冬来,竹高过人,虽霜压雪欺,但竹叶青青。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郑板桥那首耳熟能详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即使身处逆境,板桥先生也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但愿今年:小竹繁枝增节,代我吊忆前贤。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安贫乐道,打发岁月,时生寂寞之感,但园中有此四物,我功利之心日淡,常居高临下于世俗之上,人生更有何求?

清晨起来,推开院门,阳光已洒满了庭院,金灿灿地照在残冬即将褪尽的树梢上,这是春天来临前的萌动。

收拾好园里的残枝败叶,再给它们浇上些水,那些猫了一冬的杂树虬枝,花卉藤蔓伸了伸懒腰,倏地变得精神起来。 接着,我给园里那棵石榴和开始发芽的柿子树修了枝,拔了草,松了土,于是他们的品相一下子像变了个模样似的充满了生机。柿子树像一把只有伞骨没有伞布的遮阳罩,覆盖面有五六平方米,估摸今年将有上百个红红的犹如拳头大小的果子缀满枝头。

石榴树的造型,九头三拐,虬枝错落,十分耐看。整个体态苍劲挺拔,虬枝旁出,婀娜多姿。去年采撷的石榴,黄澄澄的,又大又圆。果色晶莹,果味甘甜,吃在嘴里,清香四溢。

黄杨是一种十分珍稀的木本植物,承蒙好友送来,从栽培在院中假山旁那天起,就成为我最关注的植物。黄杨以木质坚硬细腻而柔韧,以造型独特洒脱而婆娑,以叶片飞舞似蜂蝶而灵动,格外讨人喜欢。

培育黄杨,必须在初春时节摘出叶片间长出的花蕊,如果让其变成了果粒,则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要不了多久整棵树就会变得了无生机。摘除花蕊是一项十分细致的手工活,要是赶时间,稍不留神,就会将叶片随同花蕊一起抹掉。我喜欢黄杨,所以才会在它身上多花些工夫。

“咔——咔——咔”,这是富有金属弹性的节奏,我请来了园艺好友郑国兵来修剪枝叶。伴随着郑国兵那飞舞的手臂,那些在我家院里的四棵榆树桩头,被剪掉了杂乱无章的枝条,只剩下苍劲挺拔的主枝和旁枝。然后,他用一双妙手,把从其他树上剪下的果枝芽条,嫁接在它们身上。通过嫁接存活的桩头盆景,只需一两年工夫,就可以开花结果了。结了果的盆景,这时候身价倍增。

一刀下去,划好母树接口,上下两刀对称一划,只听“咔嘣”一声,芽条就恰好拿捏在他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不待眨眼就插进了接口,然后双手并用,完成最后一道捆绑加固工序。

我数了数,四棵榆树桩头,三十八个接口,一百二十四刀,二百四十八剪,郑国兵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那动作之娴熟,那姿势之潇洒,那速度之迅疾,不但让我开了眼界,还对“出神人化”这个词又了新的认识。

读高中的时候,我读过《庖丁解牛》,而今见识到“剪枝嫁接”与“庖丁解牛”存有同工异曲的高超绝活,顿生出这样的感叹: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只要肯下功夫,就可以做到极致。做到了极致,就可以变成艺术。变成了艺术,就能够吸引别人的眼球,让人顶礼膜拜。

俗话说:“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我家东墙花台里的樱桃熟了,红彤彤、亮晶晶的,像连缀在枝条上的一串串珍珠玛瑙,实在讨人喜欢。

这棵樱桃树,是大前年妻从花木市场买来的,刚栽进院中的时候只有锅铲把大小,不及人高。果树和花卉一样,需要精心培育,需要像呵护孩子那般,修枝整形、施肥浇水、除草松土,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头一年生长很慢,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到了春天,院子里它最先开了花,花朵不大,雪白,像天上的云朵,一层一层地重叠在一起。记得去年花开得正茂盛的时候,一场暴雨刮过,只剩下满树枝丫上的花柄。

去年开春,我看着这棵樱桃开花,看着花瓣凋零,看着花柄端头结出果子。花开大约半月后结出小果子,果子从米粒般大小到成熟采撷,用不了一个月。刚长出果子的前几天,看不出有多大变化,看到的是掉在地上没有挂住的果粒。那时我心里有些犯愁,想着在冬季时追施点钾肥就好了。

看着看着,果粒渐渐长大。再过几天,长大了的果子,开始变黄、变红了。又过了几天,跑到树下,抬头一看,满树都是红红的果子。樱桃性甘,略带点酸味,妻子品尝后笑眯眯地说:“嗯,好吃。星期天把孩子们叫来,让他们边摘边尝,肯定高兴。”

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果子,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多了一分味道。

几年前,我在水缸里养了几株“睡莲”,通过仔细观察,我才知道白天开放些蓬蓬勃勃的花朵,一到晚上是要闭合花瓣睡觉的。有些像“解手”一词的由来那么有趣:解差押解囚犯,囚犯双手被枷锁锁住,方便时必须打开枷锁,把其手解放出来才能方便。

早些年,我把这几株睡莲养在鱼池里,借助养鱼之水的营养,开出十分鲜艳的莲花,十分招惹人的眼球。可是,有一天,那株睡莲被养在鱼池里的一只大乌龟连根拔起,伤痕累累地漂浮在水面上。

水缸是以前老式陶质的,可盛半立方米水,花盆安放在缸底衬垫的一块石头上,离水面约半尺深浅。我在侍弄这株睡莲的同时,还捉放了三条小锦鲤在缸里。让他们和睡莲在一起,形成有静有动的状态。

开春了,冬天收头的睡莲,在休眠了一个季节后,又养足了精神睁开眼。迎着春日的阳光,悄悄长出脆生生的嫩芽,慢慢地变成有如内包唇的褐色叶片。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一片接着一片,长出了很多片新叶。最先长出的唇叶片变成了翠绿,铺展在与缸齐平的水面上,带着亮晶晶的水珠,与那几条在水中游动的鱼儿,勾勒出一静一动、交相辉映的优美画面,我每天都要去欣赏这份美妙。

不久,水底下渗出一朵朵花苞来,头一两天,花苞表层被红褐色的花瓣紧紧裹着,又过了几天,那紧裹着的花苞,像被烈日晒裂了口的木桶,突然爆裂开来,撑出一片片嫩闪闪的花瓣。这时候的睡莲,美丽得楚楚动人,让你不得不每天都多看几眼。

啊,我发现了睡莲晚上要去和它的情人会,待它积蓄了饱满的精力以后,第二天醒来又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把美丽奉献给人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