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天下黄河贵德清”,贵德还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美誉,而且离西宁并不遥远,身居古城十数年,也算半个青海人了,趁着国庆长假,忍不住要去贵德一看。
正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国庆与中秋巧遇,良辰美景,真是千载难逢。几年来,历尽了命运的无情嘲弄,我是一个被时光追打的人,总是在深夜里惊醒,年近三十,心境也大不同了,当年的书生意气早已烟消云散,只留下欲说还休的我,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安宁、祥和的气氛,渴望家常的温暖,渴望平平静静的生活,渴望黄河上空的风吹乱我满头的秀发……
于是,我选择了贵德。
“高阁登临豁元眸,一川风物眼中收。”玉皇阁是不能不去的,这个古建筑群是贵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阁楼,在贵德名胜中有“仙阁插云”的美称,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行宫。下车伊始,我和同伴便直奔玉皇阁。玉皇阁背临黄河,面朝南山,雕梁画栋,龙兽屋脊,四角飞起,挂有风铃。只是没有一丝风,这样安静、孤傲地耸峙在松软的土地上,多少年过去了,仍然鹤立鸡群,不肯低头,不肯平庸,远远地走在县城的街道上,我们一眼就认出了他,虽然从未晤面。白居易说,“相逢何必曾相识”。我的印象中,贵德以玉皇阁而闻名,它也像一位著名人物一样,在我内心里,早已无数次触摸过它的精神肤体了。
我不明白的是,玉皇老儿他是因何而光顾青海——这片高远的土地,又为何留下了这座阁楼,寂寞地一呆就是几个世纪。寂寞阁楼空在,玉皇老儿去了哪里?“临紫塞登鸡岭便见群山重叠,控黄河观龙门独显一阁峥嵘。”峥嵘岁月,岁月峥嵘,登阁远眺,看千山云气飞来,听九曲涛声滚去,是何等豪迈!四周林木葱茏,天那么高,云那么白,没有半点污染,安静、干净得叫人睁不开眼。
民歌唱道:“桃花依旧红,杏花依旧白,翻山越岭我寻你来,郎格呀德哎……”不是吗?翻越拉脊山,头晕耳痛,我们好像是从白云中来到了贵德。有联曰:白鹤依高阁,青松接古城。在玉皇阁,我没有见到白鹤,只有道家的万寿观,道院不扫,暮鼓晨钟,风声雨声读书声仿佛还响在耳畔,我相信曾经有才华横溢的道人在风雪夜归来,寄居在这里读书、写诗、作对……俯身从木楼戏台下穿过进门厅便到了关岳庙。瞻仰岳飞像,你看他那威武英勇的嘴唇就仿佛听到了“踏破贺兰山缺”的长车声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千古警策,滚滚黄河,泥沙俱下,却冲不走英雄的魂魄。夜宿贵德小店,方便、洁净,窗外是一幅农家山水:洋葱、豆角、苹果,甚至还有月季、牡丹,另有闲房两间,夜不闭户。苹果挂满枝头,摘下一个尝尝鲜,真的很脆很甜。可惜一夜打牌声,辜负了清风明月和鸟鸣,而我,独居一室,孤馆青灯,头枕雄伟的拉脊山,任同伴们吆三喝四,静月独有。此情此景,我突然就又想起了人、土地和心灵。我在想,也许,只有当我们爱上青海人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爱上了青海。到达贵德,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毫无遮拦地泼在了我们的脸上、手上,马路两旁的小槐树尚未成荫,娇怯怯地站在路旁,我们和小树都揣着怯怯的目光互相打量。朋友小邢突然说:“来到我们贵德了,别怕!”我们不由全都笑了。是啊,和贵德人已经是好朋友了,还有必要害怕贵德吗?
午后的贵德就这样安详、静谧地卧在群山的怀抱里,不发出一点声响,偶尔有拖拉机的喧哗,更衬得小县的宁静。街上卖东西的摊点并不多,那些汉人、回回、撒拉的摊主懒洋洋地或坐着或站着或忙着别的活计或和孩子逗乐,随心所欲地迎来送往,好像并不指望着靠这小生意过日子。有句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漫步在黄河吊桥上,极目远眺,层林尽染,有很多很多层次的颜料在山野间流荡汹涌,红黄绿三色是树木,蓝的是天,白的是云,青的呢,是黄河的水波。黄河在群山里穿梭,这山就有了灵性,贵德就有了神韵。养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河呀,河沙很细很细,见了她,我和同伴们都忘情地扑倒在她脚下,在我们心里,他早已陌生了,这个巨大的“几”字的第一笔,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的,从此,九曲十八弯,开始了漫长曲折的长途跋涉。你想,没了黄河的中国还叫中国吗?然而,今天,不时听到黄河断流的消息,不由得人不涕泗横流,痛心疾首。
这次贵德之行,是我亲近青海的开始。从贵德县城出发,行驶约半小时,就到了朋友家里。这样的村庄——土地、树木和房屋、道路亲密地挤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中原腹地的村庄大不相同,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庄稼,随着地势的起伏跳跃着生长,像是贪玩的孩子躲避着家长的目光。走近朋友家里,见两扇木门,没有刷漆,里面的门窗也都裸露着木头的皮肉,家具商的灵感是否来自于这远离商品世界的农家呢?小院里占去四分之一的地面的园子里,杂陈着樱桃、甘蓝、玉米、竹子、野花等非亲非故的植物,和睦成长,数起来有十几种之多。五六间房子,四五十袋储粮。我没有见到朋友的哥嫂,只见到弟弟一家三口和哥嫂的孩子。弟媳做了一顿饭倒背了两次柴草,孩子的手我洗了半天,总算洗干净了,一转身她就又玩起了泥巴,看着她那双尽情玩泥的小手,我想起了城里孩子玩橡皮泥的一双双小手,长大后的它们,会有哪些不同的用途呢?小院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活着原是如此简单,无须任何的奢华和点缀。朋友一家都没有什么话,只是憨憨地笑着,提出整袋整袋的苹果和贵德软梨给我们吃,熬了熬茶给我们喝,酽酽的茶香很快就驱散了一路风尘和疲惫。饭终于做好了,羊肉炒茄、凉拌萝卜丝,这些刚从土地上收获的东西,因为一个“鲜”字而让我们吃得特别放心,没有繁琐的烹调程序,没有各类调料的刺激,大伙吃得满口生香,瓷瓷实实地吃了个饱,仍意犹未尽。
就要离开这里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算长,走得却并不轻松。弟弟、弟媳和两个孩子相跟着送到路口。哥哥小邢说:“回去吧,看好家啊。”这个青海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一句话,大伙眼睛都湿润了。
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诱惑,充满了欲望。因为诱惑,因为欲望而离人的本原面目越来越无法丈量。
别了,贵德!因为认识了你,我对自己生活的高原和城市有了更为真实具体的接触,也因此多了一份珍藏。如果故乡是母亲,青海啊,你就是父母包办的爱人,你给我的有疼痛、遥远、还有镇静和清凉。我预感到,也许,这辈子,我再也走不出青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