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迟疑了一会,见芳芳一片诚心,连说:“那感情好,谢谢!谢谢!”。老人把捡的破烂放在萧江自行车上,在前面领着路,萧江、芳芳推着车子跟在后面。经过一个窑厂,一座小山,几个拐弯,他们到了老人的“家”里。芳芳一看老人的住处,鼻子一酸,眼圈红了。这哪叫家,就是一个草庵,靠着老城墙根搭建的,三面垒着碎石,门朝东,上面铺着一层茅草,茅草上面压着几块石棉瓦,三下里透着风,俨然农民看瓜的一个临时窝棚。草庵里放着老人用的锅、碗、瓢、勺及一个军人用的草绿色茶缸,靠墙放着一个软床,软床的一头放着一床破被子,叠得倒也整齐;床头用石头垒一个桌子,上面放一只烧了一半的蜡烛;草庵门口,放一只烂了三分之一的大水缸,水缸旁边,放一只铁皮水桶,水桶里漂一个烂了豁的水瓢。这一切是芳芳、萧江所没有想到的。
老人从床底下掏出盛硬币的那个蛇皮袋子,萧江把蛇皮袋子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老人转身把草庵门掩上。三人步行来到古城储蓄所。储蓄所里人很多,但秩序井然,大家在排队等候。芳芳叫出当时的储蓄所主任,向他汇报了昨天发生的事,当着老人的面作了检讨。主任没有多说,把老人让进休息室,给他倒了杯水,对芳芳说:“忙你的去吧,我安排别人处理这件事。”芳芳持意不肯,他让萧江去看二姨,自己留下来加班,她说:“祸是我惹的,我不能让大家替我加班。”所主任无奈,只好让芳芳留下。芳芳问老人吃早饭了吗,老人摇摇头。芳芳知道老人吃顿饭不容易,便出去给他买了几个包子,一杯豆浆。老人客气了一番,吃了起来。这时盛娟也来了,她正好路过储蓄所,看到刚才一幕,被深深感动。她主动向老人认了错,并且写书面检讨,递给主任,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整理老人硬币的行列。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芳芳他们终于把老人的钱数好存上,共计壹万捌仟多元。老人高兴地对芳芳竖起了大拇指。
芳芳这才知道老人名叫李国栋,是个孤身古怪的老人。由于储蓄所优质的服务,尤其是芳芳她们的热情周到,李国栋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在储蓄所主任的号召下,所里组织了志愿者,义务为老人修葺草庵,并把家里的衣服、被子及所里不用的旧桌子捐献给老人,这样老人的生活比先前好多了,存款也在不断增加。但让大家疑惑的是,老人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身世,如家住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自己以前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流落这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老人存的钱自己几乎不花,够整数就转给山西省临汾市一个叫王丽萍的女人。
熟悉老人后,芳芳想知道这一切,有意无意地问老人,老人却总是躲躲闪闪将话题岔开。问急了,老人低着头,一言不发,表情木然,像是在生气,从此,芳芳不敢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