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力的头像

秦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7
分享

年味儿

轻轻地,轻轻地,年的脚步近了。

昨天去饭店预付了年夜饭的费用,顺便到大厅看了下餐桌位置。家里的空间狭小,容纳不下一大家子人,去爸妈家操办又怕给二老增添过重的负担。因此,这几年我们家的年夜饭几乎都是在饭店吃的,吃完便能轻松离开,不带走一只脏碗。

人啊,终究是变得越来越慵懒了。当我因没能订到包间,向饭店经理感叹时,他对此显然早已司空见惯,轻声开导我说:“有两个包间,去年客人吃完年夜饭就直接订下了。”我听后瞠目结舌,深感自己缺乏预见性,于是在内心深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自我批评。

理发店也愈发忙碌起来,这让发量渐少的我不禁浮想联翩。广大女性朋友们为了过年的仪式感,总是要精心打理头发。有的烫成惊涛拍岸般的大波浪,有的弄成清风微澜似的小卷卷;有的将发型吹得高耸入云,有的把刘海挑染得如出墙红杏般惹眼……

为了拥有美丽的发型,她们甘愿花费数小时等待,甚至为此耽误了午饭。这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去理发,生怕占用她们的时间。早些年,虽说对发型没有太多讲究,但理个清爽的发型、去浴室洗个澡,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在家洗澡已经极为方便,可理发毕竟是技术活,还得劳烦托尼老师。

商场的服装专柜终于有了些许人气。平日里,年轻人热衷于电商平台,喜欢看直播购物,致使实体店冷冷清清。直到逢年过节,那些不常逛街的中老年人反倒成了实体经济的拯救者。

以前,人们穿衣不太讲究。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是老三。”我母亲在这方面十分公平,过年时我和弟弟都会有新衣服穿。只是母亲有时喜欢做长远规划,买的衣服尺码总是偏大,为我们青春期的发育预留了充裕的空间。结果却事与愿违,记得我10岁生日时母亲给我买的一件夹克,每次穿都得往里“折”一下。要不是后来拉链坏了,那件衣服估计能穿到我20岁。

以前,吃完年夜饭,头等大事便是看春晚。1983年的春晚好像是第一届,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当时,那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届春晚,竟然没有一位专业主持人,由说相声的马季、姜昆,年轻的电影演员刘晓庆和话剧演员王景愚4人共同主持。场面甚至有些许混乱,节目也没有刻意编排,但却格外精彩好看。

那时,整个供销社宿舍大院只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所有人吃完年夜饭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电视机前,笑容满面地观看春晚。印象最深的当属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当看到姜昆偷吃道具鸡时,大家不由得哄堂大笑。王景愚表演得惟妙惟肖,不时逗得众人笑声连连。后来,不知是哪家小孩指着王景愚生动的嘴巴,大喊一声:“大嘴!”众人顿时又爆发出一阵哄笑。

这三次欢笑,让大家的心里乐开了花,除夕夜的欢乐氛围也达到了高潮。人们纯真地笑着,仿佛既没有健康方面的焦虑,也没有孩子入学的烦恼,更没有经济上的困扰。

近年来,也不知是因为网络内容日益丰富,大家见多识广了,还是春晚的内容众口难调的缘故,总之,看春晚的次数变少了。

年味儿也渐渐淡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