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毛秋丰的头像

毛秋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5/10
分享

阅读的不在场

潜心阅读能让一个人从现实时空进入文学书籍里的虚构时空,凭借心灵的放飞实现时空的穿越,不论是通达久远的古代亦或是进入想象中的未来,都同样不受读者自身所处时间、空间的约束。

人们一旦入胜于书籍,便将逐渐弱化甚至失去——对时间的流逝、空间的移动、温度的变化及环境的噪杂等——感知。和缓消散心灵的不安和躁动,持存于淡似云烟、平如秋水的宁静,一些时候他甚至会无感于身体的不适,如同普鲁斯特哮喘发作时仍沉溺写作,又或似尼采在偏头痛中完成哲学思辨。

整个心灵如明月向静夜撒播的如洗的清辉空明透彻,就此他俨然成为一个纯粹精神意义上的人。因由无感于物质构成的身体约束,他从而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因现实性不复存在——而备感愉悦。他那被阶层的高低、职业的优劣、收入的多寡定义的身份因现实性的取消在当下变得无足轻重,于是囚禁于定义之狱的无限可能性得以释放。

以阅读的方式,隐身进入文学作品中精彩的沙龙,当我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沙龙中化身为伊波利特,或在伍尔夫的布鲁姆斯伯里圈内暂居莉莉·布里斯科的眼睛。在曾觉贫乏的心灵感受某种丰富,让形形色色的思想在头脑里演绎。

通过它,人们得以领略——不具形体的柏拉图式理念人的臻至完美感,这种臻至完美,恰似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描绘的无数城邦——它们拼合出人类文明的全息图景,却拒绝凝固为任何一座具体都城。当这些悬浮的理念人穿越《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修道院与《达洛维夫人》的伦敦街道时,既携带着拜占庭圣像画的金色光晕,又沾染着现代性地铁隧道的铁锈气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