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普溪河畔,蓝天丽日,云淡风轻。田野蔬菜依然一片油绿,河畔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旷野上空飘漾着淡淡的柑橘清香,让人神清气爽,留恋不已。
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日,宜昌市夷陵区原分乡高中一九七九届同学在相隔四十年之后举办的庆典活动,于同学们的翘首期盼中,在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山里来生态农业山庄”隆重举行。
来自宜昌各地的五十七名男女同学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身穿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神采奕奕,健步而来。
许多同学在头天晚上便按捺不住激动喜悦的心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清晨五时许,同学群早早开始热闹起来,大家相互约定拼坐车辆、接送时间和地点。庆典活动组委会负责人、同学群群管一再叮嘱大家相互关照,务必平安抵达。组委会两位女同学心细如丝,特意叮嘱家住庆典所在山庄附近的同学早去打开窗户,“让同学们呼吸新鲜空气”。一句暖语,让大家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受。
普溪河“山里来生态农业山庄”外貌雍容雅致,沉稳敦实,庄重厚朴,让人凭添怀旧,追忆往昔之心绪。
在二楼庆典活动会场,枣红色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排列整齐。桌上摆着时令水果、瓜子,舞台布置简洁大方,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舞台主基调、背景均为红色,一见就感到节日气氛扑面而来。左右楹联“重温同窗时代,友情难以忘怀”在舞台灯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温情四溢。会场前后大门全部敞开,犹如张开热情温暖的双臂,欢迎同学们的到来。
上午九时三十八分,庆典活动在舒缓轻柔的音乐中拉开序幕。男主持人肖海洋同学西装革履,精神换发;女主持人吴德芳同学一袭曳地深红色长裙,风姿绰约。两人款款步入舞台中央,饱含深情地向全体同学们问候致意。接着,本次庆典活动组织负责人向卫华代表组委会致辞。她在简要介绍了本次庆典活动的意义、愿望和期待后,抚今追昔,重温了四十年前同窗苦读,同学之间结下深情厚谊那段美好的时光,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是一生的缘分。这段沉淀了四十年之久的同学情谊,弥久醇厚,依然让人感动,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用一生去回忆,去收藏。在毕业步入社会经历了世事的沉浮,体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割舍不掉的依然是这份浓浓的同学情,这份情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褪色淡漠,这份情就象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向卫华同学倡议今后同学们要常聚会常交流,把同学群经营好,管理好,让它永远成为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桥梁!
同学们自编自演的精彩文艺表演节目在大家的期盼与热烈的掌声中开始,杨燕等同学表演的舞蹈《相逢是首歌》,霓裳羽衣,轻歌曼舞,移步柔美,手扬飘逸,曲韵悠长,宛如天籁,让人顿时觉得要珍惜难得的相聚时光;杨字华同学以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国之春》闪亮登场,他的歌声高吭明亮,余音绕梁。歌声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酷似我们当年的学子身份,经过四十年的打拼飘泊之后,终于回到家乡欢聚一堂。歌者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渴望叶落归根的向往之心;肖海洋与刘宏兰同学演唱的《敖包相会》悦耳动听,回音悠长,似乎把人们带入那个蓝天、白云、绿草,牛羊漫山的大草原,静卧草丛深处,见证蒙古族青年男女用歌声传递的浪漫爱情;杨燕等同学表演的舞蹈《心往故乡飞》翩跹漫飞,一如袖舞月影,又如垂柳低吟,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呼之欲出;肖海洋、吴德芳朗诵的诗歌(向卫华创作)把同学们四十年前那段青涩岁月,同窗共读,男女无猜,追逐打闹,天真烂漫的学生生活重现给大家,又把同学们忙于事业,打拼奋斗,却时常互相打听、牵挂,始终割舍不断同学情谊的心里话倾诉给大家。四十年的同学情谊,就如同窖藏的一坛美酒,愈久弥香;杨发新同学演唱的《父亲》和《再见,大别山》,声音通透,高吭嘹亮,把歌唱气氛推向高潮。《父亲》歌声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再见,大别山》把一名重归故里的远方游子对大别山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的倾吐出来,犹如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故里分乡、普溪河畔一样,让人感慨不已,思绪悠悠;陈义芬、易平两人表演的《太极扇》飘逸洒脱,刚柔并济,把健身与艺术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黄毅同学即兴赋诗一首,他把同窗重聚普溪河畔,当年参与治河造田情景,青涩岁月求知,四十年拼搏奋斗,倡议强身健体,尽享晚霞时光浓缩在四段七言诗中,给同学们带来美好回忆,陈述了大家为实现梦想,不懈追求的艰辛历程,鼓励同学们懂憬并践行幸福的美好生活;舞蹈《开心的日子》婀娜多姿,舞步轻快,时而旋风急转,时而又如花间只只飞舞的蝴蝶,呈现身心愉悦,欢天喜地的场景;吴德芳同学表演的肚皮舞《欢乐的跳》,域外风味十足,把性感与狂野,柔美与果敢,轻盈与欢快融入舞蹈,给同学们带来强烈地视觉冲击和青春绽放的享受。
在讨论发言环节,杨发军同学率先上台,他举手投足,挥洒自如,
愉快地回忆了同学们高中毕业后为了前程、理想、梦想,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拼搏,任务重,责任重,对家庭要担当,对社会也要尽力争取名声和名望,前半生是付出、是奉献。现在大家都是爷爷奶奶了,要珍惜晚年生活,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力争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幸福;陈义国同学畅快淋漓地趣谈了他与同窗美女吴小林那段浪漫的爱情旅程,与我们分享了摘取“鲜花”的经验,那就是首先要用充足的牛粪等有机肥料让土地肥沃起来,让鲜花在充足的养份滋养下茁壮成长,让青枝绿叶,鲜艳欲滴的花朵傲视群芳,永远扎根在这片肥沃的土壤,等到收获的季节,培育这片土壤的园丁,理所当然地成为鲜花的收获者。他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们掌声笑声一片;陈义林同学从“重温同窗时代,友情难以忘怀”主题说起,把我们四十年前同窗时代一个个轶文趣事活鲜鲜的回忆给大家,并说出了深藏四十年之久,与同学“斗嘴”、小肢体冲突的故事,并在现场表示遗憾和歉意,为我们重现了在那个年代,天真无邪,稚心未眠,无忧无虑的读书生活片断。同学们不胜唏嘘,感慨不已;李云明、李秀珍作为同学夫妻牵手上台,他俩走过的漫长爱情和人生之路,在历经风霜雪雨之后,仍然相儒以沬,恩爱有加。虽然他们话语不多,但让我们见证了他们爱情甜蜜、坚实,幸福美满的生活。
彭宏泽同学作为同学群管理人,上台介绍同学群的管理情况。从建群初衷、设想,接纳同学建议,到精心管理,细心维护,从不同渠道,不同信息源获取同学信息,想方设法进行联系,从而形成链条效应。使同学群人员由少到多,至今发展成近百人的队伍。建群不易,维护好群更不易。期望同学们倍加珍爱这个群体,积极为同学群添砖加瓦,不断输送正能量。
舞曲《友谊地久天长》在人们的不经意时悄然响起,男女同学纷纷上台,各自寻找舞伴翩翩起舞,他们舞步轻盈,浪漫洒脱,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英气勃发的年代。
上午各项议程结束后,全体同学在前台合影“全家福”。
正午时分,五桌午餐酒菜是组委会精心安排并挑选的可口菜肴,未入餐厅,已闻香气。同学们依次落痤后,午宴开始,很快就热闹起来,大家推杯换盏,相互敬酒,趁机自我介绍,加深认识。有的同学在相隔四十年之后恰巧又相聚一桌,真是百感交集,感慨不已。于是出现互相嗔怪、笑骂,喝交杯酒的情景。接着,桌与桌之间,大家又以交叉敬酒的方式把午宴气氛推向高潮。走道上,敬酒的同学们红光满面,你有意推我,我故意撞你,个个脸上喜笑颜开,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气氛,掌声笑声不绝于耳。
下午,同学们兵分两路,一部份同学前往三公里处的原分乡高中遗址寻找旧迹。现在的旧址已是残垣断壁,满目废墟,只有几栋零星的破败教学楼孤零零地矗立在秋风萧瑟的山岗上,似乎在向同学们诉说着它远去的喧闹和繁华……;昔日宽敞明净的球场、操场,如今也是杂草丛生,倍觉荒凉。记忆力好的同学,站在废墟上,仍然还能找回当年的零星足印。原分乡高中已在多年前撤走与它校合并,为的是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中学教学向高质量、高品质方向发展。这是必须经过的阵痛,阵痛过后,必将是另一番繁荣景象,必将展现别样的辉煌。
另一部份同学沿着普溪河畔漫步上行,寻找“农业学大寨”时代,大家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顶风冒雪参加普溪河治河造田的足迹。漫步河畔,触景生情,耳旁似乎响起嘹亮悠长的军号声,高吭洪亮的高音喇叭播放着雄浑激昂的《歌唱祖国》歌曲。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回忆那时情景,依然清晰,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许多人久久沉思。随后,大家在一幅大型《普溪河大桥全景立体图》下合影留念。同学们又分别组合合影,男同学与男同学组合,女同学与女同学组合,男女同学互相笑嗔、拉扯组合,一片欢腾。还有同学沿着普溪河畔寻找“石趣”,陶冶性情。在回往山庄的路上,大家接着畅叙四十年各自沧桑历程,关心对方家庭生活情况,俨然就象亲戚间嘘寒问暖一样,亲密无间,愉快的谈笑声飘漾在普溪河畔。
回到山庄,有同学随意唱歌,有同学闻歌起舞,有同学组合打牌,有同学一旁私聊,有同学相约群聊,别具特色,丰富多彩。
晚餐后,一整天的庆典聚会活动全部结束,大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期待来年再聚。车辆一台台起动陆续驶离,我虽然早已作好心里准备,但还是有相聚恨短,怅然若失的感受。倏地,一台刚起动的车辆里再次漾起《友谊地久天长》的优美旋律,一路飘向普溪河畔上空。是啊!亲爱的同学们,分别虽然伤感,分别虽然痛苦,但今天的分别,却蕴含着我们今后相聚的懂憬和期望。任何风霜雪雨不能阻断我们的友谊,普溪河作证:我们的友谊坚如磐石,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普溪河畔的夜晚,静谧空灵,月光皎洁;月影衬托下的万物,似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安逸;远处的山峦,在月光的映照下,黛眉如画。纯静的月,柔和的光,哦,诗情画意的普溪河呀!生我养我,培育我长大成人,时刻让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今天,你把我的同学们在分别四十年之后揽入温暖的怀抱,让我们重聚在一起,我深深地感谢你!
我深深地爱着你!你田野里每一垄禾苗,你山峦上每一排青松翠竹,你每一条山川、河谷、沟汊、小溪,都是我心中永远美丽动人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