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筱蓉的头像

刘筱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2
分享

一个川西小镇的红色回响

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坐落在川西平原西北部。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不仅孕育了始于明代、传承百余年的“桂花土陶”技艺。更有一段激昂壮阔的红色记忆。我们有幸踏足这片土地,亲身感受这里的红色精神。

初到桂花镇,我们跟随沂水村村支书的指引,来到“猎枪会纪念馆”。馆前古树参天,馆后曲径通幽,那棵百年菩提树在风中簌簌低语,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往事。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三杆擦拭锃亮的猎枪赫然映入眼帘。墙上那幅斑驳的油印宣传画《跟着共产党打天下》,用质朴的笔触定格了194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时刻——周正发、傅利成两位农民党员在桂花树下歃血为盟,带领32名农会会员组建川西农民武装,即“猎枪会”。“当兵就要当红军,打倒土豪和劣绅。”这支农民武装凭借手中的土制猎枪、长矛和大刀,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斗争中,“猎枪会”不仅英勇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更将锋芒直指鱼肉乡里的恶霸地主。1948年底,欧明兴、周正兴、张德才等“猎枪会”队员手持猎枪,借着月色的掩护悄悄包围了国民党反动派爪牙欧松柏的宅院,欧松柏正大摆宴席,与宾客推杯换盏。张德才一脚踢开院门,高声命令“把枪放下,举起手来”,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欧松柏一伙面如土色,战战兢兢地交出了武器。

这次夜袭行动,使得敌人精心策划的“冬防米”计划就此搁浅。更重要的是,这次胜利动摇了地方反动势力的根基,让饱受压迫的乡亲们看到新希望,为革命斗争赢得了宝贵的民心。

1949年,土匪白洪春为牟取暴利,雇人种植大片罂粟。“猎枪会”成员张德仁、罗礼茂获悉后立即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当即派出七、八名队员连夜行动,将土匪种植在沂水村和高峰村交界处的罂粟全部铲除,从源头上切断了这条毒害百姓的罪恶链条。

同年11月,为配合解放川西战略部署,“猎枪会”整编加入“岷江纵队”。当时,垂死挣扎的反动势力勾结土匪恶霸千方百计破坏共产党的活动,镇压革命者。游击队员们为保存实力,被迫隐蔽在深山洞穴。有时一连数日信息不通,粮食短缺,处境极为艰险。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猎枪会”成员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运送补给。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周旋中,他们用鲜血和智慧守护革命的火种,终于迎来了川西解放的胜利曙光。

返程时,我们特地沿着那条青苔斑驳的石板路缓步而行,历经沧桑的石板上,隐约可见深浅不一的铁蹄印痕。暮色渐浓时,那棵百年菩提树愈发苍劲挺拔,树干上密布的弹痕,宛如一枚枚闪耀着历史荣光的勋章。

在陶艺工坊里,90后陶艺人叶妹妹正在制作“猎枪会”主题陶盘,她指尖翻飞间,将革命岁月的厚重与当代审美的灵动完美交融。我知道,这段关于信仰与坚守的红色传奇,正在新一代青年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动人篇章。(刘筱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