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清洁的头像

秦清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6
分享

麦子熟了

清早,推开阳台上的窗户,远处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是的,只有麦子成熟的时候才会有的金黄色,那是丰收的颜色,更是农民们充满希望的颜色。眺望着远处的金色麦田,我的思绪被拉到了很久以前的麦收时节。

犹记得那是在80年代初期,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耕地。每到麦收时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忙碌起来。麦田里的农民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你追我赶,瞬间,大片大片的金黄就铺在他们的身后,脸上晶莹的汗珠伴随着喜悦的笑脸和时不时爆发出的爽朗笑声,现在想想,那时多美的画面啊!割倒的麦子被分打成一捆一捆的麦捆子,然后装上人力双轮车、马车或者牛车上,一车车的麦子被运到村里公用的打麦场,一堆堆、一垛垛的麦子山汇聚在一起,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拉到麦场上的麦子用叉子叉开,平摊在麦场上晾晒,等到中午,暴晒了一上午的麦子彻底崩裂开了,这时候,农民们会冒着酷热,赶着他们的牛或者骡、马,拉着一个大石碌碡在摊开的麦子上压来压去,渐渐地,支楞着的麦子被一遍遍碾压成了软绵绵的麦毯,金黄金黄的铺在地上,那时,我最喜欢躺在树荫下的麦毯上,看着父亲挥舞着手中的皮鞭,驱赶着我家的大棕马一遍遍的压着麦子,在麦子散发的香甜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直到母亲提着饭罐给我们送来饭菜,我才会在父母的呼唤声中睁开眼睛。吃过午饭,父亲舍不得休息,继续驱赶着我家的那匹棕色的大马拉着大石碌碡在麦场上碾压、挑翻,再碾压、再挑翻,直到所有的麦粒和麦糠完全分离。

压过的麦子先用叉子把压扁的麦秆叉走,然后把压下来的麦粒堆到一起,借着午后的凉风,扬场开始了,随着一簸箕一簸箕的麦子扬出去,空中被划出了一道道金黄色的弧线,麦粒和麦糠被完美地分开了。这个扬场可是个技术活儿,扬不了的还需要请把式帮忙扬。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就会自觉地三两户结合起来,扬场的、装袋的、匝口的、装车的,还有一群兴奋地钻来钻去的孩童奔跑着,欢笑着,时不时还夹杂着大人提醒孩子不要乱跑的声音。倘若遇到大雨来临,麦场上就更热闹了,装袋的、打垛的、盖雨布的,整个麦场上到处都是忙碌的场景,到处是沸腾的人声,这才是真正的抢夏......

一袋一袋的麦子被拉回家,再一袋一袋的肩扛到房顶晾晒,天气好的话晾晒个三五天就可以装仓了,如果遇到坏天气那就只能多折腾几趟了。虽然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可那时的父辈们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再后来,麦子成熟的时候人们不再用牛、马拉碌碡了,他们开始用上拖拉机在麦场上压来压去,省了好多的辛苦,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再到后来,拖拉机换成了专门打麦子的脱粒机,现在农民们更是用上了联合收割机。如今,每到麦收时节,农民们三五成群聚在麦地边上,拿着布袋,就等着装麦子上车就可以了,农民们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可我的父辈们他们也老了,再也干不动了......

在哪看什么呢,这么出神?老公的声音瞬间拉回了我的思绪,看着餐桌上摆放的雪白的馒头,我迅速拿起一个咬了一口,今天的馒头好香甜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