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问渠的头像

问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3
分享

微山湖挖藕

读初二那年,冬天露出獠牙的底色。天寒地冻,北风刺骨。一个周末,运来、小舟与我在毛三家的老八角过堂底下砸“元宝”(元宝是用纸折叠而成,苏北鲁南一带小孩玩的游戏。)我们一言一语说起那些令人羡慕的微山湖挖藕人,出去一天轻轻松松捡回几十斤藕,跟玩得一样。大旱造成微山湖断流干枯,我们觉得这是百年一遇闷声发大财的好机会,甚至觉得从此可以改变贫穷的命运。我现在愈发理解人在水中仅仅紧紧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道理。于是我们谋划成年人眼里的大事情——去微山湖挖藕。周六晚上我假装早睡(其实兴奋得睡不着),半夜蹑手蹑脚爬起来,轻轻拉开门闩, 推出那辆没有泥瓦的老永久自行车。来不及检查车胎气足不足。带上馍馍篮里仅有的一个玉米死面锅饼,把五斤装的塑料桶盛满凉茶和那把出过大力的老铁锨一起捆绑在车子后座旁

一切收拾妥当,凌晨一点钟我们开始出发了,向北去沙庄,乡间土路没有路灯,漆黑一片,我紧紧跟着前车不敢丢松,那个年龄胆子尚小,老是惧怕背后跟着呲牙咧嘴的厉鬼。这段路足有十几里,沙土的深度如果夸张一点的话可以淹没半个轮子,在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挖藕大军,前面还有人点亮火把,弯弯曲曲不见首尾的夜行队伍几乎可以匹敌红军长征时的大阵仗。到了二级坝附近,坚硬的胶泥路张开大口,加上附在泥土上的晨露,湿滑无比。我连续摔倒好几次,饼掉进裂口里我捡出来用衣服擦了擦,小心放在棉袄里层口袋里,这是我一天的口粮,也是挖藕的资本,千万不能丢。唯一可惜的是我那桶冷水被车轮胎磨透后点滴未剩。

经过一段小块毛石路,早晨七点左右终于看到北山大致的模样,烟雾缭绕,影影绰绰,如仙境一般。俗话说:看山跑死马。毛石路疙疙瘩瘩,每骑几步车链子就会掉下来。感觉骑了好几个时针距离北山已经很近了,但是我进它退,依旧看不清它的尊容。

我特意选了一片荷叶多的地方,开始用铁锨掘坚硬的冻土,一锨土要用脚踩好几次,围绕荷叶根部挖一圈,累得满头大汗还是见不到藕的影子。太阳逐渐升高了,我可以看清北山上面的松树了。阳光晒在后背上暖暖的,脚下的冻土开始融化,两只脚在淤泥里留下深深的脚印,每挪半步需要费劲拔脚。

运气好的话能见到藕葶、荷花头和前两节。深处的大藕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挖出。慢慢地我又渴又饿,衣服已经湿透,双手磨出四五个血泡。看着小周与运来合作也挖出几支像样的莲藕。我开始着急了,那么远的路不能两手空空地回去。我开始仔细观察大人们挖藕,他们挖的面积很大,一层层地挖,连续挖到第三层的时候,那些地下的莲藕自然露出来,然后清理下藕身上的粘土晾晒在地面上。

我很开心,终于知道怎么才能挖出藕来,又重新选了一块地方,准备大干一场,没挖几锨。“喀嚓”一声,锨把断了。这时候太阳准备落山,很多人开始装车回家了。我开始悲凉起来,似乎有种壮志未筹的感觉。

“看你一天没怎么吃饭,我剩的半块油饼你吃吧,还有点凉茶也给你吧。”他说着又递给我两支莲藕。“好好上学吧,看看出力多累,弄不巧还一无所获。”我抬头看了看这位皮肤黝黑的陌生人,两只实诚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想不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遇到那么好的陌生人,顿时冷意全无,让我相信在这个世间好人最多。正当我准备推托时,人家已经骑车离开了。

终于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满载而归了。但是体力已经透支,我和小舟在湖里看到一条近路,决心铤而走险,结果悲剧了此路不通。当我们掉头回来,大部队已经走远了。我们两个根据大方向小心翼翼地在黑夜中摸索着前行,每路过一个村庄那些凶恶的狗追着咬。我们虽然很害怕,但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家。一路上不停地掉链子,不停地问路,我一停下来腿肚子开始转筋。

终于有惊无险的到家了,母亲在村口等着我东张西望,大声喊着我的乳名,那么地着急与无助,一看到我她先生气地打我几下。然后抚摸着我的手心疼地哭了起来。

从那以后,我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时光,学习更加刻苦。时隔多年,忘记了很多痛苦的或者幸福的事情,唯独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今天分享给我那些衣食无忧的学生们,催他们上进、自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