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苔的头像

青苔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08
分享

一个苹果

算算这是我第四次见到这对流浪的父女了。

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在十多年前,我刚刚调到这个小城的时候。那时候,那个孩子才刚刚会走路,父女俩一样蓬头垢面。她的父亲将她架在脖子上,在附近的垃圾桶里找吃的。那个父亲捡到一块烧饼,用脏兮兮的手擦了擦,递给那个孩子。女孩接过,狼吞虎咽吃下。

第二次见到他们,大约是在几年后的深秋时节。当满大街的人裹着大衣、穿起靴子的时候,这对父女穿着单薄的破衣烂衫光着脚打从街边走过。我无限感怀,再也忍不住,拿起笔写下了《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温暖》。

事隔多年,当我第三次见到那对父女的时候,那个父亲拉着一辆平板车。车上有一些废纸箱、塑料瓶啥的,还有,就是那个依然蓬头垢面的孩子,身上穿了一件还不算太脏太破的粉红衣裳。我的心里甚感欣慰。这样下去,那个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在垃圾箱里捡吃的了?

今天,是我第四次邂逅这对父女。算算这孩子也该有十二三岁了吧,应该是长期在垃圾箱里捡东西吃的缘故吧,原来只是消瘦而苍白的脸,现在竟然有些眼抽嘴斜了,身量也只有六七岁的孩子那么高,唯一没变的是他们依然破衣烂衫,蓬头垢面。

他们坐在街边的台阶上,那个父亲手上拿着一个苹果,显然是从什么地方捡来的。他用脏兮兮的手擦擦上面的污垢,然后将苹果递给那个孩子。令我诧异的是,那孩子没有像十年前拿到烧饼时那样狼吞虎咽,而是笑笑地将苹果推到父亲嘴边。父亲推回去,她又一次推到父亲嘴边,一定要父亲吃了,她才肯吃。

我躲在街对面,看着那对父女你一口我一口地将那个苹果吃完,那幸福的笑容让我泪流满面。

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街头巷尾莫不在讨论着同一个话题:什么是幸福,谁才是幸福的人。这对父女当然不能算是幸福的,可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那样牵动我的心怀。突然想起一句话:不是因为有多余的才给,而是一起分享了饥饿。

那个孩子从小靠父亲从垃圾桶里捡吃的养大,没有丰衣足食的生活,没有健全的体魄,没有上过学,甚至不会说话。一个近似弱智和残疾的孩子,她却确切地告诉了我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成长。

最近有部电视剧《破冰行动》,里面有一句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让我们成长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

想想我们现在有多少孩子,每天在课堂上,有的抱着手机,有的呼呼大睡,有的穿一身名牌,却整日无所事事。而老师却不敢批评和教导。顶撞辱骂老师已是家常便饭,有的学生当场动手殴打老师,有的家长动辄冲进校园,对老师大打出手,至于被堵在小黑巷子里蒙头被暴打一顿的事故更是时有耳闻,还有一些家长打着维权的旗号动不动就投诉诬告老师谩骂体罚学生,像学生或家长打杀老师的事最是让人震惊不已。至于说某个老师背上贴了个奇怪的纸条出了教室,某个老师的新衣服在教室被画了奇怪的花纹,这样的闹剧早已不是小概率事件。

跪着的老师如何能教出站着的学生啊!

当我问那些日复一日不学习,或睡觉或玩手机的学生急不急时,他们很多人都回答:”不急呀,这多好!”当我问他们既然不想学习,为什么不出去打工赚钱,替父母分担时,他们很多人竟直言不讳道:“打工多累,在这儿呆着,给父母要钱他们马上就会给,还不用听他们整日唠叨,还能领国家的生活补助!”

我听了心里一阵一阵直发凉。

不只是学生,走在路上,常常听到各种怨愤和不满。怨工作烦,怨薪水薄,怨领导不讲情面,怨朋友不体恤自己。怨爹怨娘怨祖仙。

想想我们大学刚毕业那会儿一月工资才二百九十一元,而我们的父母亲工作那会儿一月工资才八十元。比起那时候,现在的工资翻了几十翻。有位同事写了一篇文章《开着车去上学》,想想我们当年刚毕业时,能有辆自行车就觉得很开心啦,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种欣喜。

尽管如此却还总是听到各种抱怨声,看到各种麻木不仁。人,真的是知多知少难知足!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日子里,我不知道我的忧虑算不算多余。我总觉得我们的内心有些东西在慢慢流失。有些珍贵的东西,需要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去忧虑去思考去唤醒。

回到教室,我流着泪把刚才在街边看到的一幕说给我的孩子们听,他们有的和我一样潸然泪下,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表情冷漠,看不出内心的波澜,有的依然在玩手机或睡大觉。我让同学叫了叫,没有反应。于是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一位同学的肩膀,喊他起来听讲。他突然抬起头,眼睛直勾勾地瞪着我说:“你讲你的课,我碍着你啥事了吗?”

我再一次无语。

今夜,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起无眠,不知所措的无眠。

今夜,我只想问一句,幸福的生活,我们到底有没有缺失什么?

            2019.9.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