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曲文昌的头像

曲文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7
分享

〈观世新语〉之六 囿于习惯少真解,另有一条辅助线 ——说机敏连载

那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永安农具厂的一位同志去广州出差,见一个商店柜台前排了长长的一队人,心想一定是有抢手货,不妨也排进去,当然,少不了边排边问前边卖什么东西,这么多人买。

“ 是菜刀。”

“ 什么菜刀?”

“ 削铁如泥!”  一个让人听不准口音的外地人似乎说了这么一句。

“ 听说不上锈,不卷刃,是全国最好的菜刀。” 另一个人又说道。

买到刀的人兴高采烈的离去,有的人甚至买了几把,这位绥化人耐心地排着,庆幸自己不失时机地站到了队伍里。

终于,他站到了柜台前,刚好剩下最后两把。他高兴地付完款把刀拿在手上,离开柜台。仔细一看,刀背上铸刻着“永安农具厂”几个字,原来此菜刀正是这位老兄所在工厂的产品。

他啼笑皆非地站在那里,心中说,好家伙,我跑出几千里来买自己制造的东西,真是“不虚此行!”

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被种种定势所左右,有习惯造成的定势,有经验造成的定势……这些表现为思维的、行为的定势,往往被视为合理的、安全的、正宗的生活规范。

不可否认,有些定势可以在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忽视有些定势具有很强的惰性,它在发展的实践中、在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中,常常成为扬弃的对象。

由于这些定势的作用,人们可能成为一种机械运动链条上的一个前挂后联难以脱离的一环,被循环在一个固定运动的规程中。人们可能从命运的迷茫中盲目地走来,情不自禁地登上面前开来的列车,但他们不知道这列车是有固定轨道的。有时也可能登上自认为驶向新大陆的船舶,但他们并没有考证它是客船,还是贼船,只是凭直觉认为它应该是驶向彼岸的,可它却在惊涛骇浪中露出了强盗的狰狞。

因为这些定势,人们成为习惯的奴隶,经验的盲从,他人的附庸。

于是有人迷惑了——人生为什么总有解不开的迷呢?

其实,人生好比是一道几何题,它往往另有一条辅助线,只要你“活一活心眼儿”,机敏地跳出已知条件的思考空间,再去找那条潜在的、只要“想得到就能找得到”的辅助线,这道几何题就迎刃而解了。

前面讲的永安农具厂那位老兄,认为南方大城市什么东西都好和站大排肯定有抢手货的想法,就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思维定势和盲目从众的行为定势。如果他到柜台前问一问,或者找一个已经买到刀的人看一看,笑话就不会发生了。

而且这个笑话发生之后,他也可以机敏地利用它,把它变成好事。比如把它作为趣闻写篇稿子送到媒体发表,或者找到柜台经理录一个关于永安菜刀在羊城抢手的录音……这对自己工厂的产品一定会起到促销作用,即使花点钱也一定会受到厂领导的表扬。然而,这位老兄只知道懊悔,只有“啼笑皆非”。

  ■“少小老成” 往往是创造的障碍,而不断生发顽童之心的人往往成就了大器

有一种误解,似乎少小老成的孩童,将来定会功成名就。可无数事实证明,恰恰是那 些“给梯子就敢上天,有水宫就敢下海”的顽童,才有可能是大器的苗子。

这毫不奇怪。因为那些少小淘得没边儿的顽童,与外界接触多,接受了比规矩儿童更多的信息,获取了比不越雷池的小大人更多的知识。如此,在少年时代就形成的灵活的生活方式,不仅强壮了生命的筋骨,也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后续生命奠定了宝贵的基础。正如俗话所说的“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

汉高祖刘邦青少年时代无拘无束,胆大妄为,不拘小节,是个叫兄嫂头疼的淘气鬼。当地有个卖狗肉的,每逢煮好狗肉推出去叫卖时,刘邦便上前抢来白吃,还不断地高声叫喊:“ 好吃啊!真香!”人们看刘邦吃的那么香,都争相购买,结果那卖狗肉的倒发了财,还和刘邦交上了朋友,“狗肉朋友”便由此而来。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也是一个十分淘气并且放荡的顽童,他替田主看牛时,最会出主意玩耍。贪玩的游戏是装皇帝。他光着脚,衣褂破烂不堪,他把树叶贴在嘴边当美须,找一块破木板顶在头上当平天冠,爬到土堆上一坐,让小伙伴们三跪九叩,同声高呼“万岁”。

有一次,孩子们饿了。朱元璋拉过田主家一头小牛,叫大家杀了扒皮生火烤着吃,待到大家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地吃完,太阳已经落山,孩子们这才想起如何向田主交待。正乱作一团的时候,朱元璋拍拍胸膛:“我想的主意,我承当,不连累别人!” 他指挥小伙伴儿把小牛的骨头、血迹掩盖好,把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缝里,说是小牛钻进山洞,怎么拉也拉不出来……

朱元璋少不得遭到一顿毒打,丢了饭碗,却由此深得小伙伴们的信任。

中外成就大器的历史人物的青少年时代,大都有一定的天分,而那些天分无疑与他们早期的思维训练和实践锻炼有关,其中对传统思维习惯的叛逆和独出心裁的创造欲是最重要的成才因素。

 认真考虑一番还会发现,有些时候,在某些方面老成的人反而不如一个刚懂事的孩子更机敏。

有一位牧师,正在家中准备明天的讲道稿。可他的妻子不在家,那个淘气的小儿子哭闹着无人照料,使牧师无法坐下来写稿。

后来牧师想出一个办法,他把一本儿旧杂志上的一页世界地图撕下来,并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 小约翰,如果你能拼拢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

牧师以为这样做会使小儿子安静至少两个小时。

没想到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到了他的面前。牧师惊愕地看着已经拼好的世界地图说:“ 孩子,你怎么拼的这么快?”

“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儿拼到一起,翻过来,地图就拼上了呗。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两毛五分钱,并兴奋地说:“你也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布道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

牧师深为小儿子的机敏而惊喜。

外国有位教师对班上一名低能儿童很负责,一天,他带着这个孩子去医院进行智力测试,其中一项是“摹想构造”,就是将不同形状的小木块拼在一起。这位教师足足花了18分钟才拼好,而那个“低能”儿童只用了一分钟就拼好了。那位教师颇有感触地说“ 看来任何一颗童心都可能比成人有更强的创造力。”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黑板上胡乱画了一个粉笔点,然后问幼儿班的一群孩子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小朋友竟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如草帽,烤牛排,猫头鹰的爪子,香烟头,小虫,星星等等。这位心理学家又向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得到的却是一个完全一样的答案: 这是粉笔画的一个点。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之所以比成人机敏,就是因为他们很少有后天形成的思维框框和惯例影响,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而成年人对许多事物都司空见惯,甚至把有价值的事物也轻易地忽视了。而且心理学家还说,如果成年人能持久地保留童心稚气,不仅身体能充满活力,而且智力也会保持敏捷,这就是所说的“童心不泯”。

给世界带来无限乐趣和美妙幻想的英国人迪斯尼,一生都童心如初。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要每一个成年人都不断地回忆童年,唤醒他们心中纯真的快乐和不懈的追求,做一个欢快、轻松、敏捷、幽默的“顽童”。

他本是个默默无闻,四处流浪的穷光蛋,几经周折也找不到能使他满意的工作。

后来他找到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他的工作间是一个又脏又乱,冲满了强烈油漆味儿的车库。有一天,他在车库阴暗光线下作画,忽然看见一只小老鼠在地面上跳来跳去,充满童心的迪斯尼没有把它赶走,他正希望有个生灵与他作伴。他拿来面包屑一点点的撒给老鼠。这只老鼠似乎通人性,胆子逐渐大起来。从此这只老鼠竟与他混熟了,常常在他作画的时候跑来同他嬉戏,时而还大胆的爬上他工作的台板上悠然自得地跳来跳去。

后来迪斯尼一再受到社会的打击和欺骗。

这个童趣不改的迪斯尼,流浪在街头上,心里仍然充满了幻想。有一天,他心中呼啦一下子亮了——他想起了车库里那只欢快的小老鼠,于是他风风火火地找来画纸,立刻画出了老鼠的轮廓,全世界都熟悉的米老鼠“米基·穆斯“就此诞生了。

他财源滚滚,名扬世界。昔日的流浪汉成了拥有134位助手和一座无比伦比的迪斯尼大乐园。

如今去美国的人如果不去迪斯尼乐园,就等于没去美国。

那个聪明伶俐,无忧无虑的米老鼠“米基·穆斯”成了迪斯尼倡导的“顽童人生”的生动体现。

看来童心是创造的精灵。无怪乎爱因斯坦到了晚年,仍然用奇异的目光观察世界,始终保持着五岁时看指南针时所产生的好奇心。一位学者说他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同时又像孩子般的天真。

■有几分猴气,留一点儿狡黠,常常能妙手回春,有许多新天地的开创便属于”会玩故事”的人

在纷纷杂杂的社会生活中,世事千变万化,人情千姿百态。总是一根肠子,一副面孔,常常会吃亏上当。因此,在正直做人的前提下,有几分猴气, 留一点儿“狡黠”是为人处世当有之义。《战国策》说,狡兔三窟,人何以失于偏执呢?

无数事实证明,许多事业取得成功的“正人君子”,都是讲究灵气的,正该是,政不厌策,兵不厌诈,事不厌谋。

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

姜子牙在商王宫里留心国家大事,见商王朝己无可救药,便隐居僻壤。他直钩钓鱼,故作怪僻,实则在于引人注意。他还编些忧国忧民的歌谣,在朋友中传唱,果然被访贤纳士的西伯昌知晓,便来寻访。待到寻见姜子牙时,只见他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口中念念有词:“ 世人垂钓以诱饵,老夫泪眼视空钩,王公卿士无人识,面对流水度春秋”。

姜子牙投下无钩的诱饵,终于将未来的周文王这条“大鱼”钩住。

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贤相,其“直钩垂钓”之计,不可不谓是从政荐身的“狡黠”与机敏。

18世纪前,土豆被宗教界人士称为“魔鬼的苹果”,无人敢种。可有一个叫帕尔曼的法国人在国外吃过之后觉得味道很好,回国后他自己试种,并叫别人也种,但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了许多土豆,并向国王申请派全副武装的士兵白天守卫,夜晚撤回。这种故作严防的作法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许多人在晚上偷偷地把土豆移到自己的菜园里,收成后吃过都喜欢上了它,于是土豆的种植在法国很快地传开了。

这是破除传统习惯,发展经济的“狡黠”。

上世纪60年代,因石油开发富起来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普通的牧民都有了小汽车,但是他们对已经在世界上普及了的电影和电视却视为异物。

开明的新国王费萨尔决定开禁,并事先拿到议会上讨论。不料遭到守旧的大臣和宗教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甚至搬出祖制古训和“古兰经”教义来抵制,一时争执不下。

一天炎热的上午,费萨尔国王密令卫队

把所有与会者乘坐汽车的空调设置全部破坏掉。

中午散会,反对者们坐着没有空调的汽车,一个个汗流浃背,到下午续会时还骂声不绝。

这时,费萨尔王站起来说话了:“空调汽车在《古兰经》上并没有记载 ,你们却可以乘坐,为什么电影和电视就不可以呢?” 一句话问得那些反对者们面面相觑,愧不敢言。王 国内的人们终于看上了电影和电视。

这是破除迷信,推崇科学文化的“狡黠”。

不要只求人生的“大智慧”而鄙夷“小聪明”,有价值的发现恰恰在寻常之处

人是否聪慧机敏,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人的品格在各种特殊考验面前表现得最集中,最突出。那些大智大勇的人往往在这种时候被人发现和认识。 但是,我们没有理由鄙夷“小聪明”。毫无疑问,任何人的机敏都不是天生的,即便有遗传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人生最基本的、最寻常 的社会实践的积累,大聪明寓于小聪明之中。而且小聪明也不是真的小,它正是机敏的表现形式。人类有许多发现,发明和成功,恰恰在小聪明之中。

美国著名的编辑爱德华·包克从小就天真活泼,常常被一些小玩意所吸引。有一回他看见有人打开一包香烟时,从中抽出一张小纸条,随即扔在地上。包克捡起纸条,见那上面印着一位著名女演员的相片。当然,每一包烟里都有这样一张小纸条,包克把纸片翻过来,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

包克立即感到这是个机会。他想,如果在纸片空白的一面,再印上照片人物的文字小传,价值岂不是大大提高?

他的想法立即得到印刷公司的赞同 。于是,包克因此便成立了一个雇有五名记者和家人帮忙的编辑部,专门编辑每一片纸100字的名人小传。需求量与日俱增,他很快成了富翁,并成为美国著名杂志《妇女家庭》的编辑。

在科学发明上也有许多小聪明的故事。

日本东京大学池菊苗教授发现妻子做的菜汤里因为多放了一些海带味道鲜美时,立即抓住原因不放,发明了味精。

美国有一个青年叫法尔贝,他在老师雷姆逊的实验室工作之后,用手擦了一下嘴唇儿,这一瞬间,他感到一丝甜甜的。正是这一细小的发现,为他的生命旅程 树起了伟大的界碑,成为糖精的发明者。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观察蛛蜂相斗,蜘蛛被马蜂蛰肿,可落到绿苔上打个滚儿就立时消肿,沿着蛛絲爬上去继续与马蜂决战。华佗便发现了绿苔可以消肿的药性。

……

我们不可忽视小聪明的作用,这是被无数科学家的实践证明了的道理。因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没有多少火山喷发、大海咆哮的突发事件和令人触目惊心的境况,一些科学实践的价值恰恰存在被人忽略了的寻常事体中。如果没有小聪明,许多机遇便会失之交臂。重视小聪明,亲身“耍”一些小聪明,定会在你的生活中帮上大忙。

人生的机遇在哪里?毫无疑问,就在你生活的每寸光阴和每方空间里,它是平常的,又是严峻的。你可能在这个时空里扑捉到一闪即逝的良机,也可能在不易觉察中耗费了生命。中国有“时间如白驹过隙”的说法,是很深刻的。若叫生命的白驹都一闪一闪的逝去,将是何等遗憾。

不放弃小聪明去机敏地生活,就是不放过任何机遇,以好奇务骛新这个智慧的光辉,照亮生活之树的每一次抖动,就一定能接住它抖落的每一棵甜果。

 ■有人把机敏完全归结为聪明,其实这是一种逻辑错误,因为在聪明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机敏的人一定是相应聪明的人,但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机敏,起码不是任何时候都机敏。

自私自利者的聪明尽为自己打算,他们见利忘义,在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时候,很难做到机敏。

胆小如鼠者的聪明是有限度的,在危机到来、惊魂动魄的情况下,怕是早已“吓麻了爪”,哪还有机敏。

阴险奸诈者的聪明是放射毒液的“皮囊”,他们往往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使一时得逞,也不配说机敏。

这就是说,机敏在很大程度上该是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而支配它的不仅是聪明的头脑,还有思想品质和精神品格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记者招待会。许多西方记者对还不富强的中国不怀好意,欲施侮辱。有记者问:“ 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周恩来泰然自若,双眼盯住这位西方记者,正色道:”有。”

这一问一答引起了全场的轰动,西方记者自以为周恩来陷入了窘境,紧接着周总理说:“在中国的台湾省。” 会场里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个西方记者又问“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听了对中国贫穷讥笑的提问,周恩来机敏地答道:“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 全场记者愕然,场内鸦雀无声。周恩来清了清嗓子,声音宏亮地说:“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值为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整。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市值稳定,实力雄厚,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 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西方记者败下阵来,面红耳赤的坐了下去。

尽人皆知,召开记者招待会是对主办人素质的一次特殊考验,特别是在百般挑剔和挑衅性的提问下,没有一定的精神气质和心理准备,单凭一般的聪明才智是不够的。

有时候,机敏也要靠自信,靠对危机的藐视。

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身体长的消瘦。一次,他碰到一个怀有敌意的神甫,这个神甫很善于辞令,但萧伯纳自信能战胜他。

神甫突然开口:“萧伯纳先生,你看你这副可怜相,真叫人以为英国人都在挨饿呢。” 萧伯纳心想,你倒送上门儿来了,我不当众回答你几句,你不会舒服。于是不慌不忙地说:“ 但是你看你这副模样,肥胖如猪,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英国苦难的根源就在你们这种人身上! ”

当然,机敏还离不开善良仁厚。没有责任心,没有为别人着想的品格,就会麻木不仁,更谈不上机敏。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一次巡视正在建造的大殿时,不仅感慨起来,脱口说道:“想当初俺打家劫舍……”正说着听梁上有响动,原来是油漆工和雕刻匠在上面。朱元璋自知失言,怕传出去有失帝王体面,便命令把两个工匠秘密处死。

两个工匠直吓得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宰相刘伯温。

善良宽厚的刘伯温急中生智,向工匠指指耳朵和嘴巴,暗示计谋,两个工匠明白了,便一面哇哇乱叫,一面胡乱比划。朱元璋狐疑,刘伯温上前禀道:“ 他俩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既听不见,也说不得话,你就饶了他们吧!”

于是两个工匠在刘伯温机敏地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

机敏,决不会自然产生,它要靠人生的不断探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物入木三分的透视。罗曼·罗兰说:“ 我是潘多拉的儿子,喜欢打开各种盒子,各种灵魂的盖子,无论是白净的或是肮脏的灵魂,瘦的或是胖的,下贱的或是高尚的。我喜欢探索人心,知道心里发生的事情,打听和我没有关系的闲事儿,把鼻子到处乱钻,嗅呀,吸呀,尝呀……”

是的,我们同社会打交道,就是同它的主体——人,打交道。只要我们不断地探求,聪明和才智就会不断地输入头脑,我们就会成功地找到每一条人生的辅助线,解开一道道人生几何题。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