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加善的头像

胡加善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4/24
分享

鼠害

A城B乡C村。

最近几年发现各家各户,鼠害闹得特别厉害。这些老鼠不但偷盗村民粮食,还大肆活动在人们的生活圈里,咬坏衣服、木质橱柜,甚至村民家的水泥地面,也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挖出几个洞来。这些洞结构可谓精巧,内部错综复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窝点。村村通,乡乡通,乃至县县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村里几个干部首先发现苗头,决定召开村民大会,集思广益,共同商讨灭鼠之计。村民们七嘴八舌,村长尽力维持秩序:“大家稍安勿躁,一个个说。意见与别人一致的就不用说了。”村民们把自己的妙计一一说了。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放老鼠药。

二:用老鼠夹子。

三:人工捕鼠。

几个村干部一合计,还是一致认为前两种方法好。原因是省时、省钱、省力、见效快。每户村民领20包耗子药、鼠夹3个。一场轰轰烈烈捕鼠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方法果然奏效,前几天捷报连连。不是听说老张家药死了一只耗子,就是传来李五家捕住了一只仓鼠。村干部们可高兴了,在一块议论开了:

“看那些耗子有多少经得住抓!”

“这情形,要不了些日子,老百姓又要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用不着开会时经常挨领导批,总像缩头乌龟似的。”

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地说着。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不怎么听说村民捕到或药死耗子的消息,倒是讲耗子干坏事的情节越来越多。李大婶家粮袋的两个角都被咬破了。老鼠边吃边糟蹋粮食,吃完了,干脆在粮食上拉便便、尿尿。张大爷讲得更是神乎:有一天他吃过午饭晒太阳,顺便把鞋子脱下晒晒。不大工夫便打盹睡着了。醒来找鞋子,发现少了一只。后来在床底下寻了出来,鞋帮已被老鼠咬了十几个洞。就像是被人用粗钉子活生生的扎上去似的。难道这是老鼠为了安慰那些死去的兄弟姐妹,在疯狂的报复人类?还是动物的本能?

几个村干部再一次的坐到了一起。

“看来,放药是不行了。”村长垂头丧气的说。

“老鼠夹子也不管用,可能耗子所走的路线是一定的。只要发现危险就会换一条线路。估计是被抓住的老鼠发出的报警信号。”会计有条不紊地分析着。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书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们得想个办法!”

大家陷入了一片沉思。

“不如这样……”赛诸葛张委员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大家一听,皆点头同意。

第二天上午,在村委会门旁的公示栏上,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示:

好消息

各位村民,鼠皮用途广泛,

村委会决定现金大量收购鼠皮。

小的4元,大的8元,中等的6元。

公示栏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粘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了,因此老百姓平时也懒得朝那些狗皮膏药瞅。今天,忽然听说村里大量收购鼠皮,而且是现金,不欠账。是真的吗?老百姓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即使他们是亲眼看到,也不会信以为真,估计又是哪个吃饱饭撑着的乱写一通,大忽悠。可传得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纷纷聚拢到公示栏前。幸亏几个村干部挡着,要不那贴告示的墙早就被村民们挤倒了。李大胆嬉皮笑脸的大声说:“我说村长,这是真的吗?”“是真的,是真的。我拿人格担保!”村长不知什么时候变得严肃起来,话语中夹杂着几分恭敬,这是极少有的。在几位年长者的印象中,村长在小时候读书那会倒是挺有礼貌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长的眼界是越来越高,他的手一般不会轻易伸出与别人握,为什么?因为他是村长,这可不是一般小官,管着好几千人口呢!就是书记,遇到事情还得跟自己沟通沟通呢。他的手通常留着跟乡里或县里那些领导接触,在他想来,那是必须的。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一见有利可图,全家齐动员,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正在读书的儿童,一起加入这浩浩荡荡的捕鼠大军。几个村干部则忧喜各半。喜的是,开会时不用当缩头乌龟,年终奖金有保障了。忧的是,用大量现金收购老百姓手中的鼠皮,得有销路呀。没有销路,这不是尽做亏本的卖吗?

村委会决定让委员张诸葛带着两名支委外出联系关于收购鼠皮一事。一有情况,立即发信息回来。

张诸葛带着会计给他的5000元活动经费,连同两个支委上路了。行了1000多里,打听了不下数百人,就是没听说哪里收购鼠皮的。张诸葛心里凉了一半,眼见经费越来越少,可商家却没有着落。

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提醒他们:到皮革厂问问,没准能收。

死马当活马医,碰碰运气吧。张诸葛他们终于到了一家不知名的皮革厂。一打听,你别说,还真巧了,人家乐意收购。双方当即签下协议,定期派人到C村收购,为了表示诚意,先付定金5000元。这可把张诸葛几人乐的,立即给书记报喜——发信息。

收购鼠皮的商家落实了,去了村干部们的心头病。

村民们捕鼠的热情依然高涨。

说是捕鼠,不如说是抓钱。没有谁不喜欢钱的。瞎子见钱眼睛都亮。何况这些没处抓、没处捞的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有一天,村长家隔板的赵二逮着一只老鼠,挺兴奋的。这老鼠长得眉开眼阔的,浑身滚圆,四肢粗壮有力。眼睛有神,那可不是一般的有神,好像能说会道,或者是能猜透你那心里的小九九。赵二老高兴了。这张鼠皮没准能买上好价钱。厂家负责收购的专业人士一鉴定:一等价,十元。众人不明究里,询问缘由。专业人士不急不慢:“你看这皮色,油光可鉴,可见不是一般人家养的老鼠,老鼠的主家非富即官。”赵二纳闷了:我家生活并不富裕,怎养出此等鼠辈?难不成是村长家的被逼急了窜到了我家,然而劫运难逃,让我发了一笔小财。

某日,李五,送来一些鼠皮。这些鼠皮可谓与众不同,张张油光发亮。众人皆以为能得个一等价,可专业人士笑而不语,只给个三等价:4元。李五不乐意了:“你有没有看错呀?为什么赵二那张值10元,而我的却值4元?”专业人士眯着眼睛,私有隐情,却又不语。“难道是赵二送礼给你了?”李五实在忍不住了。

专业人士无奈的说:“你这几张鼠皮虽然有光泽,但一看就知道是做了假。鼠皮明显被香油泡过,又反复擦拭。乍一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毛孔细小,皮纹粗涩。赵二那张,毛孔粗大,均匀有致,纹理细腻,不是一天两天养出来的。因此不可以以假乱真的。本来可以给你二等价,但因为浸了油,皮的质地大减折扣,只能得个三等价。”

众人唏嘘一片,李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村民捕鼠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只是再没有做假了。

一天,村长接乡长指示,是乡长秘书打来的电话。大意是乡长家里出现老鼠,数量不明。要求村长安排得力人手火速赶赴乡长家进行捕鼠。这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务必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秘书还交代,抓到的老鼠充当捕鼠费用。

赵二接到村长命令,立马赶到乡长家捕鼠。乡长夫人又是递烟,又是倒水,满脸堆笑:“我说大哥,麻烦您动作快点。也不知有多少只耗子。咬坏了几张字画。它不但咬人民币,还咬美元,甚至那些古董,坛坛罐罐也会去咬两口。你说恨人不恨人?不懂古董,还卖萌!”

捕鼠对于赵二来说,那是小菜一碟。可今天不知怎的,足足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老鼠抓着。不多,就两只,估计是一公一母。被逮着时那母的还朝着公挤眉弄眼的,似乎还不知大难临头呢!一抓到这两只老鼠。赵二高兴极了。这可不是一般的老鼠。比上次抓到村长家的老鼠要大多了。一掂量每只总有一斤多重,差不多成精了。

只见老鼠耳廓分明,仔细一看还有耳垂。光尾巴足有一尺多长。眼睛迷离,气质端庄、大方,丝毫看不出畏惧的心理。

剥了皮,专业人士一鉴定,给了个特等价:20元。赵二一蹦三尺高,心里思量着:一张20元,两张就是40元。要是天天能有这样的运气就好了。

捕鼠行动照旧进行着,只不过现在已经风行到全国。老鼠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老百姓也逐渐过上了正常、健康、幸福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