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辰鸣的头像

辰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8
分享

馕,乍一听,不少内地的人都以为是说那种凶 残的动物"狼”。其实,到过新疆旅游或在那里生活 工作的人们,都知道‚"馕"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面食, 俗称馕饼,是用来充饥的。

我对馕的认识是 20 年前。那时,我刚从内地 的一所军校毕业分到了我国西部边陲——新疆伊梨。这里是哈萨克自治州所在地,居住着汉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等多民族。

一次,我带几名战士在伊犁河谷嘛扎山脉的深处执行任务,路过一户人家,在蒙古包旁边,看见一名哈萨克族妇女半弯着腰,在一个用泥制成的壶型土坑旁忙乎 着,土坑中冒出一股股青烟。

一名老兵随口说道:那 里在打"狼"。 当时,我神经紧张了一下,迅速从 枪盒中拔出手枪,命令道:准备战斗!跟在我身后的 一位班长,先是"嗤嗤"大笑,然后把我拉到了那位妇女身旁。定眼一看,只见她把一圆团面放入那 壶形土坑中,不一会儿,用铁钩钩出一张黄灿灿的像脸盆大小的饼子。原来,这就是打"狼",我也禁 不住笑了起来。

参观完一番馕坑,哈萨克族妇女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帐篷。我们脱了鞋,围坐在一张方形的木桌 边。留着多个细长辫子的哈萨克族小姑娘,摊开铺 在矮木桌上的白布,放上馕,倒上奶茶。馕又酥又 脆,味道别致。这是第一次吃馕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回想起来,当时吃上酥脆的馕,喝上香喷的奶茶,感觉不亚于在高档酒店吃上鲍翅的那种滋味。

我们边吃边聊,我既兴奋又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老兵告诉我,馕是新疆各族群众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种类有 50 多种,常见的有肉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据考证,馕‛源于波斯,流行于阿拉 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原来,人们把它叫做“艾买克”,直到后来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名叫馕。

从哈萨克族妇女口中,我们得知馕的制作方法和汉族人烤饼很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 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叫油馕, 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作料拌馅烤制的叫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伴和烤制的叫芝麻馕……。

馕除了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 外,还有水分少、不怕干、久储不坏、便于携带等 特点。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上带 的食品便是馕,是馕伴随他走完了充满艰辛的西天 取经旅途。也许是因为这个美丽传说的缘故,直到今天,新疆各族群众还保持着这一习惯。

每到农忙季节,有的人家一次烤几十斤馕备用。出远门的人, 常常背上一口袋,遇水有火,一泡一烤就能吃,即 便走在无水无火的沙漠地带,只要把馕埋在沙窝里 捂上几分钟,马上可以变得酥软可口。 现在,新疆最为驰名的“馕”是阿不拉馕,近年来 一直还乘飞机出口了。

大凡到新疆出差、旅游观光的人,都会卖一些阿不拉馕带回去,让亲朋好友品 尝。还有一些曾在新疆生活工作过的内地朋友,也时不时让人捎上一些馕带回去,细细品味,这更多的是对曾经生活工作过地方的一种思念和重温之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