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 草
Ruslan是我一位外国朋友,三十岁出头,吉尔吉斯斯坦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位活力四射的有为轻年,对中国有着特别的情感。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的方块字,陶醉于中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几生几世也学不完。Ruslan体格健壮,一米八的个头,在俄罗斯念过八年军校,中文翻译专业。二十岁毕业后回国,想从事与中文有关的工作。报考公务员失利后,撇下女友,他来到中国的广州,孤身开始闯荡的生涯。临行前向女友许下诺言:我决定去最喜爱的中国闯一闯,等我成功后回来跟你完婚,带你去美丽的中国,享受最美好的生活。半年后,他信守诺言,回国接走女友。在广州生活三年后,他们回国结婚。收获稳定的事业和美满的婚姻,在自己国家的首都比什凯克定居下来。创业成功的Ruslan,依然惦记美丽的中国,也时常怀念在广州的艰苦日子。
他说,中国的方块字很美、规整、也不占用地方。Ruslan会四国语言,独爱中国方块字,在汉语的学习上永不停息。刚来广州的时候,前三个月没有工作,也没有生意。白天找工作和揽生意,闲暇之余,在租住房里看电视连续剧,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他用手机把屏幕上面的字幕拍下来。过后,逐个地翻查字典,一副不弄明白不罢休的架势,经常学习到深更半夜。
他说,美丽的大中国,有着一辈子也看不完的美景。他到过中国的很多省份,很多景点,觉得壮美如画的中国几辈子也赏不完。
Ruslan有纯洁的信仰,有稳定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年轻貌美的妻子和保姆照顾着三个孩子,贤惠之妻在照顾孩子之余,还单独经营生意,我们帮她搭配商品。
缘分,不可思议。相识的人,于早,于晚,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有眼缘。他和我先生相识于网络,聊过微信,通过电话。我对他的认知并不多,只看过他微信头像,带着墨镜,微胖;只听先生说过他有很多中国朋友,热爱生活。
我们初次见面是今年初夏,有天,Ruslan打来电话给先生,说有计划来中国。我以为他只是说说,并没太在意。一个月后,他说正在办签证,很快便可相见。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他终于来到中国,可在语音电话中说很遗憾,由于时间仓促,忙于自己的生意行程,无缘相见。
先生说:罢了,相见随缘,有机会我们会去他的国家。
某日上午,我们正在接待美洲国家的客户。先生接到Ruslan的电话,他说他刚才到达长沙,中午和长沙朋友共进午餐,接到他妻子的“指令”,下午准备过来相见。
午饭后,我们送客户坐高铁远去,时间上无缝对接,正好接到从长沙赶过来的Ruslan。因午餐时先生陪客户喝过一点酒,故我充当为临时司机。
中国江南一座美丽的小城,醴陵,这是我的家乡。两年前,我和先生告别生活过二十余年的沿海城市,回到醴陵,享受着这里的一切美好。
初夏,江南的小城,烟雨蒙蒙,似乎还有些凉意。细雨在午饭过后未曾停歇,目送客户进站后,我把车开到出站口,坐在驾驶室里等待Ruslan。见到准点的列车到站信息,先生撑着雨伞,径直走到出站口,此时他的电话正在绯雨中响起,立在人群中的Ruslan也刚好到达出站门外。
我透过汽车的玻璃望过去,先生手拎着行李箱,旁边的Ruslan身穿黑色T恤,黑色裤子,黑色皮鞋,外穿一件休闲暗格花纹西装。高大帅气的外表,匀称的身材,厚实的肩膀,走路很像威严的军人,与微信上的大头贴有些差异。先生领着他直接奔向车尾的后备箱,放好行李后上车。
刚上车,Ruslan大概没有注意到驾驶室座椅上的我,先生介绍说,这是我太太Ruby,他在慌忙中道一声“你好”。先生对这位帅气的小伙连声称赞:你的微信头像看起来有点胖,最近瘦些吧?
他幽默地回答:因为要来见你,所以减肥啦。
车里的气氛顿时显得十足轻松,完全没有初次见面的拘谨,三人像老朋友一样欢愉地谈天。因为我们是他妻子独自的生意伙伴,妻子得知他可以抽时间与我们见面,无比高兴。
安顿好酒店后,我们来到一家甜品店,刚落坐,Ruslan就迫不及待拿出手机与妻子视频通话,描述我们之间不可思议的缘分。
虽然前期提供的货物还在运输的路上,但Ruslan一直很是信赖我们。仅仅小半天的时间,我们将后续相互合作事宜衔接完。
正值伊斯兰教斋月的Ruslan,在行为和饮食上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目的是要求自己深深地懂得感恩。
次日,我和先生来到酒店接Ruslan,领他游玩这座美丽的千年瓷城。驱车来到一江两岸,我们一路走着,一路指指点点,偶尔有听不明白的时候就用英语单词代替。聊着小城的文化和历史,聊着各自的信仰。
渌江河像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着醴陵城区,河风一路轻抚过身体,我们沿河直上,来到渌江桥。醴陵渌江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着80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无数次洪水和战火。神圣的古桥,今天,依然静谧地迎着远道而来的友人。
桥下,趟着缓缓而流的渌水,烟雾弥漫的水上空,一艘小船从雾中缓缓划来,水面倒印着河岸美景和连绵的西山。一副梦幻般的美景印入Ruslan心里,他要把此刻的美“带走”。
桥上,我们踏着古人的足迹,Ruslan倚着中国古人用智慧和汗水造成的桥,要我帮他拍照留影。我拍下他和先生立在桥上的合影,古朴的桥,映衬着两位现代男士,使照片看起来和古桥一样有年代感。Ruslan说很喜欢这张照片,他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附上照片,他将文章翻译成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做为永久收藏。
下午要赶高铁,中午,我们在兰州拉面用餐,Ruslan讲述他曾经在广州拼搏的一段日子:
二十岁那年,从俄罗斯军校毕业的Ruslan想来中国寻梦。他刚好认识一位阿姨,她的儿子在广州。Ruslan很兴奋,背上行囊,毫不犹豫地来到广州。住在朋友家里一个星期后,他不想给朋友增添麻烦,便搬了出来,在外面租下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
初来乍到,Ruslan缺乏工作经验和经商基础,没有任何收入来源。除去生活压力,每月需要承担高额房租。某天,他用吉尔吉斯语在一张条幅上写上:“有房出租。”
Ruslan将条幅贴在房子的外墙上,几天后,便招来三位女性老乡合租。时间过去几个星期,Ruslan依然没有揽到生意,他又招来一位单身男性老乡。当晚,他从客房搬到客厅,腾出房间给男租客。这样一来,他变成房东,靠收租渡日。
有次,在广州工作的一位女性老乡,要他陪着去澳门。回程时,海关关员发现老乡的护照刚好过期,她被禁止入境。只有等待大使馆紧急办理,又因护照过期不能办理住宿,当晚Ruslan陪她在KFC坐了一宿。护照补办下来后,老乡却被老板辞退,无赖之下的老乡只好回国。
后来,老乡的老板找到Ruslan,把她在广州租住的房子免费给Ruslan住。喜出望外的Ruslan搬过去,住了下来,直至租约到期。
Ruslan为了寻找商机,他每天奔波于机场,手举着牌子,为自己国家的人们服务。因此结识到很多老乡,三个月后,他很利索自如地做着跨国贸易,他会多国语言,使他的生意很快便做到全球。
时间在Ruslan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溜过,眼看就要误高铁,我们驱车飞速前往高铁站。插队打好票,我和先生把他送到进站口。他不停地回头向我们告别,并嘱咐我们务必要去他们清新美丽的国家,目送他渐渐地远去,先生最后不舍地朝他喊到:Ruslan,欢迎你再来!
三人相视一笑,对再次相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