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柳古镇走一走方知不虚此行。
而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恰也是因它而来。
后柳古镇位于石泉县南部。是汉江边的一个小镇。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坎,修建油坊,出产桐油,故称“油坊坎”。
当然,今天已很难见到。只在临江的一条街道我见到一家很小的油坊铺子。也只是过目而已。
从后柳古镇的简介得知,古镇地处八亩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汉江重要水码头之一。当然至今还延续着这一特殊的地貌。
后柳古镇全长也不过500米左右。得益于当地政府保护,居民或搬迁或修护,现基本保留了古镇的原始风貌。
古朴典雅的吊脚楼一家连着一家,房屋基本都是木制列架,户与户之间都修有防火墙。清一色漆黑的门窗门柱在古镇的街巷处更显得沉稳而庄重。
街道中段有一家“清代庭院”,由一木板书字竖挂在大门的左手边,而右手边则是“睡觉咥饭”几个字亦是竖着挂的,而横幅牌匾则书着“后柳院子”几个大字。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家客栈啦。也许是我错过了它开门的时间,也许已关闭没去考证。只是,这紧闭的黑色大门,好听的名字已被我深深记住。
在街道中下段有一家当地人经营的腊肉特产店,是何老师推荐的。店铺老板娘小我两岁,人很善良、淳朴、实在。这一点绝非我夸大其词。
老板娘说她忙的时候基本都是关门的,大多购买者也都是回头客,除了电话预约闲时才会偶尔到店里。店铺虽不大,里面大大小小挂满了黑乎乎的腊肉。她先给我讲了些挑选优质腊肉的简单方法再让我分辨不同肉质的不同品质。
我一直不排斥熏烤制品食物的味道。即使辩不出好坏在当下却也觉得应该是上品。请老板娘帮忙挑选了两块。也算是不枉此行的一点收获吧。
接下来老板娘询问我们还要去哪里转,我反问附近可有好玩的地方?她推荐了几个景点并拿出当地政府赠予他们的免费门票给我们,这还不说她竟然要我们拿着她的身份证去景点换票。转完后再还给她。这一点着实惊讶到了我,看我们反复推辞她让我手机拍了照。还能说啥呢,可见大山里的居民有多朴实。当然,我坚信与何老师引荐也是有极大关系的。
后来确实因为没有当地居民身份证,赠票是不可用的。不想给人家浪费,返回来又将赠票归还了老板娘。她歉意地说下次我来她定会抽空陪我去并邀请我们去她们山里的老屋住几天,与此同时又帮我们联系了很便宜的船上汉江游…多么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啊。
再转到老街吧,诸多原因,有些铺子也关门了,有些像当地的土特产、水产以及小餐馆、茶舍、小商店等做着清冷的小生意。据说若不是因疫情影响周末或旅游旺季还是有些客流量的。
但是,现在上午十点左右,整条街上除我俩和当地几个居民进进出出,几乎没见到其他游客的身影。真是太萧条啦。
老街道上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石阶给人一种踏实、安逸的舒适感。恰也正是它的错落和不相等的外形,让眼前的一屋一角一天仿佛都在变化之中。而我仿佛也在其中穿越了一回。先生说我今天的服饰也很搭。并乐此不疲地给我拍了些照,与此,说到我该好好享受下最后一个属于我的“高温假”。好吧,回到现实,显然我已然接受了我正在老去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