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五月,风吹过就象少女的手抚摸脸脥温柔的让人心动。春风吻过的云蒙山山花烂漫,到处都有柔情的涟漪在痴情的山谷里荡漾。
稀园崖头上的几棵槐树吐穗放花了。每年,当园子西头高大的杨树林枝叶丰满之时北崖头的这几株槐树便开始抽穗了,五月的山风吹过,用不了几天一串串的槐花竞相绽放,就象天上的白云,团团飘落崖头,微风轻荡,浓浓的花香象瀑布般从崖头向园中倾泻,顿时,满园的花香弥漫,并向山谷里漫诞。闻香而至的蜜蜂上下翻飞忙碌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欢唱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嗡嗡声和着崖下村舍里传来的鸡鸣鹅唱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在这大山里回响。
槐花绽放,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在众多的春花中唯有这晚开的槐花充满了少年时的回忆,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我们这些10几岁的半大小子淘气的时候,那时大院的东墙一排老槐树,盛花时节大人们拿着长长的竹杆头上用铁丝弯个钩,钩住花梗一转一串槐花就落了下来,孩子们在树下喊着跳着捡拾落下来的槐花放到嘴里一撸顿时满口香甜,晚上还能吃到奶奶做的玉米面槐花饼。那时的童年少年是跟大自然玩,应时应景纯朴简单,以至于现在也时不时头脑简单对人对事充满了童贞。以后知道了槐花不仅能吃还能入药,槐花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由于槐花的这些特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诗文载体,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我想这是诗人流放途中看到盛开的槐花触发灵感忘却仕途艰难险阻而让槐花的浮香伴其一路到天涯海角,唐代诗人赵树森《槐花》:三月绿肥红瘦时,桃花净尽夏花迟。幸得槐蕊补春色,聊慰伤惜一片思。这首诗描绘了槐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桃花凋谢后对夏花的期待,以及槐花给诗人带来的慰藉。还有很多古今名人借槐花抒情的诗文,千百年来这好看、芬芳、能吃还能入药治病的小花近于完美,自然是文人墨客笔下心爱之物。
老夫今能近身这天之尤物也真真有幸,闻着花香在书斋中写着这槐花的小文,思绪如泉,止笔不住,心心念念的都是崖头上那片盛开的槐花。踱步园中,香氲弥弥,清而不淡,芬而不浓,崖头上的槐花犹如云卧霜铺,静谧之中轻风荡漾,恰有春花醉人能入夏之妙感。
园中的春桃早杏已经落花做果,指甲大小的初果青青涩涩挂满了枝条,弱小的让人怜爱,枣树核桃嫩芽初露蓬勃向上,墙边屋角随手种下的莱蔬也破土而出,小芽顶着种壳露出半张稚嫩的小脸蒙憧地看着这多彩的世界,不知名的野花在新绿的草丛中羞涩的绽放,红的黄的紫色的生机盎然,其实五月的大山里到处都欣欣向荣,家家被春花簇拥着,人人脸上洋溢着春的喜悦。我喜欢大山里的五月,喜欢稀园五月的槐花,更喜欢这春花醉人入夏的奇妙感觉。从朝阳沐露到夕霞辉煌,从春花烂漫到硕果秋实,山河无恙家国平安,百姓才能享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崖上的槐花盛开着,花香在山谷间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