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跃平的头像

李跃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08
分享

金江天地春

一夜春雨之后,金粟镇金江村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机。满山的樱桃花、杏花、桃花、油菜花、山野花竞相绽放,与此时茶香满山的茶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烂夺目的春日画卷。绿意盎然间,万紫千红点缀其中,犹如自然之神精心编织的春光拾锦,镌刻在了每一位来访者的心间。

我们驱车前往四川省五通桥区金粟镇金江村,目的不仅是为了感受春日里的茶香,更是为了拜访那位在茶山上辛勤耕耘的“耕耘者”杨兰。离开城市的喧嚣,我们很快便抵达了这个宁静而美丽的村落。在这里,杨兰的茶园、加工厂、养殖基地都沐浴在雨露、清风、淡云和鸟鸣之中,和谐而宁静。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金江村,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乡村画卷。群山掩映,绿影清波,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山映入眼帘。茶树间,新叶初展,茶芽探出枝头,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清新的茶香。不远处的林间,杨兰正忙碌地穿梭在茶园中,她十指翻飞,娴熟地将一片片鲜嫩的茶芽采入竹篓。

见到我们到来,杨兰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她的面容白皙,眉宇间透露着精明能干的气质。在我们握手的瞬间,我注意到她脸上滑落的一滴汗珠,那是她辛勤劳动的见证。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我不禁感叹。眼前的金江村,在春风的洗礼下,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成片的茶树绵延山岭,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一丛丛新叶上跳跃的鸟儿,仿佛在用它们美妙的歌声和舞姿,赞美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春茶贵如金,采茶宜趁时。杨兰告诉我们,她的茶园选种了无病虫的苗木,并采用丛栽或条栽的方式种植,避免了过度密植,为茶树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她还注重茶园间作,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她的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来金江村之前,我了解到杨兰是五通桥区农村家庭能人的典型代表。她正与合作社成员进行结对培养,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我好奇地询问她关于雇佣当地农户的情况,她微笑着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随行的同志却为我讲述了杨兰这些年来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年轻时的杨兰曾在外面求学和务工多年,但每次回到金江村,看到乡亲们一成不变的生活状况,她的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她毅然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到这片她深爱的土地。她接管了父亲的80亩茶山,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在她的精心管理下,茶山的亩产量和营业收入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受益,杨兰与44户农户达成合作关系。她不仅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物料支持,还为他们提供收购保障。在她的带领下,茶叶种植面积增加到了440亩。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杨兰还决定发展茶叶全产业链,并着手新建了一个小规模的茶园加工厂。如今,“灵山春”品牌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各地。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杨兰表示她将继续听从农业专家的建议,在种茶、制茶的同时开展茶园立体种植和生态养殖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金江村的茶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站在杨兰的茶园里,望着那连绵起伏的茶山和忙碌的采茶人们,我不禁对这位新时代的“耕耘者”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

在春天的序曲中,金江村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杨兰用她的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传奇。

金江村的茶园加工厂,如今已是焕然一新。杨兰不满足于现状,她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于是,两条新的生产线拔地而起,干茶的产销量也从原先的年产1500斤激增到年产80万斤。不仅如此,产品的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单一的炒青茶发展到条形、卷形、扁形各类绿茶共12个品种。这些绿茶香气扑鼻,口感醇厚,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杨兰并没有止步于此。她听从农业专家的建议,在种茶、制茶的同时,又开展了茶园生猪养殖。这一举措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园的资源,还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如今,她的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达1200头,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20年,杨兰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村民推选成为金江村村委会委员。这个身份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她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茶园和养殖基地,还要为村民谋福利,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天的金江村,清风徐来,茶林间绿波荡漾。这片青山绿水见证了杨兰的努力和付出,也见证了金江村的变迁。然而,不变的是杨兰幸福的坚守和逆光的背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美人间四月天,金江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杨兰的带领下,这片土地将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江村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