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陌璃楚楚的头像

陌璃楚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08
分享

雨红烟绿暮春时

对于春天,我一直有着异常的偏爱,就像对于秋天,一直怀有莫名的成见一样。

定西的春天,肉眼可见、身体可感时已算是暮春了。万般颜色突然丰富、明亮起来,风柔软起来,人也像叫春的猫一样,千条心思宠宠欲动,想到奋进,想到努力,想到奔跑,想到改变,想到生力。总之是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醒悟。

一个人如一座城

很多次坐火车路过咸阳,看金色的阳光正普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一望无际的平川展现出宽厚、包容的气势。想起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自此咸阳成为秦国及秦朝的政治中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更成为首个中央集权帝国的首都,我对咸阳的印象就像那天的阳光,透着无边的仰慕。

2021年的五一,无法抵抗内心里所怀有的那份关于咸阳的美好,带着孩子们来了一场小游。初到咸阳的那天下着小雨,走在咸阳湖畔冷的人瑟瑟发抖,再加之风景大有定西人自己看玉湖公园的架势,远没有百度里展示的好看,好感瞬间降了一半。由于咸阳离西安太近,感觉有被忽略的势头,城市化进程也不够浓烈。茂陵,郑国渠等景区都离咸阳市区比较远。去过茂陵后,老李说大老远跑来总不能仅仅看个这?言语之间多是失望。后来去了张裕解百纳酒庄,对失望才稍稍有了点挽回

2023年去了洛阳。可能是曾经学生时代看的小说《思凡》对白马寺的描述印象太深,站在白马寺门口,我竟然觉得它少了一些“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沧桑感。当然这种觉得可能仅仅出于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丽景门,洛邑古城已是浓浓的商业化产物。直到我踏进“两山对峙,伊水穿流”的龙门石窟,我才真正笃定洛阳之所以是洛阳的根魄——那些跨越千年的凿刻痕迹,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与永恒魅力。而它独属于洛阳。

这个暮春,去了南京。对于南京,因为历史太过丰厚,一直怀有最深的敬畏。所以内心里不敢有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猜想。我希望是见到她的那一刻,才有了对她最直接的认识。

两天半的时间匆匆一瞥。

四月的南京,温润舒适,是朱自清笔下的"匆匆",是刘禹锡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更是现代都市里一场古典与鲜活的对话。秦淮十里华灯映,画舫一帘风月藏。梧桐、飞絮、花影、书香,共同织就了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春日记忆。

我知道,并非今日的咸阳和洛阳不好,只是它们没有长成我主观里臆想的样子,就表现出失望来。就像一个人,道听途说来他的种种,内心里构建出希望,再在时间的缝隙里生出失望来。其实,至始至终,错的是自己罢了!

人生是偶遇更是别离

来南京的第三个晚上,怀着来一趟南京不看看南京的风景总是遗憾这样的由头,去了玄武湖。

和小魏、小周、小杨四个人泛舟湖上,看夜风里灯火辉煌的南京。别的小船上的歌声从湖面上飘过来,与夜晚的湖水融为一体,凝结成各自的心事。我想,二十五岁的小魏,奔着三十而来的小杨,三十岁刚过的小周,四十岁已过的我,心事都是有的。只是我的,经过岁月的沉淀更重一些。

小杨说我们也唱首歌。她唱了一首好听的不知道名字的歌。她说,我们再唱一首石姐姐会唱的歌。可是,现在的我竟然没有一首完全会唱的歌,我只好说我听毛不易。我们哼着《消愁》拨转了船头。善意似春,内心的暖意随夜风飘发出来,应和着岸边传来的“世界赠予我的……”。

小船回程的时候,和我并排坐在后面的小周说“石姐姐今晚怎么有点伤感?”或许吧。那一刻的静怡与美好只是我远离了自己的生活,短暂的灵魂出窍,寻一方自由,肆意飘荡,然后却又是长久的琐碎与羁绊,是要陪孩子熬的夜,是凌晨5点40的闹铃,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是间歇性的焦虑,是无法躲避的责任……

小杨说“我们四个人还能再有这样一起游玩的机会吗?”我说或许我们还会遇到一起学习的机会,但在玄武湖上吹夜风的机会大概率是没有的。“所以,这也是咱们的缘分。”

二十多岁时,会憧憬未来的美好。四十岁时,不敢有丝毫的妄念,只怕惊扰了上天要降于的眷顾,只是默默的构建接盘现实的勇气和力量。

人生里,相遇又别离。这些美好的人和事,闯进我们的生命,丰盈了我们的生命。

与自己相遇

雨红烟绿暮春时,这般绚烂的景致,终是在时光长河里缓缓落幕。那飘落的花瓣,似是春天遗落的梦,随着风雨,零落成泥。

也许人生亦如这暮春,有繁华盛开的热烈,也有繁华落尽的寂寥。那些曾经的美好,如同暮春枝头怒放的花朵,虽绚烂迷人却难以长久。可即便如此,这暮春的景致,这流逝的时光,都化作了心底最柔软的记忆,在往后岁月的缝隙里,悄然绽放,散发出独有的芬芳。

所以,喜欢与不喜欢,偏离了心的距离,是由不得人的。年岁越长,外在的生命张力日渐收缩,内在的笃定却越发生长,见山见水,见自己。就像暮春的某一朵花,在清晨乍暖还寒的空气里感念活着的疼痛,也感念生命的怒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