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玺星的头像

李玺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14
分享

彩排

朋友老郑给我联系个事儿:辅导学生朗诵作品,给劳务费的。我知道,这其实就是帮忙,至于劳务费吗没关系的。我欣然应允了。

我按照地址找到了这所学校,学校不像往常那样喧闹,静悄悄的。

我打问看大门的人上课的老师,他说,是有一个队十几个学生经常练习节目,就在三层会议室,你找的老师是他们的辅导员吧。

我加快上楼的速度,快到三层时,看到一位男同学,虎头虎脑的。

他和我主动打招呼,我说明来意,他高兴说,老师让我迎接您呢。

我们穿过楼道,来到东边的会议室,门关着,那男同学敲门,里面讲话声终止,门打开,走出来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

那同学说了声:“老师,先生我给您接来了”,就跑进了会议室。

老师热情的和我握手,她告诉我,介绍人是她的朋友,人家说了,您在朗诵方面很有造诣,多次演出、还参赛获奖呢。

我心说,那些事情不值一提啊,都是过往的事情了。

老师切入正题,说他们排练了一个群体诗朗诵《祖国永远是春天》,诗歌是她创作的,也由她组织排练。

“她也喜欢文学。”我心中窃喜,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既喜欢朗诵,也写东西,沟通起来方便。

她说节目演出多次了,这次被区里推荐上电视台第三频道参加演出录制。

“时间紧,任务急,我找人帮忙,遇到了老师您呢。”女老师很热情恳切。我明白她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出色完成任务。

事情了解清楚了,下边就明确怎么办了。

我先安慰她不要着急,可以放些心的是:我会协助你们尽全力把任务完成好。

她用期许的目光看着我。

女老师请我和大家见面,我说先不急,让我看看你的作品和设想吧。

她说:“作品给你看,可没有设想啊。”

我接过她的作品,看到上边密密麻麻写着字。笑着对她说:“这就是设想,准确的说,就是这个节目的策划、导演、演员表演的想法啊。”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就是个老师,喜好文学,也爱朗诵,还喜欢组织活动,可是不够专业。”

我赶快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有些教条和经验。你们做得很好了。我按照你说的办就是了。让我们的一切努力,保证节目质量和任务出色完成。”

“是,是,是,老师说得对。”女老师附和着我说。

一个女生打开会议室的门,歪着头对女老师说:“郝老师,还练吗?”

“你让让大家先休息休息吧。”老师对她说。

我赶快看了《祖国永远是春天》诗歌稿子,这首诗歌充满激情,发自内心。如果用正常速度读完,大约也要十分钟左右,要是加上表演,配乐,配视,也要十几分钟,这是个大节目啊。了不起!

我又听了老师的说明:他们是从全校挑选的演员,一共十个人,男生女生个半,女老师也参加演出。

“你真不容易,是作者、组织者、导演、演员集一身啊,太辛苦了。”我感叹到。

“谁让我喜欢呢,再说,职责也责无旁贷,还不是为了学生、为了学校、为了社会吗?让大家共同欢度祥和的国庆节。”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吗?”老师说,我觉得可以了。

我有种莫名其妙忐忑情绪出现,这情绪也是我每次参加大活动时的感觉。

我们一起进了大会议室:房间好大啊,宽敞明亮,靠北侧是舞台,一位男老师正在舞台旁边的音响间里忙着,能够听到里面断断续续传出的音响声。

大家见到老师进来了,同学们都围拢过来,老师让他们排成行,欢迎我讲话。我不好推辞,就即兴说了几句客套,鼓劲的话,还表示了我的决心。

老师带头鼓掌,同学们使劲鼓掌。搞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师和负责音响的老师沟通后,彩排正式开始。

我认真的看着他们的演出,看着他们台上的一举一动。

这是事先排好,多次演出的节目。看得出来,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从影像的播放,音乐的响起,出场的顺序,孩子们的表演,以及他们的服饰打扮,演出时走台和动作,浑然一体,大气磅礴、一气呵成。

演完了,我看表是十五分钟左右,准确说是14分钟51秒。老师说就是十五分钟左右吧,节奏紧或着慢会引起细微时差变化,误差在十几秒,或者二十几秒吧,没大碍吧。

我心想去电视台录制,可要计算到秒的,我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把自己的想法悄默声的告诉女老师。这引起女老师的注意,她认真的点点头,表示演出失常一定要精准。

大家按老师要求,拿来周围的黑皮折叠座椅,围拢一圈开会,一共十三人。老师说,他们就是练习、讨论;再练习、再讨论的。我说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个节目的成功就是多练,苦练,熟能生巧吗。老师看出,我对节目是满意的。她让我发表意见。

我这一来就看人家的作品,还要给个评价,脑子里念头转悠着,汇总自己的观察分析,逐步明确起来。中心意思就是:“大体可以,注意衔接。”

我肯定了他们的节目。老师同学都高兴。

我也指出要注意细节:开始的走台出场慢了几秒;中间两位男女生对诵衔接不紧凑;下场拖沓了。

我讲这些问题时,女老师低头了,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会场沉默了。

男老师说:“人家老师看得准、说的对,我们改就是了。为什么上场晚了,还不是整理服装闹的,注意力不集中。为什么节目中间,两个同学对词不紧凑,还是老问题词不熟呗。下场拖沓不应该,要干脆利落。同学们:每一次演出都是正式的演出,都要认真对待啊。”

我很感激的看着这个年轻人,他讲话有水平啊,他尊重我的意见,不仅谦虚,说的话也言简意赅。

女老师说:“范晓敏,你为什么不上场前整理好服装啊?对不对?每次都要求这样做吗。”

我看见被女老师点名的女生低头不语。

老师说:“还有,宋林旭和赵慧茹你们的和诵,到现在了,还是衔接有问题,不应该啊。你们要互相照应,不是让你们把自己的和他人的词都要记住吗?只关注自己的,不关心对手的,衔接就会出问题。你们承担的是共同作品诵读啊,自顾自,可不行,要融洽。你们俩一定多练啊。”

我看见被女老师点名的男女生也低头不语。

老师说:“还有下场,前面的要快,后面的要紧随其后。怎么还有人东张西望啊。不慢才怪呢。这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现,在舞台上所有的演出时段都要精神集中、一丝不苟才是。说你呢——魏踊跃,你最后一个上场,最末一个下场,尤其下场要更紧跟些才是。”

魏踊跃朝老师直吐舌头。

会场的气氛有些沉闷和紧张。

我觉得是自己的评价引起。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上学时挂在教室前头的标语涌上我心头。

“我们先一起唱歌吧?放松放松吧。大家先休息休息吧”我向女老师提议。她表示同意。

男老师放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大家跟唱起来,有的还拍着手,会场气氛活跃了。

女老师和刚才会上提到的同学一一面谈,和颜悦色,耐心细致。她甚至于还示范给他们看,读给他们听。

女老师一会儿台上,一会儿台下的忙活着给他们做示范动作。

我瞅准机会,对女老师说:“你可不要压力过大;同学们也不要练的太累。”女老师很感激的点点头。

下午又进行一次彩排,我提到的问题都改了,整体演出效果不错,用副校长的话说:“真不错!给你们点赞。”

我把自己写的论文《演出要注意的十个方面》交给了女老师,我们约定两天的彩排任务,我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做好, 明天就没有必要再来了。

临走前,女老师谢我,音响师谢我,大家谢我,我即兴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我自豪》作为结束。没想到引发阵阵掌声。女老师还给我劳务费500元。

我不要,他们还是塞进我包里了。

“以后还要请你来辅导呢。”女老师说。

回到家,我和老郑通电话汇报了帮助彩排的事情。

老郑说:“他俩是夫妻。”他指的是,那天我见到的男女老师的关系。这情况你老郑之前也没说啊。

“他们都是自费的排练节目。”老郑这句话让我有些吃惊了。

“所有费用都是他们夫妻自掏腰包。”老郑说。

“不能吧。学校没有这笔开支吗?”我追问老郑。

“那还不是象征性的吗。我说的是只要是涉及演出队日常活动的事情,包括服装、道具、场地、饭费、坐车费都是他们自己掏的。”

“我要把500元钱还给他们。”我当即做出了决定:“以后义务帮助他们辅导彩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