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开放的头像

沈开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3
分享

世界赠予我的恩宠

正月初一去拜年,这是我成家后最有仪式感的习俗。

往年,岳父母还健在时,我和妻子携带两个女儿给岳父母拜年,继而跟随岳父母到岳母的姐姐家拜年,岳母的三位弟弟也在同一时段携带自己的子女孙辈到这里集中拜年,这是他们在年夜饭大聚会时商量好的。然后二十几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起去岳母的两个舅舅家拜年,满屋子的人,拜年的氛围差点把屋子掀开。

“舅公新年好!身体健康!”“好好好,大家新年好!来来来,坐这,坐这。”“表舅父表舅妈新年好!表嬢嬢新年好!”“哎呦,表弟,好久不见!你什么时候从澳洲回来啦……”“哎呀,这靓女长那么高了!这是二表姐的外孙女吧……”各种称呼让我的两个女儿晕头转向,而压岁红包已在人群中穿梭,真热闹,好温馨!我则恭恭敬敬地走到舅公跟前,双手奉上一个红包,祝舅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今年春节,九舅公已仙去,近百岁的十舅公住进了养老院,而我的岳父母也已赴天堂。正月初一的早上,我们再也不能带着两个女儿去给她们的外公外婆拜年了,去舅公家拜年也取消了。但今年在广州工作的妻子的姐姐和姐夫回南宁过年了;小舅在厦门的儿子也带着妻子女儿回来了;二舅家的表妹今年又给他家添了一个乖外孙,开始咿呀学语,惹人喜爱……这年依然热闹!

正月初一的早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客厅:年前妻子的姐姐送的那一大盆蝴蝶兰尽情绽放,仿佛一大群紫色的花蝴蝶在聚集,张开翅膀翩翩起舞,振起阵阵春风;妻子买的金鱼草花开得灿烂热烈,一簇簇浅紫色的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而海棠花还是含苞待放;楼下小红家一个月前送的水仙已发芽并长得绿绿葱葱,花香袭人,黄蕊白瓣的花朵在翠绿的叶子中婷婷玉立。

我们和女儿穿上新衣,迎着暖洋洋的阳光,开始一路去拜年了。

在岳父母的旧居,妻姐已经准备好了各色供品,我们大家对着岳父母的遗像,焚香祭拜,妻子口中念念有词:爸爸妈妈过年好!保佑我们身体健康,宝贝外孙学习进步……

在这里,我的两个女儿从翻身爬行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妙语连珠,她们听着外婆的琴声,看着外婆的舞姿,吃着外婆菜快乐成长。她们说,外婆的柠檬鸭,味道超越了南宁的品牌——高峰柠檬鸭;山黄皮酸甜猪脚,风味独特,根本停不下筷子;而马蹄蛋饺的味道,更是让两个女儿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墙上悬挂的照片里,岳父母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他们的爱和关怀永远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俗话说,长姐如母,这是真的。妻子的姐姐和姐夫对我们的女儿宠爱有加。

小女儿经常远程视频撒娇,喋喋不休;大女儿则以文字方式在微信里互动,在她的亲姨妈亲姨父正月初二回程时,发了一条深情款款的微信:

春意渐浓时,感念尤深。敬爱的亲姨妈亲姨父,新年好!这些日子总想起你们对我的种种关爱,从亲姨妈请我们吃的每一顿饭,到特意为我准备的新手机和手表,再到亲姨妈亲姨父过年时塞给我的沉甸甸红包......当然,算上这么多年每年的生日节日,还远远不止这些。每份礼物都让我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温度,而你们对我的付出,更是远远不止于这些礼物。锦囊中沉甸甸的红封,于我而言不是寻常压岁钱。这笔带着体温的馈赠,我会当作奔向学海的舟楫——它既是雪中送炭的薪火,更是你们以岁月为尺刻下的期盼。这些年您待我们如木棉护着新竹,今日方知血缘二字能深过珠江。愿这拙笔能载动我心中千钧谢意,待秋来丹桂香时,盼我能携着录取书的墨香,在你们欣慰的目光里,把这份恩情写成家族长卷里最温情的注脚。恭祝新春康泰,巳巳如意。

而她亲姨妈的回复也是感人至深:感恩大宝这么真挚暖心的雅致文字。我和你亲姨父希望看到你能坚强平和地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成功、每一次难过及每一刻的欣喜。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得勇敢的朝前迈进!在行走的路上,家人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新年新气象,望大宝再接再厉,不负韶华,超越自我!

给岳父母烧过香,我们开始年初一的下一个行程:与姐姐姐夫一起到姨妈家拜年。姨妈家依然像往年一样人声鼎沸,姨妈舅舅,表姐表弟,新年吉利话语不断,压岁红包翻飞,真是晚辈快乐,长辈开心!

给妻子家的长辈拜完年,我们一家四口回到我的父母家,给我的父母拜年,一起吃年初一午餐。母亲每年初一都穿一件紫红色印花对襟唐装,这是我结婚时妻子送给她的,穿了二十多年仍然那么好看,妻子的审美眼光真不错。母亲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听到我们的新年问候与祝福,朵朵笑容绽放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

我父亲今年85周岁,患病多年,一直由同样是85岁的母亲照顾,我很感恩。进门后,妻子搂着母亲的肩膀,对着母亲表达歉意,说自己忙着照顾两个女儿,对两老关心不够。母亲还是那句话:“我老了,也帮不了你们带小孩,只能靠媳妇你自己了。你放心,我们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你们忙你们的吧。”

两个女儿已经闻到了糯米肉粽的香味了,叫嚷着:“我要吃粽子,要吃奶奶包的肉粽!”

母亲包的糯米肉粽虽然只有糯米和猪肉,但却是我的最爱。尝遍广西的肉粽,还是母亲包的最好吃!母亲包粽子的独特工艺,让糯米有Q弹感,猪肉特香。我小时候,除夕那天下午,母亲先把糯米湿润,然后再包成粽子,把整个粽子浸泡在冷水中,糯米在粽叶里泡发膨胀,棕绳勒得更紧,粽叶把粽子包裹得更紧实,煮熟后粽子的口感才会那么Q弹!除夕晚上用一口大锅把几十个粽子慢火熬煮一个晚上,年初一早上我们一起床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糯米肉粽了。父母到南宁跟我们一起生活后,除夕包肉粽的习惯一直没变。近几年,我同学每年都给我寄来靖西香糯,母亲包的糯米肉粽就更香了。

大女儿一边吃一边说:“奶奶包的粽子里面的猪肉最香,外面的吃不到!”小女儿不言语,埋头猛吃,吃完了才长长说了一声:“太好吃啦!”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母亲高兴的说:“等下你们再带几个回家。”

妻子吃了几口,看着两箩筐的粽子问:“奶奶,这些都是昨天您一个人自己包的?”

母亲说:“是呀,都是我自己包的。现在呀就你大妹学到一点包粽子的手艺,不过她每年忙着做生意到年三十,也没有时间一起包。”

“奶奶辛苦了!”妻子搂着母亲,右手轻抚母亲的后背,“明年我跟您学,要把奶奶的手艺传承下去!”

看着她们婆媳之间的亲昵,我心中一热,眼眶湿润了。此时,电视里正播放着王菲演唱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

好故事眷顾好人天赐的恩宠

世界赠予我拥有 也赠予我回敬

赠我小小一扇窗 也赠予我屋顶

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

赠我一首诗 又悄悄读得很安静

2025年2月2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