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一个周末,午后的阳光很灿烂,我想:连续几场大雪,不知道海子里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准备去刘铁海子看看。
刘铁海是牧羊海三大海区之一,在大汉海子之南,北部与大汉海子交颈接壤,蒲苇相连。
从牧羊海村东出发,我们沿着环海路南行。目之所及,白皑皑一片。大约十多公里的车程,就到了环海路最南端,北望,刘铁海子便展现在眼前了!
刘铁海子是蒲的世界!清一色的蒲随风俯仰,其间,纵横交错的水道白雪覆颈,就像一条条绵软厚实的白围巾,飘飘绕绕。
傍着无边蒲海,我们向北驶去。一片片蒲林不停地从眼前忽飒飒闪过,蒲海中,不时浮现出一块块雪白的冰面,一小片一小片的蒲围成一座座小岛,依在冰雪怀中,那么宁静,那么安详。
约二三里的行程,我们在刘铁海子主海区一处开阔的水道面前停了下来。
“好美!”女儿率先下车,迎着静美的刘铁海跑了过去!
水道两边,一支支蒲棒布满了棕褐色豹斑,从蒲林里悄悄探出头来。走出水道,眼前豁然开朗!举目四望,白茫茫一片,辽阔无边!远远的,蒲林成了一道深褐色弧形边际线,缥缥缈缈,与浮云长空相接!
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串串美丽的蹄印,一直向南部海区的蒲林里伸去,那么密集,就像是刚刚举办过一场小型聚会。有的状如绽开的梅花瓣,有的圆圆的,力气太大了吧,竟是中空的。最多的是大大小小错综交叠的“竹叶”。它们什么时候来的?现在又去了哪里呢?
我想追着它们的脚印去看看,可是,追了一程又一程,这美丽的“印章”总是消失在蒲林边!澄净无尘的世界里,只有这一叶叶灵动的蒲,仙子一般轻轻漾起金光闪闪的飘带,凌空而舞......难怪这么多小生灵为你而来!
“快来!……”丈夫一个劲儿地向我招手,“……看鱼来!”
抚摸着冰润光洁的蒲叶,我依依离去。女儿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竹竿儿,瑟缩着双手,正在净如玉石的雪地里勾画着蝴蝶飞鸟。海子北面一处冰滩上,好多人不知在干什么。丈夫呢,追着那些忙乱的人们跑来跑去!
这一带的海区不同于其他地方,厚厚的雪一块块地被铲开,露出青幽幽的冰面,裂纹斑驳却又剔透如玉,阳光照进去了,空气也新鲜了,鱼儿们就活泛起来,渔民又能凿冰下网了!
“过来看大鱼!”
可是,我的双脚都快冻成冰坨了!尽管阳光很美,风却刀一般的尖利!感觉浑身冒着冷气!我小心地走在亮晶晶、青蒙蒙的冰面上,透过厚厚的冰层,时不时看到大大小小的游鱼闪过模糊的身影。一个黑黝黝、寒光闪闪的大冰窟出现在面前,上面结了一层薄冰,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尺把长的大拐子,还有几条小板瓜子露着黑黑的脊背,摆着尾巴游得正欢!
“可惜没工具,要不然捉几条回去!”丈夫笑着说,“能让你看见的都是小的,大鱼都在里面呢!十几斤的大草鱼,七八斤的大红拐子,二三斤的大鲶鱼多得是......”
一个接一个的冰窟窿让我心里直发毛,再加上冰总在不停地轰然而鸣,我催他赶紧离开这儿,他却笑着比划起来:“这么厚的冰呢!看,场子里的人,铲雪凿眼儿呢,准备下套子或是打冬网了!”循着“蹭蹭”的声音,我望向忙碌的人群,男人居多,也有裹着花色围巾的妇女。他们或弯腰铲着,推着,或在铲掉积雪的冰面上用劲儿凿着。
带着铁锹或冰椎的人依旧接连不断地赶来。夕阳焰火一般烧红了半边天,点燃一海金蒲,也点燃勤劳的牧羊海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边搓着手,一边跺着脚,向岸边走去。
环海路西,蒲场里一垛垛蒲叶码得整整齐齐。六十多年前,这里是乌拉特中旗水产局驻地,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南渔场,至今,蒲场南边依旧残存着旧址,几间陈旧的屋子寂寂地守候着岁月的沧桑。公公是水产局职工,年轻时在这里以渔业为生,婆婆呢,有时也在对面蒲场里打蒲帘子。常听丈夫说,小时候,每到秋天,场子里的职工都会来这里套秋蒲。夏天的蒲太嫩了,冬天的又太脆了,唯独到了秋天,成熟的蒲又柔又韧,人们用晒干的秋蒲编蒲绳,打蒲帘,格外绵软,结实。刚参加工作的二哥来套秋蒲时,他也跟着来玩儿,蒲林里的大鱼“砰砰”乱撞,蒲秆儿被撞得东倒西歪!......到了冬天,人们就来这里铲冬蒲......
我们继续北上,冷风微拂,无边的蒲海荡漾生波,一层赶着一层,一浪追着一浪,一直向天边涌去!暗褐色蒲纹被斜阳染了一层浅红,浮动的光点梦幻般起伏着,跳跃着!藏在青黛色云雾中的远山,深情地瞩望着冰天雪地中一路相守的这份安暖!
蒲林深处,一辆大货车静静地停靠着,那是一处占地面积更大的蒲场,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蒲帘堆成的一座座小山。我正看得出神,忽然,一只小鸟从蒲林里飞了出来,静静地落在空旷的雪地里,扬起脖儿,好像在回味着刘铁海子美丽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