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单梦青的头像

单梦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7
分享

《登塬》

一声刺耳的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抓起电话就听见老高那粗嗓门男高音:“老单,八点半家属院门口见。带上老伴啊!”我大吃一惊,老高有啥事呢?

我俩匆匆漱洗过后,凑合地扒拉了两口,快步赶往家属院大门口。“走,上塬去!”我俩还没走到大门口,老高就远远地喊了起来。原来,他俩邀请我俩一起上塬!

大约十年前渭南市苍程路一带悄然兴起了一阵上塬热,每天早上都有些男女三两一伙,五六一群攀登南塬。我一到大门口就埋怨:“你呀,打扰瞌睡有罪呀!夜里玩的时间长了,本想睡个懒觉也没睡成。讨厌!”

老高嘿嘿笑道:“今天周日,锻炼身体很重要!走吧。”我们四个人一边往南走一边闲聊。我说你老兄事业有成,家有贤妻良母,看看你已有了大腹便便的范儿,“三高”也来光顾了。你看看我有啥?面黄肌瘦好像还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有啥锻炼的?我从来不健身也不爱运动。老高笑着说,你不要嘲讽我了,谁说瘦人就不得“三高”?瘦人照样需要运动、需要锻炼。等到有了〝三高”在锻炼就晚了。走吧!今天老老实实的陪我们上塬。上塬包治你这懒虫病。哈哈......

南塬,其实就是秦岭向北边八百里秦川过渡地带上一级一级的台地。高度一般一二百米,宽窄不等。我说渭南的南塬沟壑纵横,上面就是一些庄稼地,有啥值得一登?你看长安一带或其他地方的塬大名鼎鼎声名远播,那才值得一上。你想想,一个小小的乐游原,就因大唐诗人李商瘾一首“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名传千古。前几年长安作家陈忠实也因一部长篇小说巜白鹿原》使得寂寂无名的白鹿原一下子火爆神州。这些塬才值得一上。

老高不以为然道,咱们是健身,是锻炼,不是旅游观光。要说名气大的原,那可就多了。岐山五丈原的名气还不大吗?想一想当年诸葛亮约好和东吴共同伐魏,在五丈原坚守一百多天,可东吴兵败,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纵然造出了木牛流马,最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我说这秋风五丈原的故事,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还有呐,闯王李自成潼关南塬大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商洛山中。万万没想到,闯王李自成竟然靠这十几个人后来竟攻入北京城做了皇上。潼关南塬的名气比岐山五丈原名气还小吗?老高笑道,不比了不比了,还是上咱们这寂寂无名的南塬吧。说不定这渭南南塬将来有一天也会因为咱们的登临而声名鹊起。哈哈......

渭南南塬因为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沋河把南塬分为东塬和西塬,仓程路在城西边,我们上的便是西塬。西塬的第一级台塬大约二百米高,距离我们的住地大约七八公里,不过道路崎岖难行。那会儿还没有直接上南塬的道路,我们需要沿着废弃的城区铁路朝西南方向步行约一公里,跨过西潼公路和G30高速公路大桥,然后折向东南方向沿田间小道前行约一公里,穿过陇海铁路涵洞,再穿过安陈村,上一大坡后跨过渭清公路,继续向南穿过上安村,钻过宁西铁路高架桥,沿着一条约两米宽的生产小路向南走,这才开始了真正的登塬。

这一段登塬路比较陡,比较窄,也比较长,走路须猫腰弯背,霎时走得老高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深秋的早上竟然脱掉了外套和羊毛衫。我劝他歇会再上。他说慢慢走吧,这才有效果,也不会着凉,大不了回去冲个澡。

老高人高马大,做事有板有眼,不论干啥事情都特有耐心,特能坚持,从不半途而废。自此以后每到周末必然电话相约,两家人一起登塬。这倒是我忽然想起早些年在部队晨练的一件事趣事。

那是一九八二年初春,大队长张昶生来我们二队驻队。他有每天早起跑步的习惯,因此邀我每天早上陪他跑步。我回答说我是个懒虫,早上六点起不了床。不过明天早上可以试一试,争取六点赶到队部门口。没想到第一天早上就迟到了,张大队长一个人去跑步了。我为了第二天早上不迟到,晚上睡觉前专门上了闹钟。谁料,室友杨增寿和王洪璋二人趁我不在悄悄搞了个恶作剧,在闹钟上做了手脚。闹钟响后,我急忙起床来到屋外,这才发现不对劲,月亮还在头顶上。我回到屋里拿起闹钟,仔细一看才夜里三点。气得我不住地暗骂这两个可恶的战友。因此,我便彻底放弃了陪同张大队长一起晨练的想法。

现在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了,凡事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搞定了,再也不怕误事了。春节前夕,我们在一次登塬的途中,老高高兴得对我说,他体重减少了二十斤,走路也不喘了,以前的漂亮衣服又可以上身了,脂肪肝也没了,血脂也正常了......我大吃一惊,恭喜道:“老兄,你的收获也太大了!你超越了当年登乐游原的李商瘾,你胜过了当年五丈原上的诸葛亮,你强过了当年潼关南塬大战的李闯王啊!恭喜恭喜。唉!可我,我这个陪练收茯了什么?你得好好犒劳犒劳我这个陪练啊!”老高大不咧咧地说:“没问题,咱们谁跟谁呀!”我想了想又说,其实我也有收获,我饭量大了,睡眠质量好了,体质也增强了,整个冬天没感冒,摔掉了药罐子。另外,我还看到了塬上、塬下的美景。秋天看到了塬上丰收的玉米,苹果树上的苹果,柿子树上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冬天看到了绿油油像地毯一样的油菜和麦苗。还品尝了塬上村民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和他们利用传统工艺酿造的柿子醋。还站在塬上鸟瞰了飞速发展的渭南市市貌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车水马龙,一条条巨龙东西呼啸飞驰,开发区,高新区日新月异,渭河两岸的林带公园美不胜收,大饱眼福啦。两家人听了我一番总结似的话朗朗大笑,都说你的收获也不小。老高一高兴,说:“好!我回去马上就订一桌年夜饭,庆祝咱们登塬的丰硕成果!希望开春以后再接再励,更上层楼。”两家人纷纷鼓掌叫好!

可凡事总有正反两个方面,想不到来年春天的一次登塬竟然给我至今留下了一个深深地遗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周末的中午大约十点半左右,我们老俩口汗津津笑冲冲地刚刚登上南塬,突然手机响了,我接通电话就听见老战友张恭让开心的朗笑道:“老单,马上回大荔,柴教导员来了,咱们中午聚一下。”我惊喜道:“啊!柴教导员来了?哎呀!是该好好的聚一聚,可、可是我刚刚登上渭南南塬,下塬最快也需要一个小时,返回市里再搭班车去大荔也要两个小时,恐怕来不及了。不如你带教导员来渭南一聚吧,我们现在马上下塬。 ”老战友朗声笑道:“那不行呀,这样吧,你和教导员说几句话吧。”我接通柴教导员的电话,聊了别后的情况,询问了他的退休生活以及身体状况,最后对这次未能相聚表示深深地遗憾。柴教导员说,没关系、没关系,有机会,欢迎你们以后来河津!

一转眼我离开渭南到秦皇岛已经十年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去看望柴教导员,这件事好像一个沉甸甸的东西一直放在我的心上。我一想起这件事儿,就不由自主地默默祈祷:祝柴教导员身体安康,找机会争取早日去看望他,但愿别把这个心愿变成一个真的遗憾。

“锻炼身体很重要” !虽然一晃十年过去了,可至今每当我锻炼身体的时候便会想起老高当年说的这句话,想起十年前那段登塬的快乐岁月。但愿我所有的亲朋、战友们,每天都坚持锻炼,每天都开心快乐。老高,你们夫妇现在还坚持登塬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