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喆的头像

常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4
分享

家训良言——你熟了没有?

“你熟了没有?”是啊!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多么哲学的一句话,多么深刻的一句话,时刻影响着我……

父亲从小教我打拳。数年来,每天早上上学之前练拳。每到周末,父亲无论多忙也会挤出时间,给我指导练拳技能。雷打不动地已成铁律。

这天,我在往常一样在山上练习。父亲过来看了看我随口道:“你熟了没有?”,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我当然懂父亲的问话方式。我答道:“熟了。”父亲叫我再打一遍,我毫不犹豫地打了起来……父亲说道:“怎么断断续续,没有连贯性,几年来没有见长啊。习武之人,必须要有深度,先练套路,出拳力度轻重快慢有节,遍遍过脑,边练边思,随机应变,忘却时长,连绵不绝……。”我当然懂得父亲的意思。因为在家,数年熏修已成常态。或许很多人迷惑不解且听我道来。

“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茅塞顿开受用一生。这句话是一则《六祖坛经》的公案,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广流传诵。非常智慧的一句话。当年六祖慧能大师与五祖弘忍大师的一则对话。当时,五祖弘忍大师来了碓米坊,无意间见见六祖身绑腰石那么卖力地舂米,便随口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接着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米熟久矣 ! 只欠米筛来检验罢了!可见,惠能当时慧根非浅。而不是我们愚夫说得过筛的大米。

是啊,父亲之意是让我练习开发套路,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长期由此,那只会成榆木脑袋,按部就班,无自思想,必是仿作、即是作秀,没有灵动性。这是某日严父早上的训诫。父亲从小教我自律,严于律己,自律改变了我一生,因为由内而发,无需外界“条条框架”的家规来制定约束。这可为可不为,都需经过大脑思维才可脱口而出,这样说话,才能诚服,不伤人,才有力度。父亲常说:“习武要有持久力,犹如爬山,行才能到;犹如打井,遇见泉涌;犹如书法,苍劲有力,一气呵成。不可断片,这是巧劲吐纳有关,世间事,哪一项若初心不改,年月久深只此下去,必有一番作为……”

记得印象深刻的是父亲说的一则“病从根治”的故事,致使心量、眼界巨变。话说,当年一洋人至中国做生意,来回倒卖本国的生活用品、锅碗炊具。因长时间渡船生活居住航海,突发一奇症名脱疽。因湿热入侵,湿热蕴结,足肢剧痛。一腿丧失正常走动。随请本国这位“医圣”据说是国内顶级大师,他若看不好,无人能治。他给洋人检查后,说:“这病已至晚期,若不及时截肢,另一腿也要被锯,病已入髓,没有更好的办法……”洋人思来想去,只好作罢,任它锯之。心想:我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不能像正常地享用,枉是徒劳。

一次,这洋人像往常一样贩卖物品到中国,行至街上,路过一药铺,见一老叟,炯光神异,耄耋之年,难闻稀有,独妙专治疑难。洋人上前拱手道:“先生久违,数月不见,近日可好?”老朽答道:“哦,是你啊,好好好,老朋友……”,大家寒暄一阵。老人打量道:“几月不见,朋友你这腿是?”洋人急忙解释道:“常年在船度日,落下残疾,终日时有时无疼痛,难忍至极,不知何症,后回国请人治之,早闻先生乃当地医圣,专治奇症,今特请先生瞧瞧,看看这是何症,先生慧眼,还容慈示……”。老者说道:“老朽不才,现已是老眼昏花,技不如前,不便观之……”。洋人说道:“先生妙手回春,仙医下凡,仁心医者,药到病除啊。”老者答言:“既是如此,吾为汝观。”说完,对着洋人打量一番,手摸一摸脉象温度,便道:“此为脱疽,实乃小病,藏身之久,现今邪毒入髓,实为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痹阻不通所致。本无大碍,何可截肢,可惜可悲呀……。”洋人闻知,惊叹不已,急忙说道:“早闻先生有起死回天之术,今另得见,果然名不虚传。”老者说道:“初起肢冷麻木,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又逢季节交替,治愈后又可复发。需早稍稍良药,敷疾数周,每日连连敷之数次,不久便可除之。同如枝叶枯黄似病,实为虚象,医者只在表象治之,安可治本?不察根茎,只知枝干,岂可断根乎?”洋人涕泪道:“悔之晚矣,如今奈何,嗟乎……”。

父亲接着道:“如不懂事物脉象,不知主次脉数,本末倒置,犹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啊……”。“天下万物为我师,了了分明无染着。”又说:“人活一世,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大限来时,各自轮转,自因自果。在世为人,一定得做出一点人样,哪怕是对自己、家庭,对他人,对社会不留遗憾……等等”。父亲又说道:“自律,还有一层,就是不假他律,自流而出,妙由心生出责任、担当、价值、实用、使命、方向、动力……”当时的我,恍然大悟,方知严父良苦用心。

我这前半生,一直被父亲“放养”式的家教,耳语目染。父亲从无监督或秘密监视我。从来都是在我人生的每个年龄段突然来一句、数句醍醐灌顶的话,从不废话半句多。每当无脑犯错时,父亲拿一鞭子狂抽几下,愤怒道:“谁打的你?”我每每答道:“我自己打的。”父亲接着说道:“犯错不怕,但要不二过,天下万事,皆有因果,用功趁少年,凡事过脑子要用心……”等话。父亲如是说,即如因如果。是啊,一句良言行一生。也是世上最公平的公心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父爱如山,大爱无言。虽多年过去了,父亲苍老了的许多,额皱纵横,褐斑苍白。父子很少交流,那是因为给我思考人生。说话也放缓无力,父亲咳嗽拉血多年,而我漠有关心,父亲常言道:“不要老是浪费时间看我,死不了,多把青春用在奋斗上,身为血性男儿要有担当,要要志气骨气,这点苦痛算的什么……”。父亲每日靠嗑药慰藉,难忍能忍,真是愧疚啊。

而今我也为人父了。父亲教会了我自律、辩思善恶、也用父亲那一套放养的教育方式移交给下一代,孩子看的太紧易抑郁反抗,看的太松易放肆无忌,如同琴弦,太紧易断,太松不鸣…..十年过去了,而今我也用这套方法教育孩子后方知严父的言传身教受用一辈子,我想也会影响下一代子孙。每每看到孩子的纯真活泼,也看到了过去的我的影子,真似一面镜子,也看到了父亲的身影,那么的无邪可敬、真知可爱。

推开父亲的房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擦拭清扫了,每每来到桌前看着父亲当年当兵的老照片,依然会伫立在画框前久久凝视着画框里的父亲,情不自禁的思念父亲的少年回忆,那些过往于父亲的孩提峥嵘岁月,久久站那无法释怀,一直徘徊的睡着、醒着、思考着。

舒平,江西赣州人,85后。笔名:常喆。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于都作协会员;旅行家,佛系作者。荣获《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荣获优等奖等多项大赛殊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