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从窗前过
我家住在江边上,撑开大大的木格窗或者打开后门,就可以看见汹涌澎湃的汉江,老百姓通俗地将之称为“大河”。窗户相当于普通人家的两倍,用一根小巧溜滑的四方形长木条将窗户高高撑起,汉江似乎迎面扑来,伴着满目青山、江边美景让人一览无余,顿时心旷神怡。
清晨,先是满江大雾,雾似乳似烟,空气都是湿漉漉的,山城开始苏醒。渐渐的,一轮红日从山后升起,先是似月牙一瓣,水汪汪的红,继而半圆、大半圆,呈桔红、彤红,忽而一跃,腾空而出,圆圆一轮普照大江。江面上的雾像诺大的纱帐迅速向两边撤去,顿时朝霞满天,江水映成了红色,金光闪闪,使人不由想起“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蓝”的名句,天青云白,各种鸟儿快乐的飞翔,叽叽喳喳叫得热闹。
江边码头一片喧嚣,往船上装货物的、准备启航的货船、客船,一片忙碌。离别的人儿最是断肠,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叮嘱;有的少男少女、热恋中的情人,执手相对泪眼,竟无语㘈咽;夫妻相送、母子分别,姐妹分离,牵衣顿足,哭声融进涛声,泪水揉入江水,哗哗流淌。江边远航的船白帆高悬,只听船老大高喊一声:“开船啰!”只见江面百船开拔,一艘艘货船客船首尾相接,相继驶离闹翻的码头,浩浩荡荡,劈波斩浪,帆影如云,气势如虹,波涛滚滚,浪花如雪。
打鱼的小船披着霞光,打鱼的老汉脸变得红彤彤的,慢悠悠划船,撒网,良久,一网揽起,大大小小的鱼儿在网里蹦跳着、翻腾着,老汉笑的满脸皱成了一朵菊花,高声唱起了酸的掉牙的山歌,岸边的人便朝他撩着水嘲笑。
渡口上,来来往往的人儿拥挤着,说笑着,山城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
春天的江水一改冬日的深沉内敛瘦削、夏日的狂放不羁肆虐、秋日的落寞冷清悲凄,在春阳下闪烁着自己的光芒,变得格外温柔妩媚,生动活泼,充盈潇洒,格外翠碧,宛如一条镶嵌在山城腰间的碧绿绸带,又像是硕大的翡翠碧玉,又仿佛铺了一层绿毯。江水浅处清澈见底,映照着蓝天白云与两岸的山峦树林以及绽放的野花,可以看到小鱼小虾惬意地嬉戏。远看,就是一片麦苗翠绿拔节,菜花金黄,百花绽放,万物生长。
午后的太阳暖洋洋的,伯娘婶子大姑娘小媳妇最喜到江边洗衣,棒槌声此起彼伏,嘻笑声在空中回荡。有些女子洗罢衣后,还要就便洗头。她们歪头江边,以水为镜,左右照看着自己的模样,不时拨弄水影,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然后拔掉发簪或散去扎头发的蝴蝶结,一头瀑布,便倾泻而下,那清碧的江水,就荡起了一江的黑绸。江的南岸是宽阔雪白的沙滩,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如玉。江的北边是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红石包,有的如鳖盖、有的如大象、有的如老虎,在阳光照射下红艳艳的,给这座山城增添了特色。江边的千年老城依然是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马头墙,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走到这里就像穿越千年,来到了古老的岁月。
春风吹过,江面微波荡漾,两岸绿柳拂丝,芦苇摇曳,野花生姿,树木颔首微笑,像是与风与江涛发出的悦耳的乐章。
江边的小城倚着秦岭,眼望巴山,脚下就是汉江,家家都是吊脚楼、木格窗,到了晚上,喧嚷了一天的山城静下来了,燃起了万家灯火,有的是桐油捻子的灯盏,一灯如豆,有的是煤油灯,黄中带红。一轮圆月渐渐升起来了,春天的月亮最温婉温柔多情,洁白如玉,月色如霜,照得汉江银光闪烁,沙滩山峰树林,都在一片迷蒙中。情窦初开的少女、思夫不眠的少妇、热恋中不得不分开的恋人,此时此刻都不由得推开木窗,撑起窗户,倚窗而立,托腮望月,思绪万千,心潮如江涛,翻涌不息,这时,便听见千年前的李煜皇帝在哭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的姑娘手抚琵琶,抬头望月,情不自禁低声唱起哀伤小曲;有的少妇手中做着针线,可能是给离别之人做的衣服或者坎肩,心里惦念着远去的亲人,心思恍惚间用针扎破了自己的手,吸吮着;也有热恋中的情人偷偷地在月光下江边丛林中相会,谈情说爱,卿卿我我;江边,三几只小船,闪着萤火虫似的灯光,是在念着家人还是谋划着明天的捕鱼生计呢?江边灌木丛中,时而有老鼠或野兔扑腾一跳,江面上这里那里,时而“扑刺”一声,那是鱼儿跃出江面,兴奋地舞蹈。
月色朦胧中,一人独坐江边,手中执着一根竹杆,聚精会神,那是耐心的静默无言的垂钓者。
有时,也有三二雅兴人士相邀,拿了二胡、笛子、萧、美酒,来到江边,一边饮着美酒,一边对着明月、江水忘情演奏,歌声缠绵,就扰得林中的鸟雀一片扑簌簌乱飞,江水哗啦啦流得更欢畅。有时,吊脚楼中还有人跟着一唱一和,江边、山城呈现出一片欢乐和祥和,诗意和浪漫。
春天的汉江如此美丽,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