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标的头像

孙标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4/17
分享

母亲的账本

周末回到家,母亲满脸笑意地向我走来,手中拿着一本有些褶皱的账本,眼神里满是期待。“儿子,你帮妈算算,我这段时间帮茶厂采茶,20天一共采了多少斤,总共有多少钱?”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透着一股对收获的欣喜。

我轻轻接过账本,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1天1.5、2天1.8、3天3.2……”我疑惑地看向母亲,母亲赶忙解释道:“我不太会写‘斤’字,就简单记了个大概。”弄清楚后,我打开手机计算器,准备帮母亲仔细算算采茶的成果,想着算出斤两后再乘以单价,就能知道她的采茶工资了。

母亲又缓缓说道:“从二月二十六(农历)开始采茶,到三月十一,采的茶都是按25块一斤算;三月十二和之后两天,按20块一斤算;三月十五以后就是15块一斤了,今天采的就只值10块一斤了。”

我一边认真地用计算器算出每天采茶的斤两,一边按照母亲说的单价算出每天的收入,最后得出总收入。从账本上的数据能看出,今年刚开始采茶时,母亲采的量并不多,前一周每天都没超过3斤。直到第8天采了4.6斤,第9天采了2.3斤。按25元一斤计算,只有第8天的收入超过了100元。

然而,“10天12.9”这个数据让我十分诧异。我忍不住问母亲:“妈,这里是不是记错了?”母亲却肯定地回答:“没有错,你就帮我算吧。”我把前后的数据跟母亲复述了一遍,心里总觉得这个数据不太寻常,便继续追问:“妈,这12.9斤茶叶是你一个人采的吗?”“不是。”“那怎么一天突然采了这么多呢?”母亲还是坚持说:“是我自己采的啊!”我又猜测:“是不是茶厂称茶的师傅搞错了?”母亲摇了摇头:“不会。”母亲越是不肯说,我的好奇心就越发强烈,一心想弄明白母亲那天究竟是怎么采到12.9斤茶叶的。

母亲今年65岁了,按照劳动力的统计标准,她应该属于“无劳动力”那类人。但母亲身体还算硬朗,虽说偶尔会有些感冒、脚痛、腰杆痛的小毛病,可她总是自己默默“硬扛”,只有我们回家时,才会被我们送去村卫生室拿点药。

每年采茶和春耕时节,是母亲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母亲终于说出了那天采茶12.9斤的经过。第9天母亲只采了2.3斤,和前一天相比少了一半。好强的母亲心里想着,一定要在第二天多采些补回来。

那天晚上,还不到8点,几个邻居妇女就来到我家。她们有的我叫婶婶,有的我叫阿姨,有的我叫嫂子,大家和母亲围坐在一起摆龙门阵(“聊天”的意思)。不知怎么就聊到了采茶,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采少了不光彩。这时,有位嫂子提议:“白天时间不够,要不今晚大家都别睡了,去加班采茶,肯定能比别人采得多。”没想到,这个看似“不靠谱”的提议,居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大家纷纷回家找电筒、拿工具。

母亲也不甘示弱,翻找出我之前给她在网上买的“充电两小时,管用30天”的“警用强光电筒”,跟着邻居们一起奔赴茶山。据母亲说,她们从当晚八点半一直采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才去茶厂交茶青。每个人采的都在10斤以上,连茶厂称茶的师傅都惊讶不已,看向她们的眼神里满是好奇。

我仔细算了算,从晚上八点半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母亲的邻居们整整采了15.5个小时。这样超强度的工作,一般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65岁的母亲。

过了几天,我因工作需要去茶厂采集图片,开玩笑似的把母亲加班采茶的事告诉了茶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告诉我,像母亲这样加班采茶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天气不下雨,大庙村每天都有几十名妇女为了多采些茶青、多赚点钱而加班。从那一刻起,大庙村妇女们勤劳坚韧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周南·芣苡》里描绘了一群女子在田野间采摘芣苡时的欢快场景。我想,母亲和大庙村的妇女们在采茶时,虽然辛苦,却也一定有着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吧。

如今,茶青价格从最初的25块一斤跌到了10块一斤。我心疼地问母亲:“妈,价格这么低,你还去采吗?”母亲毫不犹豫地回答:“去!10块一斤也好,一天采个四五斤,也能有四五十块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去赚点钱。”我私下问过茶厂管理人员,他们说降价是因为市场价格缩水,现在10块钱一斤请村民采茶,制成干茶后利润比之前少了很多,而且市场价格能维持多久也没人知道。

我认真地把母亲采茶的账一笔一笔算完。大庙白茶基地今年茶青开采的21天里,母亲一天都没落下。算下来,她的总收入是2067.5元,平均每天差不多100元。这100元,对于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不算多,但对于母亲这样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的收入,已经很满足了。母亲能有这样在家门口务工赚钱的机会,多亏了村里这几年的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目标,或许90%的农民并不清楚,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母亲就是乡村振兴这项重大战略的参与者、受益者之一,她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让我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给群众带来的实惠,那是生活的改善,是希望的延续,更是乡村未来无限可能的美好开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