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他们生在困难时期,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单一的颜色。
丢手绢、过家家、碰拐、歘嘎拉哈……是寻常的娱乐。对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深信不疑。
在小城泥土飞扬的街道,带着早晨清亮的嗓子,唱着《东方红》,清纯的音符,凝结在亦真亦幻的露珠中。
他们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人民警察叔叔手里边……”的歌,自己背着柴禾,蹦蹦跳跳到学校生炉子,淳朴和善良。
他们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天安门前留个影。”是最美好得心愿。
他们在教室里歌唱,在操场上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他们总是信誓旦旦,
从不厌倦,从不怀疑,眼中总浮现出红色的、沸腾的画面。
他们在质疑良知的困扰中歌唱,也在自己艰苦坎坷生活的屋檐下歌唱,在安抚着夜半婴儿饥饿的啼哭声里歌唱,在来不及清扫的工地上歌唱,在事业落寞,相互拥抱取暖的时候歌唱。
他们对委屈、不公和苦难,从不放心上,只当一阵寒风刺疼脊骨,一片雪花掠过额头。总是用感恩的心,教育后代,以正直贤良孝道,光宗耀祖。
老一辈的画像钉在了墙上,自己用过的镰刀已经生锈了。现在墙上什么都不挂的时候,它连锈迹也挂不住。
挂的是美丽的风景,胸中就充满愉悦,时不时涌动出歌声。
他们,见证、经历了祖国的艰难历程以及辉煌。“太阳出来闪金光。”
庆幸活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远离刀光剑影,远离沙场喋血。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声代替诉说,继续舞动曾经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从广阔的人群的脸色和他们手里的果子,而这苍茫的人间,必将崛起在祖国的心脏里。
在歌唱里,叩问,内心的信仰坚如磐石,似在呼唤,似在叙说着关于祖国的生死存亡。
如今他们已近花甲之年,或留不住的是儿女,留下的是孤独,或看完了孙子抱外孙女,随儿女流动而变迁,但是爱国爱家的情怀是不变的。
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值得珍惜和尊重。
当夕阳最后褪尽几片光芒,小城的灯火,悬浮的霓虹。
完成了爱的接力棒,他们开始了歌唱。
远处,风中浮动着音乐声,歌声,交织起另一片灯火。
在夜的穹顶下,他们唱着,一个个身影庄严、肃穆,在一片歌声中,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在思想里,成为无限的高度,成为热爱和温暖。
慷慨激昂,迎风歌唱,在一片热土上,盛大登场,翩翩起舞。
向前走一步,身高就矮了一截,质感又沉淀了一层又一层。石头也有心跳,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月亮有时会来助阵,儿孙会来助阵,广场如此热闹,人群熙攘,他们身着盛装高歌,儿孙们跟着学唱。心里已经空了太久,需要这些美好的东西将其充满……
看不到秋风到落叶,看到了月亮不倒的影子。齐声唱着。背后楼宇窗口闪亮。
从一栋栋楼房开始,祖国是存在的。草的往复枯荣,斑发的脱落,将岁月交付远方。
广场大片大片的亮着,歌声在蔓延,顺着目光,蔓延,占领这个夜。这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升空。
清风与雨水的知音,交响乐伴奏的合唱者,悠长的夜,在金属的肠胃中听火焰的燃烧。
歌声和眼泪,是唯一的钥匙,对于一直迷路的人,突然间懂得了真理。
一首接着一首,往复循环,传递着爱的真谛,像举着一轮太阳,走进似乎已被征服,开始和所有听众一道,安静地聆听祖国辽阔厚重的回声。“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活着,就要继续地爱祖国,否则将无所依托。想做事就做事,想发声就发声。
虽然春天已经过去,爱不会干枯在秋天里。
柳枝摇曳时透着挽留的浓浓意味,低低唱起心里的歌。那歌声将火光一样真挚又高扬。
一棵草,都会留有残存的好感,将转成冰雪的雨,一滴一滴浸入充满生机的大地。
一步步把勇敢、坚韧和美好,与相濡以沫的人一起,找回最简单的幸福,分享美好的事物,放声高唱不老的歌谣。
一起携手同行,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手的温存。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夜里,走过铿锵有力的骄傲的足音。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幸福不在远方,而在懂得经营的生活里;年老时的欢喜,是热爱的祖国,让我们敢于对着一朵花,把目光安稳地睡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