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树恒的头像

孙树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03
分享

今天开学了,遥远的风一直在吹着

开学了,学校的铃声响了,铃声里的秘密醒了。

就连小时候的记忆也醒了。故乡像一个烙印,心里一热,烙印就勃发。

不可救药地复苏,捞起一道又一道的热面条似的,让乡土味穿越山水红尘。

童年,炊烟,纠缠不清的庄稼,听村庄的声音。听狗和鸡对话。

在父亲把犁铧磨亮,给糅合的新的马鞭子系上红缨子,我抱着鞭子悄悄睡下。

最先是父亲的一声咳嗽,把房笆上的灰尘,片刻击碎,落地无声。

而此刻的姐姐,正从院子抱着柴禾进来,一种潮湿的味道,烟熏火燎的味道。

父亲拿出来新的布兜子,“去上学吧”。

我拉着风箱,默不作声,又看了姐姐一眼,姐姐一年级就辍学了。

姐姐给袋里装了一个饭盒,放了一个小米面饼,一个鸡蛋,给几毛钱。

我跟本家三哥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了。

四里地觉得很短,学校很小,本子很空,老师很亲。

每一个人都有名字,三哥说就叫“孙树恒”吧。

冰雪在郊野融化了,三月多情,打开书包,本子写的都是零,玩鞭子嘎嘎响。

代课的本家大哥,把鞭杆子折断,鞭子挂在枝头,随风点着头。

如我罚站后的承诺,敲钟的姿态。一周的时间,像是蚯蚓落在素衣上,住进我的本子上。

开学那些日子,阳光一直很好,迎光而来,少年的笑,催开小手。

一遍一遍写着梦想,掩进幼稚的日子里。

种下臆想,甚至童话。把亲人的名字织在蔚蓝里。

一层层的,纠缠。都变得灿烂。

白天老师播下的火种,是燃烧,渐渐蜕变了我的命运。

让我这块凌乱的石头,总把我绊倒的石头。击打另一块,碎成温暖的石头,会唱歌的石头。

夜里风吹灯盏,读名著,在浓厚的古典里,在旧诗词中发生了微微的抖动。

教书育人是一种哲学,学会了更多的名词与形容词,好像就要从发黄的纸上淡出。

那一定是因为在这一刻,感到了充实、自在和幸福。

人生不断迁徙,千里路云和月,云是故乡的云,月是故乡的明,久久的等,演绎一场相见欢。

这一刻的云,抚摸我的头发,风声灌满我的耳朵。

当我离开故乡,云朵也转身离开了。

提笔,伏笔,收笔。我随手摸到的词语。而我,无意于任何高度,只想在四季里闲听风,喜看花,安心做一块漠视沧桑的石头,在属于我的季节里发芽,开花。

多年以后,父亲变得又小又轻,最后酒一样挥发了,连骨头都没有了。大哥也不在人间走动了。

我知道那风一直在吹着,在父亲,姐姐,大哥,以及我身上,缓慢地吹着。这让我多么地有信心。

天南地北地走着,被风聚拢,又被风吹散,悄然失去。

路上遇见,一个父亲领着上小学的儿子,骑着车子走,“咱俩掐掐到学校的时间,冬天戴上帽子……”。风把秋天吹出声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