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味道(散文)
孙原林
冬天有味道吗?有的,是淡淡的甜,是淡淡的咸,是雪和思念。
冷空气携带着清冽的气息汹涌而来,凛冽与纯净将心灵的尘埃尽数涤除。丝丝缕缕的风拂过面庞,神清气爽。
“冬天可真冷啊!”我禁不住慨叹道。
“但也有其独特的美,不是吗?”阿梅说。
街头巷尾弥漫着烤红薯的甜香,焦脆的红薯皮包裹着软糯甘甜的内瓤,在寒冷的天气里捧上一块,轻轻掰开,升腾的热气瞬间迷蒙了视线,暖意也随之在掌心蔓延。咬上一口,甜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油亮的栗子在铁锅里与砂石共舞,伴随翻炒发出清脆的声响,甜香在空气中肆意流散。剥开栗子壳,金黄的果肉饱满而诱人,放入口中,细腻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令人沉醉。
大姑最爱吃糖炒栗子了,每次从四平来江城,我都会去街上买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大姑也总会笑着说:“二林子咋知道我爱吃这口呢?”
寒冬腊月,广西市场里更是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碧绿的菠菜带着晶莹的水珠,鲜嫩的白菜紧紧相依,通红的萝卜顶着翠绿的缨子……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摊主们热情地吆喝着,市民们在摊位前穿梭,精心拣选着心仪的食材,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老板,这白菜能不能便宜点?”一位大妈询问道。
“哎呀,大姐,这已然是最低价啦,您瞧瞧这菜多新鲜呐!”摊主笑着回答。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仔细地挑拣着菠菜,嘴里念叨着要给孙子做一顿营养的菠菜面;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孩子,为晚餐挑选着新鲜的萝卜。此情此景为寒冬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情调。
北山公园里的碧波已然结冰,如硕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光秃秃的树枝与高远的天空。偶尔有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诉吟。地上的粉雪堆积如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银白色的下面,枯黄的草儿在寒风中瑟瑟战栗,却又坚韧不拔。
“看,那几只麻雀多欢快!”我指着枝头说道。
“是啊,它们可不怕冬天的寒冷。”阿梅笑着说。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倾洒而下,带着丝丝缕缕的暖意。泡上一杯热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热气氤氲中,思绪也逐渐飘远。翻开一本好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让心灵在冬日的宁静中得到滋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上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时间也在这一刻停滞,如一幅静谧的油画。
冬天的夜晚,万籁俱寂。暮色四合,寒意渐浓,我想起家住平房时的灶膛里的炉火熊熊燃烧的画面了。
“来,靠近些,暖和暖和。”慈善的母亲招呼着。
围炉而坐,尘世的纷扰皆被隔绝窗外。炉火欢快地噼啪作响,似在吟唱古老的歌谣。木柴在炉中热烈地燃烧着,橘红色的暖光跳跃闪烁,映照着家人的面庞,将每个轮廓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光芒仿佛有温度的触手,轻轻抚过脸颊,不仅驱散了体表的寒冷,更让疲惫的身心舒缓。那时候,我在电石中学读初中,欢快的时光已变得遥远了。
2022年1月,85岁的父亲又住进了土城子化工总院。
“儿子,别太忧心,我会好起来的。”父亲虚弱地说道。
“爸,您一定会没事的。”我握紧父亲干瘪的手。
医院的白色墙壁和消毒水味,总让人心生压抑,恰似清冷的诗句中透出的哀愁。我每日在医院陪伴父亲,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往昔的硬朗与眼前的虚弱形成鲜明对比。
一天晚上,我走进医院南侧的新天地超市,烤地瓜的香味随风飘来。记忆里,父亲向来喜爱吃烤地瓜。我赶忙买了一个,匆匆回到病房。当我把烤地瓜递到父亲手中时,他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有了光彩。
“孩子,难为你还记得我爱吃这个。”父亲声音沙哑。
父亲缓缓地剥开地瓜皮,露出金黄软糯的愉悦,轻轻咬上一口,脸上绽开了满足的笑容。在那一瞬间,这小小的烤地瓜仿佛成了世间最珍贵的佳肴,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香甜的味道,更是我和父亲间深沉的情感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