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挨打了,在抽泣中醒来。挨打的原因是我偷了隔壁油榨房用来捆箍油枯的铁箍子,把它当作铁环来用了。
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片段如同璀璨星辰,即便时光荏苒,依旧在记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对我而言,那段关于滚铁环的记忆,便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玩具,更是童年纯真无邪、自由奔跑的象征,承载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快乐与梦想。
我们小时候,没有如今孩子们手中那些琳琅满目的电子玩具,也没有各式各样的塑料模型,但我们的童年并不因此而单调。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孩子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而滚铁环,便是其中最经济、最能锻炼人的一项。它不需要复杂的规则,不需要昂贵的成本,仅凭一个简单的铁环和一根自制的推钩,就能让一群孩子乐此不疲,忘却时间的流逝。
那时的我们,几乎人手一个铁环,上学路上、放学途中,总能见到一群群孩子,手执推钩,追逐着滚动的铁环,欢声笑语洒满乡间小路。推钩的制作,是每个孩子必备的技能,用粗铁丝弯成U型,再绑上一根合适的推杆,这便是我们自制的“高级装备”。铁环的来源则五花八门,有的用箍木桶的铁丝环,结实耐用;有的则是用竹篾编织而成,轻便灵活;还有的,则是从废弃物品中淘来的铁圈,经过一番改造,也能成为心爱的玩具。而我,却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与油榨房里的油箍圈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我家住在郭家湾新屋院子,那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地方,邻里间和睦相处,孩子们更是亲密无间。院子隔壁,便是生产队的油榨房,那里存放着许多用于箍扎油枯的铁圈,又大又粗,在我眼中,它们简直就是完美的铁环材料。每当看到其他孩子手中那粗壮的铁环,心中便生出无限的羡慕。终于有一天,趁着油榨房无人之际,我鼓起勇气,偷偷拿走了一个油箍圈,回家一番打磨后,一个崭新的、独一无二的铁环诞生了。那一刻,我仿佛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那份得意与自豪,至今仍清晰记得。
然而,好景不长,偷窃的行为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当油榨房的师傅发现丢失的铁圈,并顺藤摸瓜找到我家时,一顿责骂和父母的严厉惩罚是免不了的。已经打磨了的铁箍自然是无法还回油榨房了,父亲就赔付了铁箍钱,铁环名正言顺归我了。虽然挨了打,但那份对铁环的热爱并未因此减退,反而让我学会了珍惜与诚实。每当重新制作推钩,每一次小心翼翼地打磨铁环,都是对那份纯真快乐的坚守。
滚铁环的日子里,我成了小伙伴们眼中的“明星”。我的铁环,因为体积庞大,滚动起来气势磅礴,不仅吸引了男孩子们的注意,连平时文静的女同学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好几个女同学缠着我,央求让我给她们试一试,那份被众人围绕、出尽风头的感觉,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那时的我们,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成绩的压力,只有纯粹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铁环成了我们友谊的纽带,连接着每一个纯真的心灵。
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玩具和娱乐方式,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寻觅。我常常想,如果能让现在的孩子们体验一次滚铁环的乐趣,他们是否会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欢笑与自由?或许,这正是我们怀念过去,不仅仅是为了追忆,更是为了提醒自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对纯真与美好的向往,永远不应被遗忘。
醒来后,我提笔写下这段文字,不仅是为了纪念那段逝去的幼年时代,更是为了向那段简单而美好的时光致敬。在记忆的长河中,滚铁环的旋律,将永远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