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视频通话中,远在济南的女儿对着屏幕那端的母亲,带着一丝撒娇与恳切说:“亲戚送的腊肉香肠、自养鸡鸭我都不要,只盼着您能寄些大蔸萝卜丝咸菜和菜心咸菜来。”这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母亲心中泛起了为难的涟漪。在当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麻将娱乐喧嚣于耳的农村,要寻得这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传统咸菜,着实不是一件易事。
几经辗转打听,终于得知女儿的姨妈那里尚存有一些大蔸萝卜。于是,趁着春节回老家之际,妻子特意带回省城一些。回到家中,她便一头扎进了制作咸菜的繁琐工序里,洗洗切切,精心腌制,只为满足女儿那挑剔而又深情的味蕾。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妻子专注投入地制作咸菜,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母亲尚在的那些旧日时光里。母亲制作咸菜的一幕幕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心中顿时涌起无限感慨。
“大蔸萝卜”,在百度上有着一个略显文雅的名字——莱菔头,又名荠菜头。据百度介绍,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诸多保健功效。用它腌制出来的咸菜,堪称咸菜家族中的王者。那独特的香气,仿佛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芬芳;那爽脆的口感,恰似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都难以精准形容。它既可作为米饭的绝佳伴侣,也能与肉类同炒,为汤品增添别样风味,尤其是与开江独有的豆笋搭配烧菜,更是将川菜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就是这样一道美味佳肴,却因被传有亚硝酸盐超标的风险,加之腌制过程极为繁琐,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到了几乎失传的地步。放眼望去,如今的农贸市场,已难觅其踪迹,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惋惜?
犹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便开始张罗着腌制咸菜,为的是能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让家里的餐桌始终有这一道独特的风味。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咸菜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生活的保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母亲腌制咸菜的手艺,在我们村里可是出了名的好,尤其是她腌制的大蔸萝卜丝咸菜,更是让人一尝便难以忘怀,赞不绝口。
每年霜降过后,当第一缕寒意悄然降临,母亲便正式开启了她的腌制之旅。她会精挑细选,从菜园里找出那些长得最为饱满、皮色最为光亮的大蔸萝卜,仿佛在挑选着珍贵的宝贝。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其连根拔起,轻轻抖落掉根须上的泥土,去掉多余的叶子,再将萝卜洗净,晾干水分。
接下来,便是考验母亲刀工的时刻。她会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稳稳地握住刀柄,将萝卜切成粗细均匀的细丝。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每一根萝卜丝的粗细,都关乎着最终腌制出来的咸菜的口感。切好的萝卜丝被放入一个大盆里,撒上适量的盐,母亲便开始用手反复揉搓,让盐分充分渗透到萝卜丝的每一寸肌理之中。揉搓均匀后,萝卜丝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让水分缓缓渗出,这个过程被称作“出水”。经过“出水”的萝卜丝,变得柔软而有韧性,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为后续腌制出绝佳口感的咸菜奠定了基础。
出水后的萝卜丝被均匀地铺放在阳光下晾晒,直至半干。这晾晒的几天里,母亲每天都会拿着长长的竹篙,细心地翻动着萝卜丝,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地接受阳光的洗礼,均匀晾晒。晾晒好的萝卜丝,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那是一种混合着阳光与土地的味道,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然后,便是最为关键的腌制环节。母亲会拿出一个古朴的大坛子,将晾晒好的萝卜丝一层层地铺放进去,每层之间都细心地撒上一些辣椒粉、花椒粉和姜蒜末。这些调料如同魔法调料一般,为咸菜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独特风味。放好萝卜丝后,母亲会缓缓倒入一些凉开水,再小心翼翼地封上坛口,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腌制咸菜的过程,是一场与时间的耐心博弈。母亲每天都会去查看坛子的情况,查看咸菜是否在时间的流逝中安然无恙,是否有变质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坛子里的咸菜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发酵,那浓郁的香气也愈发浓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等到咸菜腌制好了,母亲会打开坛口,用干净的筷子夹出一些来,让我们先尝为快。那一刻,满屋子都弥漫着咸菜的香气,那是一种家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那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我总是第一时间冲向厨房,满心期待地想看看母亲是否已经腌制好新的咸菜。母亲总是带着那温暖的笑容,从坛子里夹出一些咸菜来给我解馋。那些咸菜,无论是搭配着热气腾腾的米饭,还是与劲道的面条相伴,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除了大蔸萝卜丝咸菜,母亲还会腌制菜心咸菜。菜心是冬天里的一种蔬菜,长得细长而嫩绿,宛如春天的使者。母亲会将菜心洗净,晾干水分后,切成小段,然后撒上盐,反复揉搓出水,再将其晾晒至半干。腌制菜心咸菜的过程与大蔸萝卜丝咸菜类似,只是调料有所不同。腌制好的菜心咸菜口感酸爽,独特的风味与稀饭堪称绝配,为简单的餐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母亲腌制的咸菜,不仅仅是满足我们味蕾的美食,更是我们家庭情感的纽带,是家庭传统的一部分。每年冬天,母亲都会腌制大量的咸菜,送给亲朋好友们品尝。大家都对母亲的咸菜赞不绝口,纷纷向母亲请教腌制的方法。母亲总是热情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那一份份咸菜,承载着邻里之间的情谊,传递着温暖与关怀。
然而,时光的车轮无情地向前滚动,母亲逐渐老去,她的身体也再也无法承受那些繁重的家务活。于是,腌制咸菜的任务便逐渐落在了妻子的肩上。虽然妻子也学会了母亲腌制咸菜的方法,但在我心中,总感觉少了些母亲的味道。或许,那缺少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情感,是母亲对家庭、对生活深深的爱。
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当年腌制咸菜的情景。那些咸菜,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承载着母亲的爱和关怀,承载着我们家庭的记忆和传统。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保留着腌制咸菜的习惯。因为那些咸菜,让我们回味起过去的岁月,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它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向前,追逐着那些看似重要的目标,却往往忽略了身边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那些咸菜,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我们与过去、与家乡、与亲人。它们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传递着亲人的关怀,是我们在纷繁世界中坚守的初心。
每当秋风起,树叶飘落,我总会想起母亲在冬日里腌制咸菜的情景。那时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母亲忙碌的身影上,温暖而宁静。如今,妻子接过了母亲的接力棒,继续为我们腌制着那些熟悉的味道。虽然母亲已经不在,但她的爱和关怀,却通过这些咸菜,永远留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女儿远在济南,她对咸菜的渴望,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思念,更是对家乡、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每当她收到我们寄去的咸菜,总会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们她有多么喜欢那些味道。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脸上的笑容,听到了她心中的欢声笑语。那是一种跨越千里的情感连接,是亲情的力量。
而那些咸菜,就像一艘艘小船,载着我们的思念和牵挂,穿越时空的河流,回到那个我们心中永远的故乡。它们让我们相信,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多久,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永恒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