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踏上幸福路
作者/马张万
1
当一声蛙鸣穿过小河村时,山沟里的绿色和喧嚣正蛰伏在黑夜,挖掘机、推土机等修路机械也都入睡了。小明还没有睡意,他这个驻村工作队长,近段时间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小河村与外界的路打通,这坑坑洼洼的“牛肠小道”——小明暂且这样称呼此路,因为它确比“羊肠小道”宽敞一些,不要说开车、骑摩托,就是人走在上面,不小心都会翻跟头。哎!难呐,村民对这条路怨声载道,但以前就是没人管。小明想,伟人说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连人民群众这个困难和诉求都解决不了,何以赢得人民的信任!
他看了看图纸,对比了这些天的进度,想着只要天不下雨,估摸再有半个月也会把这条路整得八九不离十。他揉了揉有点血丝的眼睛,打了一个哈欠,脱掉外套,就一头躺在了村委会这孔青砖窑洞里的床上。
2
第二天黎明,小明抹洗一下脸,一口嚼着面包,一口喝着开水,然后再吱吱吸了一袋“草莓酸奶”,跟着施工队又去了山坡。他不仅要赶进度、控质量,还要关注施工的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挖掘机将狭窄的山路向宽开拓,装载机、推土机填坑平路,还用压路机滚个瓷实。小明一会儿去这里看看,一会儿去那里看看,及时指出问题。
午饭是村上派人给送的,每月完了给群众结算。这天午饭,他吃了三个馒头、半碗烩菜,一杯紫阳绿茶下肚,吃饱喝足,没有了饥肠辘辘的感觉了,挺舒服的。
到了傍晚,太阳老早就钻进西边山坳的时候,小明回到了村部的窑洞里。当他走到门前,靠门外右侧,地上怎么一个西瓜。他虽然还没有闻到香味,但口里已经有了口水。他想,曹操的部队“望梅止渴”,他这叫“望瓜止渴”,但越望越渴。不过,不知这瓜的来历,他只是把这个西瓜挪了一个位置放到一边,进屋了。
3
一连三天都是这样,鬼使神差,怎么门前每天就多了一个西瓜?小明正纳闷,钥匙一拧,门打开了,门缝里掉出一张纸条,黑色的中性笔迹,字迹清秀婀娜,一看就是女人的笔迹,不然怎么这么婀娜,像柳枝那样轻柔,柔得要化了男人的心。写道:“给你放的西瓜怎么不吃呢?嫌弃妹妹?我家瓜地里的,不花钱!”没有署名,没有时间,也没有称呼!但这“妹妹”两个字,这明明就是把自己叫“哥”,真是女的写的!小明从云雾中出来,一下子清醒了。
他思忖,这分明就是前时帮过的女子赵花写的!要说这事,还得从小明刚驻村不久说起。
4
小明来到小河村驻村,说是工作队长,实际是光杆司令,其他人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而自己在这里不敢说“扎根”,起码是“常住”,帮助村上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访贫问苦,指导产业发展等,当然,党建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修路更是具体得再不能具体的大活。
有天小明从山上沿着山坡小路向小河村步行,半道上遇到一位女子,像西瓜一样的圆脸,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粉嘟嘟,两只眼睛虽然没有“秋天的菠菜——秋波”,但也熠熠闪光。由于路不好,这女子崴了右脚,不能走路,就坐在路边的一个小拉杆箱上。
这女子看到小明,在这孤零零的山坡,就像遇到了救星,说道:“大哥,我崴脚了,能帮我一下吗?”
小明望了望,“行!”他回答。见人能帮就帮,只要不是违法犯罪,有什么不可以的。这是他一贯的主张。
他扶着这姑娘,拉着拉杆箱,慢慢下坡。可这姑娘就是走不动,右脚踝痛得“哎哟哎哟”,万不得已,最后只好背着行走,总算到了村口才放下扶回家。姑娘说,她是小河村人,名叫赵花,在深圳打工回家,在家待一段时间再说,准备去江苏,这几年那里发展得也比较快,苏陕协作,不知她这算不算?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5
好意难却,小明收好纸条,把那三个西瓜抱回窑里,叫来了修路队的工人,大家共享了。
又过了几天,门口放的不是西瓜了,而是三个香瓜。小明开了门,又是一张窄窄的纸条,依然是那婀娜柔软的字,小明看到它,心里居然就像石子投入水中荡起说不清的涟漪,这纸条没有多少字,只是一个微信号:“向阳花xyha666x,我的微信号,请加!“
小明看着这微信号,端详了一会,眼睛直勾勾盯着它一时没了主意,加还是不加?最后终于加了。当那边发来一束玫瑰花时,他微蹙的眉舒展开了,嘴角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他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关系,但总能说明那女孩是懂得感恩的。他想,我也不需要感恩,那点屁事算什么,差雷锋远了。不过,多认识一个人也无所谓,多一个微友也不妨,网上好多微友都没见面呢,是光脸麻子都不知道,这赵花起码初识。
“哈哈哈”。他竟然笑出了声。
6
天气还算争气,除了两次飘了几星小雨,都还阳光灿烂或阴转多云。特别是阴天或多云天气,更有利工程进度,人舒适,机器也舒适。
工程半月有余——18天土工完成了,剩下就是铺石子、上柏油。
等上好了柏油,去小河村这条“牛肠小道”神奇地变成了一条“乌龙”,盘在小河村的山坡。小河村的对外交通,特别是村民出行、农产品出售,方便得多了。在这条“龙背”上,南来北往的,突然有了汽车、摩托、三轮车,也有人开始傍晚开车到河边烧烤、乘凉,甚至戏水、抓蟹……小河村一下子有了生气。
路通了,小明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的脸更长了,胳膊皮肤也变黑了,体重降了6公斤。但他“衣带渐宽终不悔”,总算完成了一件小河村人千百年不敢想的大事。
竣工通车仪式那天,小明他们农业机械局的领导、县扶贫办、县交通局、镇政府等相关单位都来人了,连分管扶贫的副县长都亲临现场——宣布了:“通车!”小明受到了表扬。
小河村的男男女女都像娶媳妇一样兴高采烈拥挤到现场,村里在外工作的大部分人都回来捧场,村上专门组织的锣鼓队铿铿锵锵,村支书和主任忙得团团转……
这天,小河村全村人一个表情——笑容!赵花也夹在人群里,但她更多地是把目光瞄向那个小明。当两人的目光触到一起,小明感觉到一阵灼热,瞬间闪开。
从此,小河村不仅仅有蛙声,而且有车声……
7
小明扶贫大功告成,工作队要轮换,小明要回县城了。
他给u盘下载了故事片《咱们的牛百岁》中由刘昌庆作词、肖珩作曲的主题歌,由著名歌唱家柳石明演唱的《双脚踏上幸福路》,送给村部。
当这热情洋溢的歌声响彻小河村上空时,村里人都竖起了耳朵,听得热泪盈眶。歌儿唱到:
青悠悠的那个岭
绿油油的那个山
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
望呀么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
歌声随风传
双脚踏上丰收的路
越走心越甜
哎越走心越甜
来……来……
得儿呀嘿呀哈依呀呦呦
哦越走心越甜
越走心越甜
弯曲曲的那个路
低洼洼的那个川
生活的道路不平坦
不呀么不平坦
历经坎坷路
笑迎春风暖
双脚踏上幸福的路
越走路越宽
哎越走路越宽
来……来……
得儿呀嘿呀哈依呀呦呦
哦越走路越宽
越走路越宽
越走路越宽
越走路越宽……
这时,小明已经进了县城。
赵花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在听到这歌声后。她埋怨这个三十一二还是单身汉的微友,怎么就不打声招呼就走了?!她竟然暗暗流出了怨恨的泪。
她想,“不行!我要去县城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