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窝》(小小说)
张鸥
傻子贴墙根趔趄走着。他咧着嘴,哈喇子顺着嘴角流。已到霜降,他仍穿着单衣单裤,裤腿一长一短瞅着悬乎的要露屁股样的,衬衫扣子错系着。
放学归来的孩子三五结伴,沿街闹着。傻子吐出舌头做鬼脸又“啊啊”的吐口水,小丫头们吓得迅速跑散。嫌傻子气人,小男孩儿们起哄着迎面碰一下再绕到后面拱一下,傻子摔倒到水泥路面上。揉揉,顺势擦擦嘴角,傻子幽幽地自语:“爹十七,妈十八,哥哥十九我二十,有个弟弟二十一……”夹说带唱的传到街角石墩上正“话当年擂大玄”的俩老头耳里,齐齐叹嘘“可惜了的,要是他爹妈还活着,哪能落到这畦背子啊?”(畦背子,俗语,意指不得照应,命苦。)
傻子的傻病,据说是他妈“挪窝”给挪的。这一带的习俗都是妇女生产后,等到满月了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日。
傻子的姥姥家离得不算远,翻过梁就到了。差两天傻子满月,他妈嫌他爹“打百分”挨抓游街磕碜,当夜裹巴裹巴抱着他,拽哒他姐,娘仨走山道提前挪了窝。摸黑,置气,夜猫子的叫声,他妈走得急,敲开娘家门撂到炕上,才发现裹孩子散包了,上下漏风。
傻子发高烧,喂奶,吐;灌药,吐;打针吧,赤脚医生乍着胆子给注射半管药,暗示大人“这孩子不太对劲,去大医院瞧瞧。”
止了烧,靠墙围个圈,就能稳当的窝半天,尿了拉了也不声不响。他妈说:“这孩子是不是傻啊?”两口子急忙把闺女托付给大伯哥嫂,抱着他去了医院。一番检查下来,他爹妈接受了残酷的事实,“先天性小脑萎缩”,他脑门刻上了“傻子”。晃悠到哪儿,哪儿就“傻子”“傻子”的被人取笑找乐,东头的三坏教他在牛刚屙的粪上跳舞,他也听。他爹拿鸡毛掸子抽他,疼得他“嗷嗷”叫。他妈哭喊着跪下护他:“别打了,越打越傻啊。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咱的儿啊。”
那一刻,傻子懂了,模糊的“下回不了”。他爹一下子跌坐门槛上,醒醒神儿,气哼哼出院门。大队的喇叭一会儿播出声“老少爷们,我们家傻子不懂人物事理,求多担待,别捉弄他。谁家有用我的地儿,吱个声……”第二天早起,三坏走路瘸了瘸了的,挨了大人的暴揍。
傻子妈始终坚持认为是她造的孽,要不赌气挪窝呢?任谁轻慢傻子,她都心疼。
湿窝挪干窝,傻子夜里常尿炕,他妈搬着他身子挪到自己褥子上。湿褥子水啦吧唧的扔地上,尿骚味儿一阵一阵的冲进躺炕席的傻子妈的鼻子里,明儿个早上拆洗吧,接着睡。瞥瞥沉睡的小脸蛋儿,她的心碎了,又搅疼起来。
不知道谁教傻子的顺口溜,傻子爹妈也不细究了,倒是暗暗希望能总有十七八岁的蛮力干劲儿,多陪陪傻子。免得夜里尿多,傻子吃干的稠的;个头大了,怕他讨人厌,隔墙头祸害人家瓜果梨桃,他妈寸步不离看护他。嘴上拜年似的“人家的东西不能拿,哪怕一个柴火节儿”,久了,傻子再晃悠出来,也就光看景不害人。街坊邻居教自家孩子也拿来当榜样,“不带手粘的”。
姐姐出嫁,弟弟结婚另过,一年年的墙头上扁豆角开花拉秧,再开花拉秧,爹妈和傻子混着过。他爹腰疼腿疼,愣说是上了年纪得了“老病”,就是讲笑话“吃豆腐脑逛酒吧”,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苦心留点钱儿,给傻子买吃的用的。没啥来钱道,他妈腿脚不立棱拐着下地,打理村头的那块田,收成薄厚都是攒的。时不时村人过来上手帮个忙,迭声“谢谢”。老了,老两口老了,傻子觉得出不?没人知道,只看见他走道划圈的弧度愈来愈大,影子孑然。
赶到那年年根,他爹去了,临咽气前眼巴巴盯着门口。寻街找回傻子,他扭头外走,缩在墙旮旯,不言不语,直到棺椁入土,水米未进。操办完事,姐姐和弟弟拉着他,“还有我们呢,爹就放心不下你啊”,他摇摇头。死扒着门框,哪儿也不去,他妈明白他的心思。
没了老伴儿的支撑,很快的对头一年,傻子又带了孝。爹妈地下团圆去了,傻子的心空了,家空了。白天绕够了,黑夜成宿点着灯,照着板柜上披着黑纱的爹妈遗照,傻子看着看着就哭了,哭累了就睡着了。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傻子,饥一顿饱一顿,熬着剩下的精气神。村里安排去养老院,不呆逃回来。姐姐接,弟弟接,拧着梗着不去。傻子就不挪窝。
隔三差五的街上遛遛,傻子趿拉鞋的“巡街”影像印在街坊的话头里。
“他活不多久了”,有老人神叨的说。应验,最冷最冷的三九天,傻子找他爹妈去了。
弟弟发送了他,姐姐哀哀哭。穿戴寿衣,侄儿侄女外甥女跪:“开眼光,看八方;开嘴光,吃饭香;开鼻光,闻气香;开耳光,听八方。净净眼,眼光六路;净净耳,耳听八方;净净口,越吃越有……”啜泣,姐姐喃喃:“我的傻弟呦,这回挪窝了。”
傻子的黑白照夹在爹妈遗照中间,他还在咧嘴笑……
编者的话:这篇小小说《挪窝》讲述傻子悲凉又温情的一生。傻子因满月时母亲提前“挪窝”受冻发烧,确诊先天性小脑萎缩,常遭捉弄。父母悉心守护,母亲揽下尿湿的褥子,父亲为他震慑欺负他的人,还努力攒钱。姐姐出嫁、弟弟成婚,父母离世后,傻子拒绝去养老院、姐姐和弟弟家,仍守着空家。最终在三九天离世,照片夹在爹妈遗照间,咧着嘴,结束了孤苦又被家人疼爱的一生。
《挪窝》的主题思想丰富且深沉:
-展现亲情的坚韧与无私:傻子的父母面对孩子先天性的疾病,不离不弃,倾尽全力守护。母亲自责挪窝致傻,默默承受照料的艰辛,父亲为护子不惜动怒,老两口省吃俭用攒钱,即便年迈体弱也不放弃。姐弟俩在父母离世后,也对傻子有关照之举,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苦难中熠熠生辉,成为傻子生命里的温暖底色。
-传达命运的无奈与悲悯:傻子因满月挪窝时的意外高烧,被烙上“傻”的印记,人生轨迹从此改变,饱受外界取笑。他无力抗争命运,只能被动接受,凸显出个体在命运无常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引发读者深深的怜悯。
-凸显故土与家的眷恋:傻子在父母去世后,拒绝去养老院和姐弟家,执着守着老宅,最后死也不“挪窝”,象征着他对原生家庭、熟悉故土的深深眷恋。即便生活艰难,家也是他心灵的最后港湾,折射出普通人对家的执念,引发关于归属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