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成忠的头像

陈成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26
分享

岁月的足音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朋友可能觉着好笑,“岁月”是个时间概念,它何来脚步?又怎能有“足音”?然而,在我的意识里日子是有脚步的,而且愈来愈行色匆忙,脚步声声铿锵,如鼓板,如重锤敲击,振聋发聩,我不得不怀着一种敬畏惧怕时光的匆遽离去,太累太累的时候,就麻痹自己,怕看日历,怕记日子,每当岁月的一个里程碑到来我就会感到一种忐忑不安,郁郁的有点感伤,从此麻木了季节的流转,没有节日的喜庆,我就象一个在朦胧中瑀瑀独行的孤魂,周围死一般的寂静,用心感受着脚板着地的踢踏,茫茫的夜行着。

日光月影的有序流转,好似生命之树飘零的一片黄叶,簌簌叠加在我的心里,我害怕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心理疾病,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尽量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想干的事,避免干自己违心的事情,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意义,用辛苦的劳动充实生活,写小说、开博客,重温儿时旧梦,趁着夕阳的光辉,赶着涂画生命的色彩。尽管这样,日子的脚步声依然会使我心悸,让我黯然,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历史,寻求解药。

古往今来,人生寿夭乃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多少人曾为之发出过无穷的浩叹。“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这是诗仙李太白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陆机《短歌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这是从众多仁人魁杰的喟叹中采撷几片叶子,我是一个俗人,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是没有资格和这些成功人士相提并论的,但从人性这个角度上来说,却也是相同的。年轻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觉,然而当生命之旅进入了秋天之后,就身同感受了。

多年前,曾在电视里看过一则报道,一位北京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紧裹着棉大衣,怀里抱着一面小旗子,站在路口,义务为外地来京的人指路,当时我不以为然,哂笑这位老爷子一定是那根神经搭错了,没事儿干了自讨苦吃。后来我明白了,这位老人是在坚守自个生存的意义,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人是一个群体动物,个体的生命价值常常是通过周遭人的反应体现的。人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无论你多么富有,是无法让自己的生命永存的,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可以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延长自己生命意义的长度,在家庭、在社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既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了乐趣,也让别人受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真的有一天,岁月的脚步声从你的耳边永远地消失了,你的物质生命结束了,但是你的超物质生命还会留存在你生前的空间里,你的精神、你的告诫、你的义举都会汇入历史的长河中,或为一个小水滴,或为一个小分子,或为一朵浪花。

以淡定的姿态面对年华的流逝,坦然地看着自己前行的脚步,这是智慧的正视,是勇敢和豪情的面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