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的二十五日,我和内人乘坐西安地铁九号线前往华清池游览,这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沉思的奇妙旅程。当我们踏入地铁站,现代化的设施和明亮的灯光映入眼帘,指示牌清晰地指引着前往九号线的方向,让人瞬间感到舒心与便捷。车厢宽敞、整洁,座椅舒适,列车缓缓启动,平稳地前行,几乎感觉不到颠簸,透过车窗,能看到隧道壁上的灯光快速闪过形成一道道光影,仿佛是一条历史的隧道,不禁让我想起了过往都市那种拥挤的公交乘车经历。
抵达华清宫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宏伟壮观的大门,朱红色的梁柱与金色的门钉相互映衬,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踏入宫门仿佛一脚迈进了历史的长河,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我笼罩。虽然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经两次来过华清池,但这一次仍然有着强烈的新鲜感,景区的建设布局的巨大发展和文化的充分展示、以及旅游服务都是我感受到了社会文明的长足进步。
我们乘坐索道到达半山腰的上站,步行到烽火台的脚下,此时一阵凉风掠过林间,沙沙声里我仿佛听到了千年前那急促的马蹄声和千万个将士们的喘气声……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那冲天的火光,原以为是浪漫的开场,却成了王朝覆灭的丧钟。诸侯们被骗的愤怒、犬戎入侵时的慌乱,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一曲悲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骊山见证了西周的轰然倒塌,也见证了一个王朝因荒诞而走向末路。
周幽王姬宫湦,忘记了自己身为周天子的本份,贪婪腐败,沉迷女色,不问政事,不仅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且亲手将先祖辛辛苦苦缔造的周王朝送上了不归路,实属忤逆不肖之徒,可叹可悲。
转过山脚,华清池的水波泛着微光,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这里演绎得缠绵悱恻。昔日的奢华与恩爱,在温泉雾气中若隐若现,可马嵬坡下的三尺白绫,又将这如梦似幻的爱情生生斩断,江山与美人,在历史的天平上从来都难以平衡。华清池的水,流淌着盛唐的风华,也倒映着王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巨变。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是《长恨歌》里的一联名句。诗人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的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重创,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宫廷中奢靡享乐的风气却依旧盛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元和元年(公元 806 年)白居易奉命为周至县的县尉,在距离周至县城大约三十里的秦岭脚下、黑水之滨的仙游寺结识了王质夫,进士陈鸿也寓居周至,三人很快就结为游侣,于是年十二月同游仙游寺,话及唐玄宗于杨贵妃的故事,王质夫提议白居易以此为题材创作诗歌,陈鸿作《长恨歌传》,于是乎一歌一传应运而生,千古流传。
白居易笔下缠绵悱恻的《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将自己与初恋香菱的情愫融入其中。白居易年少时,在符离(今安徽宿州)与邻家女香菱相识,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香菱不仅容貌秀丽,还精通音律,与白居易有着许多共同话题,度过了一段纯真美好的时光。白居易出身于小官僚家庭,家族希望他能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光宗耀祖,对他的婚姻有着更高的期许,坚决反对他与香菱在一起。白居易虽对香菱一往情深,但在封建礼教和家庭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妥协,成为诗人一生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白居易在创作《长恨歌》时尚未结婚,当时已经三十四岁了,在那个时代已经属于超大龄剩男。直到元和三年(808 年),三十六岁的白居易在母亲以死相逼的压力下才迎娶了同僚杨汝士的妹妹杨氏,结束单身状态。
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故事,在千年的岁月流转中被无数文人墨客渲染变成了爱情的佳话。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封建皇权专制下的荒淫。李隆基比杨玉环年长三十多岁,且杨玉环最初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正因为这个儿媳长得倾城容颜,从此魂牵梦绕,才横刀从儿子身边夺走,这还像个父亲吗?在民间的俗语叫“扒灰”,是不齿的行为。杨玉环悲惨结局从她的人角度上来看,最主要原因她是个小女人,缺乏政治头脑,一味地恃宠而骄。她不明白,她本人以及整个家族的骄奢淫逸都是因为这个老男人,她应该有所收敛,规劝这个老男人不要忘了皇帝这个本职工作,如果这样,就不会出现香消玉损马嵬坡的事情了。
李隆基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他在统治前期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国方略,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繁荣昌盛的巅峰;但在后期,由于他的懈怠和昏庸,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由盛转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再往前行,兵谏亭在苍松翠柏间静静伫立。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站在这里的我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激烈的枪声与呐喊,似乎看到了瑟瑟发抖的蒋中正。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存亡的抉择,是爱国将领们为了家国大义,在骊山脚下做出的惊天壮举。它让全国团结抗日的呼声如春雷般响彻华夏大地,为抵御外敌入侵凝聚起强大力量。
当年的蒋介石是国家的领袖,本应该摒弃前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救国图存,他不该将个人与小团体的利益凌驾在国家、民族的存亡之上,固执地坚持围剿共产党的军队,因而失去了军心、民心,功败垂成,客死他乡。
下山后,我漫步在华清宫的园林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修剪和安排,充满了艺术的韵味。园林中还有许多小巧玲珑的亭子和走廊,供游客休息和欣赏风景。我坐在亭中,闭上眼睛,心中的幽思却久久难以平息。这片古老的土地,用它经历的故事告诉人们:兴衰更替,皆有因果;家国大义,重于泰山;而岁月的长河,永远奔涌向前,带着历史的记忆,走向未来的灿烂。
二零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于大寨子寒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