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时值暮春,风光无限。50多位参加“江苏产业工人时代风貌”主题实践活动的江苏籍作家,乘坐一辆大巴,行进在从如东县城掘港通往洋口港的大道上。洋口港,一座现代化新兴港口,一个让人着迷、令人神往的地方。车上,作家们正静心聆听如东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袁金泉先生关于洋口港的简要介绍:“……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洋口港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至九十年代初才正式投资兴建,短短30年时间,洋口港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国家级港口,港口码头“阳光岛”更是成了全国LNG天然气的重要集散地……”作家们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他们在为南黄海的旖旎风光赞叹,也在为如东人的创造精神赞叹。接着,袁先生给大家报出几组数据,以证明如东人为洋口港的开发、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以及今天的洋口港给人们带来的效益。
人们听着,议论着,感叹着。忽然有年轻人叫道:“快看,这里有个大风车!”随着喊声,人们纷纷扭头把目光投向窗外,原来,那是一座风力发电装置,但见风车正缓缓转动,果然就像一座大风车,风车上的巨大叶片令人不由想起《堂吉诃德》里骑士挑战“巨人”的笑话。
哦,临近南黄海,临近洋口港了。
“大风车”是南黄海滩涂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座,两座,三座……滩涂上,相隔不远就有一座风车,它们无一例外缓慢地作等速旋转。有人提问道,在如东的南黄海滩涂上,有多少座这样的大风车?袁先生笑笑:这个,目前好像还没有准确数据,因为它是动态的,在不停地增加。
接着,袁先生给出一份资料,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发电已成为如东县的三大支柱产业。去年,如东县全年风电发电量达 41.52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 37.33 亿千瓦时,而如东全县社会年用电量为59.0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如东仅风力发电量已经可供全县用电总量的63%。惊人的数据,骄人的业绩,就是来自于这些缓慢转动的风车……正因为此,如东县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绿色能源之都”。
汽车驶上“黄海大桥”。黄海大桥在作家们的眼里又是一件奇迹,全长12.6公里,从陆地连接到大海深处的人工岛码头“阳光岛”。
头上是蔚蓝的天空,有海鸥在飞翔,在盘旋,脚下是无垠的大海,刚退去潮水的滩涂,别具风情。行进中,人们又有新发现,在黄海大桥的左侧还有一座与黄海大桥并行的长桥,袁先生说,这是一条专用于供气供电供水的桥梁,两座桥一左一右,都与大海深处的阳光岛相连。有人充满好奇,带着想像说,你们看,这两座长桥是不是像两条巨龙?而阳光岛不就是海上的一颗明珠,这可是正宗的“二龙戏珠”嘛。
如此好风水,如东不腾飞也难!
作家们饶有兴致地一边议论一边登上阳光岛,他们来到岛上的至高点——观景台,一览海岛风情。有人乘兴吟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面对大海,我感触最深的是风,一阵阵风推送着海浪从远方向海岛扑来,在海岸上拍出阵阵涛声;回首远眺海岸线上,那一座连一座的大风车,巨大的风叶在风中不紧不慢地转动、转动……
展览厅,解说员向大家介绍:阳光岛是LNG天然气接收站,去年,这个接收站接卸LNG 85船,接卸量650万吨;天然气外输总量92亿立方米,年接卸量、外输总量、产能利用率3项指标均居全国LNG接收站之首,为江苏全省提供1/3以上的用气量,为江苏省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云云。
我的耳朵在听,但心又飞到那些风车上。
采风团下一站是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风力发电“风车”叶片的生产厂家。去看这家企业,与我的心思倒非常吻合。走进工厂,我又惊叹不已,自叹自己的坐井观天,身为如东人,至今却不知道身边有这么个“大家伙”。
我对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大感兴趣,因为那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不是一时半会能弄清的。倒是那两个成型车间的厂房很让我惊讶。好大的车间呀,有多长呢?正好有一位青年工人经过,问了他一下——560米!560米是个什么概念?它就是一里多长,而且是,两个560米!年轻人是个个头有1米8以上的帅小伙,很热情,他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企业和他自己的一些情况。他是来自重庆的大学生,2014年进厂。刚进厂的时候,企业生产的风车叶片规格为42米(即42米长),这种叶片的发电机发电量为1个兆瓦;几年来,企业不断改进创新,目前,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发展到57米、59.8米、66.5米等多个规格,去年,又生产出一种90米长的“巨无霸”,这种发电机组的发电量高达6兆瓦。交谈中,我发现年轻人身上带着一股自信、豪迈的气概。
在生产车间,我看到一个个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各就各位,正紧张有序地工作,又一条90米的“巨无霸”在他们的手下诞生。
年轻人一边给我指点,一边笑着说:“这个90米的‘巨无霸’重量可不轻,15吨。”15吨!安装好的风车,仅3张叶片就是45吨,该要多大的风力才能推动它转动呢?真让人失笑,我这个门外汉,想的尽是这些幼稚好笑的问题。
人们暗暗赞叹如东人的智慧。如东县拥有95.34公里长的海岸线,滩涂总面积达104万亩,他们就利用这一资源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从南黄海上来,风从太平洋上来,源源不断,永无穷尽。忽然,我想起歌唱家戴玉强当年在如东演唱的一首《太平洋的风》:
是那太平洋的风吹拂脸庞
南黄河的潮水在脚下激荡
太阳岛①上辉映着喷薄的霞光
看那列队的巨轮正在启航
海子牛耕耘着岁月沧桑
历史与未来汇成交响
跨海的长桥像天路一样的宽畅
每一个泊位上都穿越着繁忙
这里是开放的海港
中国的洋口
你面向太平洋
你面向太平洋
那一座座“风车”在激越的旋律中旋转着,旋转着,在我心中,它们就像一个个如东人,向前,向前,永远不知疲倦,为社会,为人类源源不断奉献着自己的爱。
注①:当年阳光岛曾叫太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