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5
分享

取鱼乐

取鱼乐

在如东民间,流传着一个俗语:“吃鱼不如取鱼乐。”的确,取鱼是一件很快乐很开心的事,特别是临近年底的取鱼,又多了“年年有余”的吉祥含意。

扒鱼

腊月,地里的农活稍稍缓解,乡下扒鱼的人就多起来了,小河边上时常有扒鱼人的身影。

扒鱼使用的工具是一种扒网。扒网形似畚箕,环形网口上套着网袋,安装在一支长长的竹篙上,扒鱼时,扒鱼者将扒网抛至河心,握着竹篙尽力向岸边划,当接近岸边的时候,加快速度,最后是猛然一划,水草淤泥跟着扒网一起冲到岸上,网袋里边就可能有小鱼小虾之类。

说起扒鱼,我就会想起跟三叔扒鱼的往事。

三叔不是我的亲叔。三叔跟我同岁,只比我大几个月。三叔因为家庭的成分高,父母认为三叔上学不会有出息,小学读完就让他辍学在家,我虽然还在上学,但这时候正在停课闹革命,也就时常在家。三叔羡慕我上学有书读,我很喜欢三叔的自由自在。冬日里,我经常看到三叔扛一口扒网,在小河边上走来走去,就跟他说什么时候带我去扒回鱼。

腊月里的一个黄昏,三叔果然喊我跟他一起去扒鱼。西北风很尖厉,天空混沌一片,欲雪未雪的样子,我有点不想去,我借口说我没有扒网。三叔说,不用,你只管跟着我,帮我背鱼富子(一种扁形大口竹篓)就行。接着,三叔吩咐我要穿件旧点的衣裳。我本来就没有新衣裳,他还要我穿旧的,这个三叔!

那天,三叔的打扮很像个老头儿,他头上扣一顶老头帽(中间有洞露眼睛的那种),上身穿一件深灰色老人装,裤子是青蓝色的,膝盖和屁股上补几块大补钉。当然,我跟他也差不多,只是上下的颜色对调了一下。

扛着扒网、腰上束着鱼篓的三叔,完全成了一个渔夫。在我面前,三叔越发的显得老练。三叔领着我跑了几条河,却不急着扒鱼。三叔说要找一个水少些的沟塘。沟里的水少了,鱼就没处逃。三叔总是自以为是,生怕我不懂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当然,这也与我自己有关,因为每次在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总是装得恍然大悟,让他更加得意。

三叔终于停在一条小河边上。三叔先跑到水边观察了一下,说有鱼。接着,他叫我趴在北边河坎里,头露出来,盯着小河北边某户人家,说你看见有人出来了,就赶紧给我发信号。

哦,原来三叔是来偷扒人家鱼塘的鱼。我说这不好吧。三叔说,没事,我们只是扒点小杂鱼,又不弄他养的家鱼。

三叔扒鱼的技术果然不错,而且有力,但见他将扒网朝河心猛地一抛,随即握住竹篙使劲地朝自己的怀里拉,三下两下,扒网就已经来到脚下,接着,他猛地将扒网朝岸上一拖,“哗啦”一声,扒网上了岸,只见网兜里有鱼在水草和污泥里拱着闹腾着,有鲫鱼、昂刺、鰟鮍、小虾等等,三叔当然来不及抓,他叫我一边望风,一边帮助捡鱼,他好继续扒……

毕竟是养鱼塘,里面的鱼真不少,不一会儿,鱼篓子就装不下了,那户人家仍然没有人出现。三叔还想扒一会,我说我的手冻得吃不消了。不知道是因为今天扒鱼的行为属于偷还是因为天太冷,尽管处在避风的河坡上,我还是冻得浑身打战,连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三叔却说他热得要命,衣服都快淌湿了。我看他简直成了个泥猴子,网上是泥水,脚上是泥水,身上脸上也是泥水,难怪他要我穿一身旧衣服。

我当然也是一身的泥水,而且一身的鱼腥。

三叔得意地哼着歌子。三叔的嗓子不好,且五音不全,但我还是听出来,他唱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鱼篓装好了,满满一篓,还有几条小的装不下了。我蹲在河边上洗手,听三叔忽然不唱了,我说,你唱呀,记不得了吧,下一句是“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但是,仍然没有三叔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啊,我也不敢出声了,原来是鱼塘的主人站在那里。

不知道鱼塘主人是什么时候站在河岸上的,脸上阴着,我忽然有一种想尿尿的感觉。想逃是逃不掉的。鱼塘主人两手拢在袖筒里,站在北风中。天上不知什么时候下雪了,他的头发和胡子上已经沾了几粒雪花。他不急不慢地说,怎么办?要不要到大队革委会去?我忽然想到三叔家的成分,可不能捅到革委会去,一个“偷”字他背不起。我想,不能让三叔为难,便边朝岸上爬边说:“叔,你别难为他,是我叫他来的。”

鱼塘主人似乎到这时候才看到了我:“啊,是大林啊,你?呵呵,你说我能相信吗?我们的大林,学校里的三好学生,会干这种事?”他又把脸转向了三叔。

雪天里的三叔,僵硬地站在那里,像一尊塑像,一动不动。这时,雪花飞得更密更有劲了。

还好,鱼塘主人并没有过分为难我们,只是叫三叔把鱼篓里的鱼倒了下来,然后从里面拿出几条不算太小的鲫鱼,用一根枯草串起来,递给我,说:“大林难得到这里来,这几条鱼算是叔送你的。”又说,“以后啊,想吃鱼你只管跟我说一声。”

……

那次扒鱼的行为不太光彩,让我一直记着。不过,我觉得扒鱼不失为冬天的一个好的运动项目。因为扒鱼要用力,要跑动,身上便不再冷,加之扒鱼会有收获,有获得感,就更不觉得冷了。

趟鱼

我的趟鱼经历是在高中毕业以后的事,趟鱼工具是趟网。

趟网的趟,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选择了几个字,都觉不妥,最后还是确定用它。趟鱼行为是渔人持着网具在水底向前推送以捕鱼,“趟”足以表达这一行为。趟网用一个1米左右长的厚竹板做网口,以一根长竹篙固定在网口中央作柄,网口的两端有网纲绳绑在竹柄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网袋,这就是趟网。

用趟网捕鱼捞虾一人即可,但当有人趟鱼时大多会有一群“跟屁虫”盯着,他们主要是看热闹,看到兴奋处会自发地为趟鱼人呐喊助威。趟网趟鱼一般从河心下网,着力向对岸推,当趟网口接近水边的时候,将网口猛地向前一推,然后快速将趟网往回拉,拉到水边时立即把网提起来,将网中的东西倒在河边的草丛里。这时,“跟屁虫”们便热心围过来帮助捡拾,什么罗汉鱼、鳑鲏儿、昂刺鱼、虾儿、螺蛳、河蚌等等,被他们一一分拣出来。运气好的时候还能趟到比较大的鲫鱼或黑鱼之类。

趟鱼人回到家,家人忙将渔具接过去,把鱼篓里的鱼和螺蛳等分了类,选比较大的送一些给亲戚、邻居们分享,其他的洗净了下锅烧煮,不一会,庭院里便飘出浓浓的鱼香味儿来。

趟网在各时间段是有分工的,清明前趟螺蛳,清明前的韭菜炒螺蛳肉是一大特色菜肴,据说还能防眼疾;夏天在渠道里趟小杂鱼,昂刺鱼是一大美食,肉嫩肥美,鳑皮鱼可以连骨吃。这时,母亲往往会把靠近的几个亲戚喊来,就着炒螺蛳或煮昂刺美美地喝几盅。几口酒一喝,话就多了,大家说说儿女的事业,聊聊地里的收成,鱼香、亲情、期待等等,与醇厚的酒香鱼香交融。喝到酣畅处,他们也会拿小孩开开心:“来,敬舅舅一杯酒。”小孩怯怯地把杯子端起来,跟大人碰一下,嘴唇刚一接触酒杯,就被辣得直吐舌头,直哈气。叔叔笑着说:“敬舅舅就不敬叔叔了?”孩子扮了一下鬼脸,转身跑了。

我从学校回家以后,三叔帮我自制了一口趟网,跟他趟过几回鱼,但因为力气小,很难趟到大些的鱼。只有到了腊月,附近的水塘里枯水,在浅水里趟鱼,比较顺手。有一年年底,人们用桶把一个水塘里的水戽得差不多了,三叔喊我去帮助“弄鱼”。三叔使的是他的扒网,我用趟网,两个人从沟塘的两端朝中间“包围”。

塘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我们都有收获。当两人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水塘里猛地泛起一层浪头,三叔叫着说有大鱼,要我当心。我原本趟得好好的,听他一说,不由紧张起来,胸口啪嗵啪嗵地狂跳。忽然,我觉得有东西在我的趟网里拱了一下,把我吓了一跳,手上一使劲,趟网口嘎喳一声断成两截,我看到那层水浪从我身边一窜而过……三叔拼命叫我:“快抓鱼,快抓鱼。”我果断地向水浪扑去,结果,鱼没有抓着,自己洗了个冬澡。这件事让大家笑了好多年。

罩鱼

如东乡间的捕鱼工具真多,除了扒网、趟网,提网、丝网、圈网、拦河、网簖、箍网等等,还有罩网。

罩网其实不是网。百度上所记罩网,如东乡里人称困簏,竹篾制,口装倒刺,内设诱饵,卧于水下。本文所说罩网也是一种竹篾制品,但体积比困簏大,网眼比较稀,样式有点像倒扣在地的大竹筐,上小下大,无盖无底。“竹筐”上面的小口直径70厘米左右,下面大口直径90厘米至1米,用四根竹竿上下支撑两个口,有较强的稳定性。

罩网捕鱼方法极为简单,将罩网猛扣入水,待沉至河底稳固后,将手伸入网中捞摸,有鱼了,予以捕捉,没有,再罩下一网。

一般情况下,“渔夫”在使用罩网前,先要到河边观察鱼情并选择“罩址”,比如河床的深浅、河床是陡峭还是平缓等等。选在什么地方下罩网也有讲究,直接关系到能否罩到鱼和所罩鱼的大小。老的罩鱼人是有经验的,他们经过一番观察,便在选定的地方投下鱼饵,俗称“打塘子”。打好塘子,罩鱼人并不急着下罩网,而是回去做准备,因为经验告诉他,投饵后要待上一段时间,鱼儿才会“上塘”。

罩鱼人常说:“罩得早不讨巧,罩得迟不当时。”也就是说时间必须掌握恰到好处。鱼塘子的距离和数量也有讲究,一般每隔十来米打一个,以罩网罩前一个塘子不惊动后面塘子的鱼为宜。一个河塘打多少个塘子,以河塘的大小长短而定。通常有“塘子三不打”:河塘边无水草的地方不打;河塘里水草太厚的地方不打;整日没有光照的地方不打。罩鱼人每打一个塘子,还要随手扯一把野草放在水面上,作为标记。

罩鱼时,罩鱼人看准塘子上的记号,双手抓住罩网上口的两侧,连人带罩猛地扑入水中,罩网到底了,再用手按一按,确保罩网的下口没有漏洞,然后俯身趴伏在罩网上口边沿,一只手稳住渔罩,另一只手探入罩网内,先是将里面的杂草捞去,再使劲搅动,然后把伸到网的边角去抓,一抓一个准,抓到后放入背在身上的鱼篓里,再抓。罩网罩鱼以鲫鱼居多,偶尔会罩到一条几斤重的草鲲或青鱼,那便是罩鱼人最开心的事了。

也有不打塘子罩鱼的做法。夏天,夜里下一场大雨,河水猛涨,漫进大田,鱼也随之游入大田里。天刚亮,人们看到田间有游鱼冲起的一层层水浪,罩鱼人便扛了罩网在田里罩鱼。这种罩鱼方法,在当时叫“乱罩”,不过,会罩到不少鱼。

罩鱼人还掌握有罩鱼的时间规律,譬如:阳春三月罩鱼,一般选在中午,因为这个时候河里的鱼会游到河边来觅食。夏季,罩鱼的时间大多选在清晨或傍晚,这两个时间节点,河水温度相对低一点,鱼会游到河边的水草丛中觅食或嬉戏。秋季天气凉爽,不分时间,只要不下大雨,几乎一天到晚都可以罩鱼……

我的邻居家有一口罩网,那年腊月,我看到屋后水塘里的水不多了,就去他家借罩网,自己学着罩鱼。邻居反复叮咛我要注意安全,我说不要紧,河里已经没多少水了。罩了几网,均没有收获,便想往河心里罩,不料这一网罩下去,连人带网冲进深水里。好家伙,虽然只是一人多深,却因为没有准备,呛了几口水,而且浑身弄得浸湿,这时,却有一条黑鱼因为受到惊吓,从罩网里钻上来,撞在我身上……但这时的我哪还有心思捉鱼,罩网也不要了,连滚带爬溜上岸,躲在家里烘了半天火。

这个消息传到三叔的耳朵里,他一点也不同情我的遭遇,还幸灾乐祸地编了个顺口溜:“大侄胆子真大,罩鱼技术到家,不用叉来不用网,黑鱼钻到胯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