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乍暖还寒的春天,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带着几份羞涩,带着些许神秘。
今年农历正月初六立春,就正式进入春天了。“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萌芽的季节,是出发的季节。一到春天,满眼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色满园……甚至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一想起春天,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温暖、温情和温馨。
春天是多彩的季节。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诗经》里的春天繁盛耀眼:“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杜甫的春天浓墨重彩:“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白居易眼里的春天花团锦簇:“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苏东坡笔下的春景柳暗花明:“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王冕的春天是“昨宵嫌冻雨,今日喜春风。野草浮新绿,园花结小红。”看农家大门上一副副红艳艳的春联:“一年好景同春至,四季财源顺时来”。
春天是歌唱的季节。
春天的夜晚,时常伴有淅淅沥沥雨声,清晨的地面上是一片湿痕:“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天的歌声有时由远及近:“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有时又由近及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天的歌声有时是连贯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时又是断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歌声有时合唱:“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有时是独唱:“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春天的歌声有时从空中传来:“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有时从地底下发出:“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天是抒情的季节。
唐人崔护在长安南郊春游,偶遇人面桃花,次年再访时则桃花依旧,人面不在,不由心生怅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王维在看到南国红豆新枝生发之时,不由思绪万千:“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安石在春风吹绿江南草木之际,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既有思乡之情,也暗示了他推行新政的伟大抱负。伟人毛泽东的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体现了共产党人梅花一样的高贵品质。
春天是美味的季节。
春天里会出产一些特定的野菜,比如荠菜、香椿头、春笋、马兰头、水芹等等,当采撷这些野菜的时候,也可以确认春天已然到来。如果将春天的这些绿色馈赠予以风干或冷藏,随时拿出来慢慢品尝,则嘴里一年四季都有了春天的味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舌尖真正把春天给留住了。春茶是绽放在种茶人眼睛里最靓丽的花朵,是跳跃在采茶女手指间最鲜活的精灵,是摇曳在喝茶人水杯中最销魂的舞者。
春天是耕耘的季节。
燕子乘东风归来,或修葺旧巢,或重垒新窝,为希望忙碌。蜜蜂在春暖花开之际,辛勤地开启了酿蜜之旅。
田野上呈现的是农夫、耕牛、犁铧、斗笠、蓑衣的农耕画面,当然,这只是旧时风景,如今,种田已经进入机械化、智能化时代,犁田耕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播种施肥使用无人机作业,效率、效益提高了,不变的是有播种就有希望,“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籽”。
春天有最美的风景,春天有最好的声音,春天有最浓的滋味……美好的春天,带给人满心期许和无限动力。当然,春天并不全是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春天虽然是播种的季节,但如果贪恋春色,不即时出发,那么夏的繁盛,秋的金黄,都将属于枉然的期待。只有珍惜春天,在春天里早早出发,拥抱清新的春天,播种希望的春天,诚朴勤勇,到时候,才会拥有丰硕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