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玉行
市农科院的吴副教授是水稻栽培专家,近年来他一直急于寻求一个研究课题,待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在相关期刊上变成铅字,与自己朝夕相处了18年的副字就可以抹掉了。抹掉那个副字,不仅能加爵,还能加薪。
机会说来就来了。这天吴副教授下乡,偶然发现南王庄的水稻田里,有五垄水稻的长势与众不同:植株高大粗壮,叶片深绿且厚实,籽粒饱满充盈,穗粒大穗粒数多,与旁边的水稻一比,那简直就是羊群里跑出了一个骆驼。吴副教授用他的理论模型快速地为这五垄水稻测了下产量,亩产至少要比其它地块增产20%以上。吴副教授心中一喜,可以立个项,课题就叫:五垄水稻是如何鹤立鸡群的。
吴副教授组织人员调查、取样、化验、分析。然而折腾来折腾去,除了这五垄地的腐殖质比其它地块高,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比相邻的高之外,没有得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吴副教授心不甘,情不愿,再次来到南王庄的那块稻田。吴副教授踱着方步,徜徉在稻田里,苦思冥想,冥想苦思,把本来就稀疏的头发不知又揪掉了多少根。正在吴副教授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粒鸟屎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他的头顶上。吴副教授吼出一声国骂,抬头一瞧,眼睛就瞪圆了,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正好有几股高压线从这五垄稻田上方穿过。
吴副教授一拍脑门:“哦,我明白了!这水稻之所以高产,肯定与这高压线产生的高压磁场有关。”于是,吴副教授连夜起草了一份报告,标题是:高压磁场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报告写好后,连夜递到了院长的办公桌上,拟立项,申请科研经费。
立项很快就获批了,还划拨了经费。吴副教授决定要大干一场了,弄他个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高压磁场、电磁辐射与作物栽培属于不同的学科,研究起来难度非常大。吴副教授的性格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种。在院长的支持下,市农科院成立了以吴副教授为组长的课题小组,抽调了5名科技人员专职进行攻关。
查阅资料,搜集数据,寻求电力科研院所技术支援,实验室模拟操作实验。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研究了一年,课题竟没有任何进展,吴副教授再度陷入困境。心里那个急呀,吴副教授寝食不安,才几天工夫,嘴上就起了好几个大泡。
又是一年水稻成熟的季节,吴副教授再一次来到南王庄,再次徜徉在这五垄稻田里。水稻不知吴副教授的心情,在和风中摇曳着沉甸甸的稻穗,似向吴副教授示威一般。
正在这时,一位年逾花甲、老农模样的男子朝吴副教授挥了挥手:“我说那位先生,你在我稻田里干嘛呢?”
吴副教授走出稻田,仔细打量了下那位老农,说:“老人家,我是市农科院的水稻栽培专家,我们对你这五垄稻田很感兴趣,它们出类拔萃,超群绝伦,为此,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个课题研究小组。但研究来研究去,我们至今没弄明白:这五垄稻田为啥比其它的水稻长得好呢?”
老农又挥了挥手,说:“你看到高压电线上落的那些鸟儿了吗,它们把粪便全都拉在了我的稻田里,水稻能长不好吗?”
吴副教授张大了的嘴巴,久久没能合上。
(本文发表于《陶山》2025年第1期太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