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都市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高楼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故事与梦想。在开福区的一栋高楼里,就藏着一位种菜翁,他的故事,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带来一抹不同寻常的绿意与温情。
正月初四,春风夹着细雨在在这座古城中飘洒,年的气氛依旧浓厚,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喜庆与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家前往阿舅子家去拜年。阿舅子,一位曾经的乡干部,退休后选择在这座繁华都市的一隅,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园诗篇。他住在开福区的高楼之中,却心怀田野,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续写着与土地不解的情缘。
走进阿舅子的家门,一股温馨与热闹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节日特有的甜蜜。茶余饭后,闲谈之间,阿舅子的种菜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话题的中心。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对土地的热爱,言语间流露出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他说,自退休以来,生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忙碌节奏,但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却从未减退。在一次偶然的同学相聚中,得知城边有片建筑闲置的工地,他便萌生了在那里开垦菜地的念头。这一想法,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最终绽放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
阿舅子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旦决定了便全力以赴。他亲手翻土、播种,将一块块荒芜的土地变成了充满生命力的菜园。白菜、红菜、萝卜、大蒜……这些时令蔬菜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不仅满足了自家餐桌上的需要,还成了馈赠亲朋的佳品。每当夏秋之交,烈日炎炎,阿舅子总是顶着酷暑,为蔬菜淋水、搭棚遮阳、细心施肥,那份专注与执着,让人动容。他乐在其中,享受着与自然对话的每一刻,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在乡间工作的日子,那份纯粹与满足,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提起那次用小车装大粪的趣事,阿舅子的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那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自嘲。他说,为了让蔬菜长得更好,他决定使用最传统的农家肥。于是,便有了那次“壮观”的场景——女婿开着小车,后备箱里装着两桶大粪,一路小心翼翼,引得路人侧目。这段经历,虽然成了家人间的笑谈,但也见证了阿舅子对种菜的执着与用心,以及他对传统农耕智慧的坚守。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女婿对老人的孝顺,用自己的小车给岳父装大粪,这不是每一个女婿都能够做到的事情。
听闻这些故事,我对那片菜地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在今天吃了午饭后,我便提出了要去他的菜地看一看的要求,阿舅子欣然应允,带我们前往他的“秘密花园”。穿过喧嚣的闹市,驱车走过四公里左右的路程,来到一处静谧的山坡上,那里,一片被遗忘的建筑工地上,在阿舅子的巧手下,焕发了新生。六七块菜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的围墙里,每一块都绿意盎然,各种蔬菜在和风细雨中生机勃勃。走进菜地,仿佛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蔬菜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阿舅子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的成果——白菜肥嫩欲滴,红菜鲜艳如火,萝卜个大饱满,大蒜青翠挺拔……每一株蔬菜都承载着他的汗水与希望,也见证了他与这片土地之间不解的情缘。他轻轻地抚摸着菜叶,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感受到了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
站在这片菜地上,我不禁思绪万千。在大部分退休人员坐在牌桌上的时代,阿舅子以他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心灵的富足与自然的亲近。他的菜地,不仅滋养了身体,更滋养了心灵,成为了都市中一抹难能可贵的绿意,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不应忘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初心。
阿舅子在菜地里,选择了最好的几种蔬菜,给我们装了两袋,一边介绍每种蔬菜的特点,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充满生命力的菜地,心中却已种下了对自然、对生活的全新理解。阿舅子的种菜经,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它告诉我们,幸福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温情的日常之中。而长沙,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也因有了这样一群热爱生活、敬畏自然的人们,而变得更加温暖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