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山的头像

阿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09
分享

怀念中学语文老师

怀念中学语文老师

作者:阿山

我刚调到县城工作不久,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拟写一篇公文,接到高中时的一位同学电话,说教我们语文的沈老师生病了,几个同学准备相约去医院探望。我问了一下情况,感觉不是很严重,便决定过两天再去,几个同学都表示等到我一起去,尽量争取在周末。我看了一下办公桌上的日历,后天就周末了,便约定后天晚上一起去。可就在第二天中午,噩耗传来,沈老师走了!我手握着电话,久久不能放下,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是真的。这天下午,我和同学们在殡仪馆,在一片哀乐声中,确认沈老师真的走了。就在上一星期,我还去过沈老师家,我将有自己新发表的一首诗的杂志送给他,他也给了我一本杂志,上面也有一篇他新发表的作品。我们聊了一下当前的文学,特别是对当时的朦胧诗、意象派交流了看法。没想到相距不到十天的时间,现在却阴阳两隔了,我真的无法接受这一切。我从前来奔丧的人群中挤进去,看到躺在鲜花丛中的沈老师,我仔细端详他的面容,除了眼是闭着的,其他和生前没什么变化。此时此刻,我无法找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我的心情。往事一幕幕像飘浮的碎片,不,更像乱云飞渡般在眼前晃动。在一片哀乐声中,我的意识几乎无法在任何一块记忆的碎片中停歇。

眼前是一片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们好几个同学簇拥着沈老师,沿学校旁边的公路步行到几公里外的硫磺厂去看电影,沈老师这天兴致特别好,和同学们有说有笑的聊着。沈老师突然拍着我的肩,问我最近又背了什么古诗。他知道我喜欢古诗,也开始在背一些古诗。沈老师这一问,让我想起最近读的几首古诗,有些意思不太明白,便趁此向他请教,记得我当时向他请教了“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的“龙钟”是什么意思,“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中的“一色裁”是什么意思?沈老师绘声绘色的给我解答,然后,还给我讲什么是“诗眼”,记得他举李白的“朝辞白帝”为例,说全诗中没有一个“水”字,而整首诗都是在写水,且是写水流之急,他说这“水”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沈老师告诉我说,读古诗,先不一定要弄懂意思,背下来再说,多读多背,到时候自然就懂了。

这时,有人拿着摄像机,站立在一个凳子上,对着四周的花圈和前来吊丧的人群转动着身子拍摄。当镜头停留在沈老师的遗像前时,我注意到这张照片,和十多前沈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容貌差不多,圆脸,微胖,一双大大的眼睛显得特别有精神,留给人的是种坚毅、果敢,不畏世间风雨的印象。

眼前一抹阳光从窗户射进来,正好照在讲台前。沈老师站在那儿给我们讲课,一对镜片在阳光中一晃一晃的。在我的记忆中,沈老师讲课,几乎出口成诗,他的课不仅是口吐珠玉、金句连连,而且恢谐幽默,激情澎湃。如果哪位同学上课打瞌睡,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沈老师就会停下他的讲课,然后在黑板上画一副漫画,将这个同学当时的神态勾勒出来,问大家,你们看这是谁,他在干啥呀?沈老师边问边把目光投向那个同学。有时候,沈老师停下他的讲课,并不画漫画,而是说要给我们临时讲一个故事,而这故事往往就是与那个没认真听讲的同学有关,当然这故事自然也是沈老师临时编的。沈老师这种教学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不知什么时候,哀乐声也停了。有人站在沈老师遗像前,照着稿子在讲话,原来是追悼会开始了,讲话的是他生前好友。我突然想,会不会安排我作为他的学生代表也去讲几句。如果安排,我去讲什么呢?我要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沈老师的那份敬爱和怀念呢?

眼前是学校搞开门办学的农场,我们是刚进初中的十二三岁的孩子,第一次来到这农场,在这里来学如何种庄稼。沈老师对学校安排我们来这里劳动,是第一个持反对意见的。他说学生就应该认真读书,十二三岁的孩子,个头还没有一根锄头柄长,能干啥农活,完全是搞形式,要安排来劳动,高中生还勉强可以,这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干啥?但那时,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要批判资本主义。校长是响应上面的号召,谁也不能反对。沈老师的意见得不到采纳,于是在劳动中,沈老师就把一部分同学叫到一起,坐在田间地头,给学生们讲故事,以这种方式表示抗议。

直到追悼会结束,也没有安排我代表沈老师的学生去讲话。几位同学约好明天凌晨,来送沈老师最后一程,我肯定也会来。

这是我是平生第一次来到火葬场的火炉前。当时,是我们几个来送沈老师最后一程的学生从殡仪馆的车上将遗体抬下来,然后放到一个专用推车上,那车架上是一个钢制的槽形的铁板,遗体平放在上面,缓缓的推进那火炉。我站立在推车一侧,发现老师遗体在靠近我这一侧的手露了出来,我便伸手去握住老师的手,将其放进覆盖遗体的白色布匹里。这一刻,我感到了那手的冰冷、僵硬,再一次确认沈老师的确走了。此刻,我站立着,老师就在我身边躺着,安祥的没有声息的躺着,距离这么近,却是阴阳两隔。我突然感到,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面对死亡,人类又是多么的无助啊!我近距离的看着沈老师的遗体缓缓的送进那火炉,然后,又抬头望向天空,那火炉上面的高高的烟囱,看那烟囱里吐出的一丝青烟飘浮在空中......

沈老师的儿子后来告诉我说,他的父亲刚退休不久,走得太早,也太急了。根据沈老师儿子讲述,沈老师那天晚上突然感到肠胃不舒服,起来上厕所,发现大便带血,血量较大,当晚送医院。第二天医院说肠沾膜大面积发炎,需要手术。沈老师有个学生是很有名的外科医生,但在西南医院上班。赶紧联系了。到底是学生,当天就从五百多公里远的大城市赶来。一到就在当地医生的协助下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可没想到,在手术后进行输液的时候,突然就不行了。沈老师从生病到离世只有三天时间。人的生命,有时真的很脆弱。

我还记得第一次认识沈老师的时候,是我们刚进初中上第一节语文课时,沈老师走进教室向我们作了自我介绍后,让我们拿出作业本来,说要进行听写,看一下我们的语文基础如何。接下来,就是他口述的一段要我们听写下来的话,这段充满诗意的话,我至今还记得:

“一阵阵夹带着谷香的山风,吹送着兴中(我们学校兴隆中学的简称)初七七届银铃般的战斗歌声。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人民的未来,祖国期待着你们,人民期待着你们;希望你们用朵朵的鲜花,累累的硕果去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对沈老师语文课的喜爱就从这段话开始,我对沈老师的敬仰也从这段话开始。沈老师语文课的风格就是这样充满诗情画意。我后来对诗歌的爱好、对文学的喜爱,都从这里开始。沈老师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好老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