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玖实今天努力了吗的头像

玖实今天努力了吗

网站用户

科幻文学
202412/31
分享

风纹

无形的风具象成了灰黑的线条,朦胧世界的包裹下,一个小女孩坐在沾满雨水的秋千上轻轻摇晃......

“柳枫,柳枫快醒醒,观测台有反应了!”

周围充斥着嘈杂的人声和机械轰鸣声,柳枫抬起沉重的头找到眼镜戴上,手在坚硬的桌面上压的有点麻,自从来到海上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了。科考船在海面上随浪潮起伏着,从船舱的窗口向外望去,空中积上了厚厚的乌云,没有一丝生气,在这被称作“和平之洋”的太平洋上只有海浪在不断翻滚。柳枫收拾了一下桌上杂乱的设计稿纸,赶忙对站在一旁的黄西若说:

“是‘深末’吗,它现在在我们的哪个观测锚点?”

“四号锚点,并且卫星图显示‘深末’有向十二号锚点移动的可能。”

柳枫快步前往主控室。为了继续台风抑制装置“风廉”的改进和完善,他不得不和自己的团队跟着“辞潜”号科考船在西太平洋的各处投下台风观测锚点,以收集单靠卫星图像无法获取的各类数据。黄西若抱着智能实验平板跟在柳枫身后边走边说:

“卢雷船长决定明早就返程回鹭岛台风监测基站,他还让我提醒你好好休息,不要累坏了身子。”

“知道了。”

海上的十六级超强台风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于‘深末’的记录数据固然重要,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柳枫当然清楚这一点,这是他和叶舒眠的约定。

柳枫的船舱离主控室不远,随着一阵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沉重的舱门缓缓滑开,四周的墙壁上排列着精密的仪器和显示屏,中心是一个大控制台,上面布满了各种按钮和开关,每一个设备都经过精心布局以确保他们最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控制台的上嵌入许多由人工智能系统“智脑”管理的触摸屏,它们显示着船只的各种状态信息,包括速度、航向、深度和环境数据。“辞潜”号搭载的全新斯伯里量子智能气象雷达取代了曾经广泛使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对于台风“深末”的探测和预测行动轨迹更加准确。总控制台的一旁是管理着台风观测锚点的总观测台,总观测台的大屏幕上分为了二十四块小屏幕,每一块小屏幕都对应着一个台风观测锚点,此时对应着四号锚点的屏幕背景变成了鲜艳的红色,一个身穿白色风衣,头发随意散开,翘着二郎腿的年轻女人正靠着椅背,一边喝着东方树叶的乌龙茶一边随手敲打着总观测台控制电脑的键盘,她的斜后方一个军人装扮,身材魁梧的男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生畏的强大气场。柳枫走上前对着女人说:

“顾颜,四号锚点怎么样了?”

顾颜没有回头,而是反复查看屏幕敲击着键盘回复道:

“已经在回收了,‘深末’的速度很快,台风观测锚点七号、十二号、十七号都有可能在范围内。”

柳枫点了点头,然后说:

“这样,除了这三个锚点,其他的都可以提前回收了,着重观察这三个锚点的状态就行。”

“Ok。”

那个强壮的男人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看向柳枫,用浑厚的声音说道:

“柳枫博士,按照台风‘深末’的移动速度,‘辞潜’号明早凌晨就该动身返回鹭鸣港,您还有什么需要做的请您尽快完成,我不在乎什么实验数据,但是我得把这艘船完好无损的带回去。”

柳枫皱了皱眉,没想到时间被压的这么紧,但无奈人与自然的力量差距还是过于悬殊,他说:

“我当然明白,卢雷船长,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可以随时停止数据的收集。”

“那很好,柳枫博士,我去甲板上来支烟。”

说完卢雷便离开了主控室,黄西若在他离开后对柳枫说道:

“卢雷真是一位负责的船长,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此成熟,完全可以将‘辞潜’号的控制权交由‘智脑’管理,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地为‘辞潜’号着想,只是让‘智脑’处理一些小事,自己解决大事。他说:‘机器脑子可没我有人情味。’‘辞潜’号下水以来在他的管理下还未发生过任何重大事故。”

“他的船员也都很信任他,有些事还是自己做放心,我们也一样。西若,把十号实验的实验记录和报告再给我看看。”

“好的。”

黄西若打开平板,这个平板是专门为帮助科学实验而设计的,拥有诸多功能与庞大的资料库,能够迅速的检索到使用者想要的资料和任何一次实验记录。

“实验编码X0422,保密等级中级,记录内容:‘由气象卫星辅助台风抑制装置‘风廉’对模拟热带气旋进行抑制活动’。实验结果:‘成功将模拟热带气旋中的能量大范围分散从而起到抑制作用。由于台风能量强度过大无法投入实践’。”

柳枫的脑子涌入了一段回忆:

“你们的想法太过于荒谬了!”

“将‘风廉’直接投入到台风眼中?可笑,你有没有考虑过台风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

“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又能得到谁的保障?”

在柳枫开设的台风抑制装置“风廉”介绍讲座上,仅仅经过不到十次实验的“风廉”饱受质疑,一度被认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柳枫的团队在研制出初代台风抑制装置‘风廉’后利用实验室内的模拟热带气旋做了许多次实验,但是由于与实际的差别过大并无法将其投入正式使用,再加上资金的不足他们无法继续下一步的研究,为此他们只能开设公开的讲座和演讲展示初代台风抑制装置“风廉”,虽然这项研究饱受质疑,但还是有大学和机构愿意出资帮助他们。在历经两年的努力和多达八十四次的模拟实验后,台风抑制装置“风廉”在近一年崛起的人工智能系统“智脑”和化学湮灭能发电装置帮助下已经能够处理十三级以下的台风,但是十五级以上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不利影响的超强台风才是台风抑制装置“风廉”的主要目标。此次太平洋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收集十六级超强台风“深末”的详细数据交由“智脑”处理以便调试“风廉”经过反物质能加强过的大气能量转移功能。但是他们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风廉”的影响范围不足以在安全距离内抑制台风,所以柳枫的团队在第七十三次实验时将“风廉”分为了两个装置“澜逆”和“风夜”,“澜逆”布置在大陆上,负责构建大气屏障抵御被削减过后的台风,以此保护大陆上居民的安全;“风夜”则是装载着“风廉”核心和压缩反物质能,在投入台风眼后会冲散眼墙区而起到抑制台风的作用。

这一切,都是为了泛满泪水的双眼不再流泪。

突然整艘科考船响起了“嘟嘟嘟”的刺耳警报声,将柳枫的思绪拉了回来,主控室已经亮起了橙色警报。

“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

“是‘智脑’的警报吗?”

“好像不是......”

“发生什么了?”

......

周围的研究人员包括船员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闹哄哄的乱作一团。

“船身检查无误,未发现破坏!”

“‘辞潜’号动力装置并未损坏!”

......

明明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和威胁,为何会突然响起警报。

“柳枫,你过来看看这个。”

顾颜将总观测台控制电脑的屏幕转向柳枫,柳枫盯着上面的信息,原来是这样。

主控室的广播传来了卢雷船长的声音:

“所有船员和科考人员请注意,现在是紧急情况,现在所有人都在船舱里给我待好,不要出到甲板或是走道。再说一遍,现在所有人都在船舱里给我待好,不要出到甲板或是走道。”

柳枫对着一名船员说道:

“快去检查一下主控室的舱门是否都关好了。”

那名船员很快行动了起来,顾颜问他:

“所以你看出来什么了?”

柳枫指着屏幕对她说:

“你看这里,虽然距离很远但是那里海面的温度异常升高,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海风受到“深末”的影响不仅速度加快,其中带上了复杂的离子在高热的反应下,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进海风中,雷达电磁信号照射到海面产生的大量散射体回波的叠加生成的海杂波在海风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智脑’才没能及时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很难检测这突如其来的海风,知网上有一名教授在研究调查后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海波杂风’。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能够阻挡外界影响的船舱中待好等‘海波杂风’过去。”

顾颜喝了口乌龙茶,赞许的说:

“你小子懂得还挺多的嘛。不过这样我们就不能按时将观测锚点收回了,怎么办?”

“等晚上温度降低,应该还来得及。虽然没有多少记录,但是‘海波杂风’一般不会持续太久,我们需要的是,奇迹。”

在紧张的等待之后已经到了夜晚,橙色警报竟然提前解除了,柳枫将工作安排给了顾颜,让她尽快完成观测锚点的回收,以及让黄西若整理好此次太平洋之行的资料记录,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甲板上,夜晚的海面好像安静了下来,柳枫久违的呼吸到了海洋那独有的带着咸味的新鲜空气,天空还是被乌云笼罩着,看不到星星也看不到月亮,海中的浮游生物却散发着点点荧光,和海浪的白沫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填补了天空的空缺。卢雷船长正靠着船舷吞云吐雾,看见柳枫出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柳枫主动走到卢雷的身旁,问道:

“卢雷船长,您是怎么知道会有‘海波杂风’袭击的?”

卢雷给他递了支烟,他摇头谢绝了,卢雷呼出一个烟圈,用夹着烟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船长的直觉。”

两人都笑了起来,柳枫不会知道,卢雷是记录的第一次“海波杂风”袭击中“海蛟”舰的唯一幸存者。卢雷拍了拍柳枫的肩膀说:

“柳枫博士,您去休息吧,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不了,我想等到所有的观测锚点回收完毕,做好最后的记录。”

柳枫望着泛着荧光的海面,想到在鹭岛台风监测基站的叶舒眠,他们已经向一直以来的梦想伸出了手。二〇一六年十五级强台风“比迩”在鹭岛沿海登陆,其风雨系波及范围广,给鹭岛带来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全城电力供应基本瘫痪、全面停水,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而还只是小学生的叶舒眠和柳枫所在的凌澜区受灾最为惨重。也是在那一次叶舒眠永远失去了出海打渔的父亲。

......

 她意识恍惚地来到了父亲常带她去的海边,父亲总会抽着旱烟指着大海告诉她,他们是“海洋的子嗣”大海的守护神会在父亲出海打渔的时候保佑他。但是这一次他再也回不来了。

 风还在吹着......

 叶舒眠站在海岸边,淤泥地泛满了白色的泡沫,海水在风的推动下不断翻滚,乌云密布的天空沉重的压着,她艰难地呼吸,全身都已湿透。叶舒眠已经停止了思考,一步步朝着海中走去,即使台风警报解除许久,但现在根本没人会来这个海边。她的脚踩进了淤泥中,冰冷的海水刺激着她,鞋子陷在泥里拔不出来了便留在泥中。海水漫过膝盖,她停了下来。叶舒眠伸手抹擦着脸,她没有哭,抹去的只有雨水而不是泪水。明明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明明只剩自己孤独一人了。

 风还在吹着。

是与柳枫的相遇拯救了她,那只温暖的手将她从冰冷的深渊一把拽回,也是在那时柳枫一本正经地向她许下承诺:“以后我会变成科学家,保证所有人都不会再被台风伤害!”少年的脸上沾满了未干的雨水,坚毅的眼神闪闪发光,叶舒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捂上脸大声哭了出来。

风停了。

虽然回收台风观测锚点拖延了一会时间,但‘辞潜’号只受到了台风‘深末’很小一部分的影响,在当天的下午就抵达了鹭鸣港,柳枫在路上好好睡了一觉。卢雷船长将他们送到了鹭鸣港地铁站,柳枫的科研团队和卢雷船长告别,卢雷摆摆手:

“你们快上车吧,这次‘辞潜’号上许多设备都被海杂波搞坏了,我得好好保养我的爱船,柳枫博士再见了。”

“下次请你吃饭。”

地铁启动了。

......

鹭岛台风监测基站,拥有由风云系列卫星组成的综合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大气温、湿度的三维结构和时空分辨率图像,为台风监测预报提供重要支撑。数值预报室内,一名身材娇小,戴着银框眼镜留着短发的女子正看着手机屏幕,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舒眠,我回来了。”

柳枫推开门,对着她喊道,叶舒眠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机跑了过去:

“小枫,辛苦了,欢迎回来。”

柳枫将智能实验平板举到叶舒眠眼前给她看:

“舒眠,我们成功了,台风观测锚点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只要再进行足够的实验和改进,我们的台风抑制装置‘风廉’就足以应付十四级以上的台风了!”

叶舒眠抱了抱激动的柳枫,她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对他说:

“你去海上的这几周我也没闲着,气象局那边我已经打理好了,只要‘风廉’的实验完成就能够投入使用,这几天我一直在监视台风‘深末’的轨迹,担心你们会不会出意外。你憔悴了很多。”

柳枫摇了摇头:

“不要紧。”

看着平板上一次次的实验记录,监测基站外呼啸着的风送来了海洋无数生灵的低语,柳枫说道:

“我没有忘记‘比迩’的登陆,那个孤独无助的背影,为了我们的梦想,为了人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人们不再流泪,我一直坚持着不放弃。

现在,

我要将梦想握在自己手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