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穿沟停留在几年前,那一次,我前面的队友摔到冰冷沟水里,弄得我也万分紧张,对穿沟爬山产生了些许恐惧。决定再一次去穿沟,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看到了去五当召庚毗沟户外爬山的帖子,想去又顾虑重重。不过,想去的愿望终于战胜了其它,在封贴前报了名。
出发了,沿途好多新奇的地名:后坝隧道、白草沟、福乐居、羊场沟、木瓜渠、缸房地新村、官牛镇大桥、杏树湾一桥……还有遗漏的名称哦。虽然土生土长,但是对这个城市严格说起来还有许多陌生之处。
进山之初是砂石路,坡度很缓,两边的山蒙着一层薄雪,间或露出黑色突起部分,瞧着大约是某种干枯植物,就如同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
这次户外以采风为主,所以大家不时停下来拍照,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这秃山有啥可拍的?但在这群人眼里,看到了山水、风景,在静谧山谷中听出了祈福的虔诚……
前方出现了冰坡,面积不大,所以没有穿随身携带的冰爪,在冰面行走需格外注意脚下,小碎步、重心前移、用手杖借力、小心翼翼的样子,被队伍当中的摄影师给定格下来。这个冰坡垂直距离约3、4米,有几块大石头可借力爬上去,但还是选择了冰层上放置的铁质梯子,梯子下端深入冰层里,不用担心滑脱,手脚并用爬到最后一个阶梯,用膝盖在上层岩石跪稳后再缓慢起身,安全是此时唯一的信念。
冰、雪让沟里充满了神秘气息,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借助太阳光芒,昭示着神秘和美丽。队友们互相热络起来,请草原鸿雁帮助拍照,他现场教授几个拍照的姿势,照做后显得生涩不灵动,有点傻傻呆呆的意味,哈哈,管它呢,开心就好。
据行家统计,沟中山路共计约4.5公里,即将到达吉忽伦图山脚下营地时,一位队员不知是因为劳累还是恐慌,忽然捂住胸口哭泣起来,大家迅速围拢上来,关切询问状况,让她含服速效救心丸,并在原地休息,休息调整好了后,大家一起到达了宿营地,这是山中难得一见较为平缓的大片草坡。
队友帮忙烧开了随身背负的水,用来冲泡面,这山中是没有饮用水的,都是一路背负上来,在山风中吃泡面的机会一年中难得有几回,风儿似乎在有心捉弄,忽东忽西,只好不停变换身体的位置,寻找避风的地方。有队友在山顶吃涮羊肉,肉炖萝卜,当然为了这顿奢侈的午餐,他们也是一路负重,付出了比我更多的努力,民以食为天,在这里体现无余,这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下山时背负当天产生的所有垃圾,丢到山下的垃圾集中点,攀爬之旅才算是圆满结束。
为了纪念此行,李志刚老师特地勾勒了一幅画,画曰《醉春晖》,这副画作,用大写意的手法,绘制出姹紫嫣红,也是花红柳绿宴浮桥的景象。
早春之旅,暗合了人生之旅,有坦途、攀爬、欢笑、哭泣、艰辛、成功、相聚、别离……经历了种种,最后返回到生命出发的地方,等待着下一次旅行。也许有了期待,就有了旅行,也有了风景。
原文刊登于2020年《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