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螃蟹咏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亭台楼榭、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画卷,同时还展现了大观园众姊妹赏桂食蟹、颂菊咏蟹的闲情雅致。颂菊抒情,食蟹举觞,寓讽刺于无形,可谓一场视听觉上的饕餮盛宴。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黄,蟹肉壮”,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正是螃蟹长得最肥最成熟的时节,史湘云在薛宝钗友情赞助下,邀请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和凤姐等人进园赏桂花,在凤姐建议下,大家在风景宜人的藕香榭还席。贾母问到那一处好呢?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看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也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新巧别致,情趣盎然。
众人分两桌坐下,边赏桂边吃蟹,凤姐虚设坐位,不敢坐,一面为贾母、宝玉等人剥蟹肉,一面又说:“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现在人们在吃完蟹时,或是用温水泡过的香芹或茶水来洗手,或用食醋洗手,再用水清洗去除异味。你想,这“绿豆面子”如何洗手?百思不得其解。后经查得知,这里的“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就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清洁品,即澡豆。宋代之前,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品的“香皂”“肥皂”,古代爱美人士在洗手、洗脸、浴身时,会使用一种特制的清洁品即澡豆,就是在绿豆面里加入一些中药,把菊花桂花放在澡豆下面熏蒸,熏蒸过后,再将菊花和桂花过滤掉,这就是“绿豆面子”,用它洗手不仅清洁、芳香,而且还有保健及治疗作用。当然,还能用它来洗面、熏衣等,它已成为贵族士大夫阶层的男男女女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说到食蟹,我国自东汉以来就有记载,隋炀帝杨广对食蟹情有独钟,赞不绝口,称是“天下第一美味”;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自称“以蟹为命,一生嗜之”。曹家三代四人在江宁织造任上做官达五十八年,且烟柳繁华地,富贵风流乡盛产河蟹,相信自然不会少享用。
螃蟹入诗多见于繁盛的唐宋时代。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李白写出在明月下饮酒赋诗,醉卧高台。其持螯举觞之态,疏狂高傲之状,历历在目,跃然纸上。宋代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嗜蟹成癖,不仅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的感叹,而且在江南做官时常以诗换蟹食之,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 指公蟹,“团”指母蟹,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诗人以一诗换得两蟹的得意之状,足见食蟹之魅力。
众人吃蟹时,湘云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在总评委李纨主持下,宝黛钗探湘五人,以菊为咏,五人各展才艺,大显身手,共作十二首菊花诗。林黛玉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等佳句一举夺魁。这时,大家复又要了热螃蟹来,贾宝玉意犹未尽,诗兴正浓,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宝黛钗再次登场,各作一首《螃蟹诗》。
宝玉提笔作出一首螃蟹诗。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宝玉即兴而作,“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写出了赏桂吃蟹“兴欲狂”高兴劲,极符合十几岁公子哥性情。鳌就是螃蟹的夹钳,持螯就是吃蟹。颔联用的是典故,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特别贪吃的凶兽,现喻贪婪贪食之人。王孙即贵族子弟后代,可能是自嘲。螃蟹横着爬行,即“横行公子”,螃蟹又称无肠公子,此句典故用来渲染饮酒吃蟹。颈联仍是写吃蟹情况,虽然螃蟹情寒,脐间积冷,但因馋贪食,也顾不上这些忌讳了,吃得满手腥香。尾联中“坡仙”,即苏东坡,其《初到黄州》有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而贾宝玉绰号叫“无事忙”,可能有暗合。宝玉的诗,如实吟出了螃蟹横行、性凉、腥香而味美之特点。
黛玉看了宝玉的螃蟹诗说:“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便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多愁善感的黛玉却另辟蹊径,诗中描绘盘中的螃蟹,蟹足“铁甲长戈”、蟹肉如玉、卵块如红脂。句式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娓娓道出了自己的情感。也许是曹雪芹借黛玉之口道出在举家食粥时对往日持螯赏菊的回忆与思念,也未可知。
这首诗是黛玉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的,主要表现出黛玉反应灵敏和诗才,但较直白,没什么深意。黛玉自己也知道不如宝玉的,况宝玉的诗还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因笑道:“我作的不及你的,我烧了他。”颇有自知之明。
这时,宝钗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长安”原为唐朝都城,这里指繁华富贵之地之人,“涎口”把贪婪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首联把贪婪追逐名利者,盼望重阳早到来能喝酒食蟹。颔联“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是出彩之笔,蟹是横着爬行没有方向感螃蟹不管眼前道路是直是横,蟹有壳无皮,蟹壳之内除肉是白色外仅存黑色膏膜和蟹黄。此句是讽刺世俗人为名利而不择手段。大画家齐白石,对螃蟹的形态观察入微,泼墨即成,创作出了一幅幅神形兼备的螃蟹图。他十分憎恨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他在一幅《袖手看君行》的画上题诗道:“常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将贪官污吏比作横行的螃蟹,真是妙不可言!
颈联表面是说去除腥味,光喝酒不行,酒里还要加菊花;防蟹之寒,还要用姜作佐料,实际上是说对其贪婪本性必须对症下药。尾联是说螃蟹已经在锅里被煮,月夜水边空留下禾黍的香味。喻贪婪之人最终没有好下场。
细细品味上述三首《螃蟹诗》,既写出时节时令,也描述形态习性。“持螯”“八足”“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令人垂涎。曹公既描绘了美食,也借他人之口针砭时弊。
如果说黛玉的诗偏重于个人情志的表达,而宝钗的“螃蟹咏”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更为正统的、为时为事而作的精神。从此不难看出,宝钗作“螃蟹咏”的目的也正如众人说的那样,是骂,是讥讽世人的。众所周知,宝钗为人低调,做事谨慎。曹雪芹评价她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怎么能写出如此辣味的讽刺诗,从中可看出曹公的笔法狡狯。王希廉对此也注评道:“宝钗蟹诗是讥讽世人。”宝钗的诗是有着跟黛玉不同的创作倾向的。宝钗在这里,通过细致地描摹螃蟹的形貌特征,并将之延伸到人间万相,不仅应景、切题,也更暗合了中国传统。
大观园里的雅宴赋诗,并不全是些个人情感的家长里短,生活琐事。面对如此佳肴美景,宝玉看的是“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的宴饮兴致,黛玉看的是“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的自然惬意,宝钗却在此基础上,更为深远地看到了“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可怜、可悲、可叹的世相,不由得将整首诗的格调从单纯的佳节宴饮中抽离出来,在小题目中寓含大意,看到了更为深广、深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