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翰墨飘香进校园。癸卯暮春,沐浴着和煦春风,踏着轻快步伐,我有幸随霍山作家采风团走进霍山职业学校,走进实训基地,走进师生之间。整洁美丽的校园,严谨规范的实训,阳光自信的笑脸,令人回味和难忘。
早上八点不到,采风人员就早早集聚在县职校南大门外,主持工作的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何祥庆和程先畏老师主动上前和各位热情打招呼,为每位发放带有作协标志的文学采风挂牌。这既便于统计人数,突出文学采风,也便于相互照应。在校领导带领下,我们鱼贯而入,随着王老师流利热情的解说和有序观摩,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新职校渐次被打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校门口的一块巨石,上面刻有红色“匠心”二字,醒目厚重。这种灵巧构思,给人一种能把凡事都做到极致感觉,也昭示着职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锤炼卓越,唯有匠心!
跟随解说员,采风团一行来到学校阳光温室大棚中药材种植园,这是涉农涉药专业生的实践基地,目前,大棚内种有“十大皖药”之称的霍山石斛、黄精、灵芝、白芨、断血流、七叶一枝花等多种珍稀植物和中药材。我平生第一次看见白芨开着紫红色的花,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据说白芨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颜色,可用来布置花坛、花径,也可盆栽。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可供药用。七叶一枝花,顾名思义,我想肯定就是七片叶上有一朵小花,可程老师说那不一定,除了七叶的,他现场还找出六叶、八叶,还有九叶的。他说,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民间素有“家种七叶一枝花(重楼),毒蛇咬伤不怕它”的说法。现场受教比书本上学得更深更牢,我想莘莘学子也有如此体会吧。正如市作协名誉主席谢明所说,十大皖药平时都是在展馆里看见,是成品,今天看到鲜活的了,甚幸!
接着大家现场观摩了数控车加工、普车加工、机器人控制技术和六安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赛点等多个实习实训场所,实训室横梁上用红色字体书写着:“强化技能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实训提高能力,能力创造机会”等标语,格外醒目,令人振奋。同时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看到一群稚气未脱的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编程,或切割,或打磨,熟练地操弄着精密的仪器设备、精巧的数控机床,看到由他们亲手生产出来的机械部件和精益求精的执着劲儿,我们感到由衷高兴。大家还兴致高涨地参观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一边听讲,一边拍照。我们走出大楼,看到大楼高墙上书写着“产教融合塑造工匠精神,校企合作成就出彩人生”巨幅励志标语,这不正是职业教育丰富内涵的有力彰显和职校人执着追求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学校北门旁的法治广场上傲然屹立着一块高大的“飞来石”,上面镌有“独秀”二字,与南大门的“匠心”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从不同的角度看,会产生不一样的“意象”,有人说像一双慧眼,“慧眼识英才”;有人说像圣人孔子,“学而时习之”,总之,它是充满灵性的,有故事,有诗意,也有远方。广场四周的法治文化园布局合理,与周边环境巧妙融合,“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设计独到,一目了然,深入人心。
学校的党旗广场新颖别致,黑色大理石底座上“永远跟党走”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上面塑立着鲜红的党旗和金色五星。两侧各排立两台不同的实训机械,底座上清晰嵌刻着“敬业”“精益”和“专注”“创新”八个凝练着工匠精神核心要义的红色大字,激励着广大学生立志成为“永远跟党走”的时代新青年。正像励志楼上那“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巨幅标语一样,时刻告诫每个学生要有务实肯干、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才能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霍山职校也是我的母校,我于1988年毕业于原霍山师范,35年弹指一挥间。这回再一次来母校,倍感亲切,无比留恋。众所周知,霍山职校现在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安徽省示范特色学校。学校前身为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由原霍山师范、大化坪林业中学、下符桥农业中学、县劳动技工学校和县成人中专学校整合而成,现同为霍山技工学校、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霍山分院,即“一个机构,四块牌子”。
霍山职校现有204名教职工,在校生达3000余名。现有全日制专业18个,非全日制专业8个。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和“升学与就业并重”的理念,全封闭管理,保姆式服务。职对口高考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17位,2022年,133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其中职教高考录取103人,普通高考录取30人。我们惊喜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职教高考中,学校716名考生全部达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的位次。现在的职校无论是办学规模、教职工及学生数,也无论是校园环境、专业设置,还是教学教研成果都今非昔比,令人刮目相看。但有一条是永恒的,那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奋发图强意志,一以贯之,始终未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文化传承和宣传,学校办起了每月一期的校报《霍山职校》和两月一期的校刊《匠心》。一报一刊以其新颖的版面设计,丰富的内容编排赢得了广泛好评。主编程先畏说:“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记录着心灵的对话,迸溅出职校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目前一报一刊已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也是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程先畏老师还结合自己十多年教学教研经验,亲自编写了职业教育研究系列丛书——《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概论》,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洋洋洒洒25万字,共六大章。这不仅是一次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也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范例。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目前,意气风发的职校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大力提升办学实力,丰富办学内涵,正向着“安徽省优秀(A类)中等职业学校”阔步前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最后,用《礼赞霍山职校》这首小诗为这次采风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桃李芬芳漫画丛,争奇斗艳沐春风。
纳新吐故英才涌,厚植深耕花更红。